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粵教科技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3單元聲音第16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能不能自己動手做個小樂器?這些小樂器都是自己做的嗎?還記得這是什么樂器嗎?排簫觀察排簫的結構排簫是由什么組成的?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排簫的結構排簫由一排長短不同的管子組成。你知道為什么組成排簫的管子長短不一嗎?每根管子的底端都被堵起來了。做一個小排簫如果要自己如做一個小排簫,你能想到怎樣做?應該使用哪些材料和工具嗎?吸管(竹管)排簫制作小樂器的步驟選定制作哪種樂器。思考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畫出設計圖。收集材料和工具。制作、測試。改進。利用廢舊材料,做一件小樂器,要求小樂器能發出高低不一、強弱不同的聲音。尋找合適的材料,根據不同材料的發聲特征,設計一個小樂器。(活動手冊)橡皮筋琴材料工具紙盒、硬卡紙、橡皮筋、小塑料片、剪刀、尺、筆、膠水。制作方法在紙盒的中央剪一個大圓。用硬卡紙折成一個長三棱形。將紙三棱形粘在紙盒(有孔的一面)一端。將皮筋套在紙盒上,用小塑料片輕輕撥動皮筋,發出聲音。調整皮筋的松緊,使皮筋分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橡皮筋琴鼓材料工具空罐子或盒子、塑料袋、筷子、透明膠、剪刀。制作方法把塑料袋從側邊剪開,攤成一大張。把空罐子放在塑料紙上,然后沿著罐子的邊緣剪下,但要多留7厘米~10厘米的寬度。把剪好的塑料紙蒙住罐口并拉緊,再用透明膠固定好,做成鼓面。用筷子敲打鼓面演奏。鼓玻璃木琴材料工具4個同樣的玻璃瓶、繩子、水、木棒。制作方法把其中玻璃瓶裝大半瓶水,第二個瓶子里的水面比第一個瓶子低一些。第三個瓶子再低一些,第四個瓶里的水最低。把4個瓶子用繩子吊成一排。用一根木棒輕輕敲打每個玻璃杯的側邊。聽聽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材料收集齊全后,按照設計圖制作小樂器。小樂器制作完成后,試著演奏一小段樂曲。根據演奏樂曲的效果,進一步改進小樂器(活動手冊)。第16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3單元“聲音”的第4課。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設計制作的能力,本單元安排了設計制作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要求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知識,尋找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制作可以發出高低、強弱不同聲音的小樂器。本課屬于“設計與制作”課,為技術與工程的內容,對應課程標準技術工程領域主要概念為:工程技術的關鍵是設計,工程是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所以本課的核心是對科學知識的運用,在制造產品的活動當中解決設計、制作等實際問題。二、學情分析動手做一直都是學生非常喜愛的活動,四年級的學生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前面幾課當中,特別是上一課活動2的內容,其實已經非常接近于本課要求學生制作的小樂器。學生了解了物體產生強弱不同、高低不同聲音的科學原理后,應該可以有目的地進行樂器設計和材料收集。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會出現一些困難,但只要教師指導到位,學生應該能夠克服困難,完成作品的制作展示和評價。三、教學目標1.能制作一個可以產生強弱、高低不同聲音的小樂器。2.能按照一定步驟進行設計、制作和調試小樂器。3.對自己或他人設計制作的小樂器提出意見和改進建議。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制作一個可以產生強弱、高低不同的聲音的小樂器。教學難點:在制作過程中及制作完成后,進行相應的測試和調整。(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2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五、教學準備教具準備:課件、相關圖片等。學具準備:制作小樂器的廢舊材料、剪刀膠水等工具等。六、教學過程(一)任務驅動媒體:同學們用自制小樂器演奏。問題:前面幾課我們學習了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能不能做小樂器?(二)活動探究1.任務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自帶的廢舊材料設計制作一個可以發出高低或強弱不同聲音的小樂器。交流:分組匯報各自的想法,教師及同學進行點評和補充。2.設計媒體:展示排簫的照片,觀察排簫的結構,并思考利用哪種材料可以自己制作一個小排簫。交流:分組匯報各自的想法,教師及同學進行點評和補充。小結:以排簫制作為例,說明自制小樂器的環節、步驟及注意事項。活動:指導學生確定自制樂器的類型、選用的材料和工具、設計草圖(學生活動手冊)。3.制作活動:指導學生根據設計圖進行制作小樂器,強調動手、協作能力的培養。4.測試活動:組織全班開展小小演奏會的活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小樂器上臺演奏。演示:學生輪流上臺演奏,并介紹自己的小樂器結構與特點。演奏時其他同學根據學生活動手冊的評價表進行評價。小結:教師對參加演奏的同學提出表揚。討論:小組同學根據評價結果,思考各自的小樂器如何改進,并進行組內交流。匯報:請學生對有代表性的幾個小樂器做出點評。小結:指導學生認識到任何產品都有改進的空間,需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小樂器,才能讓產品越來越完善。5.改進任務:布置學生課后進行產品的改進。(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3)七、板書設計第16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設計制作測試改進教科技版《科學》四教材分析第16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教材分析本課的任務驅動情景是同學們在用自制的小樂器(吸管排簫、沙錘等)演奏這些小樂器是自己做白應該怎么做小樂器?學生在學產和聲音的高低之后,本課旨在引導所學知識應到在技術與工程嘗試設計并O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這做照環節1任務用有關知識,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一個可以發出高低不弱不樂器環節2設計先動腦后動手,是體現對知識應用的重要方是訓練學生科學思維的段。本環節包括確定自制樂器的類型,選用的材料和工具,設計草圖等。這些內容冊教材分析要先思考,再動手寫方案。務必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動手。例如,準備制作發的小樂器,可以根據之前學過的內容使用長短不同的材料進行制設計尋找材料,根據不同我的設計材料的發聲特征,設計一個小樂設計:沒例如,利用長短吸管排簫具:剪刀材料:吸管、橡皮設計友情提本環節的初步構思和材料準備可以在課前完成。課堂上主要是通過討論設方案。教材照可以使用鐵罐、吸管、紙盒、瓶子、橡皮筋、線等材料,根據這材料可以制作小鼓簫、橡皮筋琴等環節3制作環節是學生根據設計圖制作小樂器。活動中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協不僅是制作能養是合作能力的培養過程教科技版《科學》四教材分析◎友情提環節的內容可以在第一課時完成一部分,如果完成不以在課后完成。教科書中展示的橡皮筋琴、吸管排簫、紙盒小鼓等都是比較容易效果較好的小樂器這些小樂器的制作過程需要使用剪刀、尺子、透明膠、雙面膠等工具和材料,四年級I學生一般在20分鐘內就成制作。教師在指導學生制作的過程中,要指確使用改進設計。以下是一些自制小樂器的具體指導作為參考橡皮筋琴料工具:紙盒、硬卡紙、橡皮筋、小塑料片、剪筆、膠水制作方法:在紙盒的中央剪一個大硬卡紙折成一個長三棱形。將紙三棱形粘紙盒(有孔的一面)一端。將橡皮筋套在紙盒上,用小塑料片輕輕撥動橡皮筋聲音。調整橡皮筋的使橡皮筋分別發出高低不同管(竹管)排簫材料工具:幾段竹子或中空的塑料管、橡皮泥或黏土、透將竹子或塑料管切長度(5~20厘米)。用橡皮泥或黏土塞入開直線,再固定。把管子上有開口的那一邊放唇上,輕輕地吹過管口發璃木琴材料工具樣的玻璃瓶、4根木棒第一個玻璃瓶裝第二個瓶子里的第一個瓶子低第三個瓶子再低最低。把4個瓶子用吊成一排有空隙根木棒輕輕敲打每個玻璃杯聽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材料工具:空罐子或盒子、塑料袋、筷子、透眀膠、剪制作塑料袋從側邊剪開,攤成一大張罐子放在塑料紙上,然后沿著罐要多留7~10厘米的寬度好的塑料紙蒙住罐口并拉緊,再透明膠固定好,做成鼓面。用筷子敲打鼓面演環節4測試建議本進第二課時完成。學生完成都希望把的作學流,所以安排學生嘗試用自制小樂器進行演奏的動。其目的:一是進行展示,二是進行評價。評價標動手冊的評價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年級上冊第16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教學課件18.pptx 四年級上冊第16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教材分析.pdf 四年級上冊第16課設計與制作我們的小樂器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