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3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共和有兩大基本特征:1、政府機構和最高首腦由選舉產生2、民眾參與國家事務------摘自金觀濤《觀念史研究》1、理想初現的共和1912.1.1中華民國建立1912.2.12清帝退位結束君主專制孫中山大總統誓詞清帝退位詔書一、思想變換中的“共和”探究路徑1:約法內容合乎共和內涵嗎?1、理想初現的共和材料一:臨時大總統副總統由參議院選舉材料二: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一律平等……享有各項自由權材料三: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材料四:法院以臨時大總統及司法總長分別任命之法官組織一、思想變換中的“共和”《臨時約法》選舉總統主權在民三權分立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北洋軍閥的政黨政治宋教仁案民主共和與專制獨裁的矛盾2、名存實亡的共和1914年《中華民國約法》1、總統一任十年2、連任無限制3、下屆總統由本屆總統推薦探究路徑2:宋教仁案和《中華民國約法》頒布說明了什么問題?一、思想變換中的“共和”篡改選舉、實現專制在訓政時期,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行使政權;大會閉會期間,把政權付托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治權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和監察五權,由國民黨政府獨攬執行。--《訓政綱領》(1928)九、一完全自治之縣,其國民有直接選舉官員之權,有直接罷免官員之權。……十四、每縣地方自治政府成立之后,得選國民代表一員,以組織代表會,參預中央政事。--《國民政府建國大綱(1924)(2)國民政府的“憲政”獨裁探究路徑3:對比兩部憲法,訓政下國民黨政府的本質是什么?孫中山的理想國民黨的現實一、思想變換中的“共和”2、名存實亡的共和一黨專政共和有名無實二、逐步探索中的“共和”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根據材料并結合共和觀念,說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是如何探索“共和”的?二、逐步探索中的“共和”1、革命根據地大會選舉毛澤東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凡上述蘇維埃公民在十六歲以上皆是有蘇維埃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直接派代表參加各級工農兵蘇維埃的大會,討論和決定一切國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務。----《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人民共和從這里出發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陜甘寧邊區政府《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二、逐步探索中的“共和”根據材料并結合課本思考: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義?2、抗日根據地—共產黨人的民主實驗第三條凡居住在邊區境內的人民,年滿十八歲,不分階級、黨派、職業、男女、宗教、民族、財產及文化程度的差別,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選舉條例》本黨愿與各黨各派及一切群眾團體進行選舉聯盟,并在候選名單中確定共產黨員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黨各派及無黨無派人士均能參加邊區民意機關之活動與邊區行政之管理。---《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設邊區政府、參議會;實施三三制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二、逐步探索中的“共和”豆選詩金豆豆,銀豆豆,豆豆不能隨便投,選好人,辦好事,投在好人碗里頭。投票2、抗日根據地—共產黨人的民主實驗我也投一豆二、逐步探索中的“共和”1941年11月邊區第二屆參議會,用民主方式選舉產生各級政權組織,當選的18名邊區政府委員中共產黨員7名,超過了“三三制”的規定,徐特立立即申請退出,由非黨人士白文渙遞補。嚴格執行憲法二、逐步探索中的“共和”2、抗日根據地—共產黨人的民主實驗3、解放區—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民選的人民政府成立人民共和的前奏二、逐步探索中的“共和”翻身人民把歌唱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27歲農民曹鐵1949年9月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1954年,申紀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圖說共和歷史瞬間圖說共和歷史瞬間國民黨將軍楊杰:第一屆政協代表中唯一加黑框的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刊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圖說共和歷史瞬間他們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員,投下神圣一票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從找人代寫到親自投票圖說共和歷史瞬間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手拿憲法仍被批斗的劉少奇遭批斗的彭真圖說共和歷史瞬間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圖說共和歷史瞬間反對、棄權從全國聚焦到變為常態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圖說共和歷史瞬間從等額選舉到差額選舉是一大進步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圖說共和歷史瞬間網絡的應用是順應民情之舉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圖說共和歷史瞬間實驗學子行使投票權省政協委員陸彩霞校長1、砥礪奮進見瞬間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想說就說——人民共和直通車三、變為現實中的“共和”2、暢所欲言話共和根據表格結合課本,說一說建國后是如何實現人民共和的?讓我們再次聆聽孫中山的政治夢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山裝.mp4 班德瑞短.mp3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