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4.5物質的溶解性點擊要點1.物質在液體中的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質其_______強弱不同,物質溶艉性的強弱由物質的_______決定的,還會隨_______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2.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內部因素是_______ ,_______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氣體(如二氧化碳)物質還要受_______影響,氣壓越大,溶解性_______。3.物質溶解時,有的溫度會升高,如_______。有的溫度會下降,如_______。有的溫度變化不大,如_______________。4.相同條件下,同種物質在不同液體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有①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課堂講練例1 小明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攪拌后,發現杯子底部還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繼續溶解的方法是(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B.給蔗糖水加熱C.往蔗糖水里繼續加蔗糖D.把蔗糖水放在通風處鞏固訓練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可以無限制溶解食鹽B.溫度越高,物質的溶解能力越強C.所有物質都能溶于水D.氣體的溶解性受溫度影響例2 如圖所示,把內裝適量水的燒杯放在濕木塊上,然后往燒杯里加入硝酸銨使之溶解,不A拿起燒杯時發現木塊粘在燒杯的底部,說明硝酸銨溶解時要_______熱量,使溫度_______而木塊上的水結冰的緣故。鞏固訓練2 下述實驗中,有明顯放熱現象的是( )A氫氧化鈉固體溶解在水中B食鹽溶解在水中C.蔗糖溶解在水中D.硝酸銨固體溶解在水中跟蹤演練一、選擇題1.關于溶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溶解總要從外界吸收熱量B.物質溶解總要向外界放出熱量C.物質溶解既不吸收熱量,又不放出熱量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2.下列有關物質的溶解性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一定條件下,物質能夠溶解的數量是有限的B.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C.氣體也能溶解在液體中,且溫度越高,氣體溶解能力越強D.物質溶解時,有的放熱,有的吸熱3.在一定量的水中,要使蔗糖無限溶解的方法是( )A.攪拌 B.加熱 C.冷卻 D. 沒有辦法4.小華的衣服上沾滿了油漬,下列物質可以清洗衣服上的油漬的是( )A.水 B.汽油C.食鹽水 D.煤油5.比較一杯食鹽水溶液中各部分的咸淡,正確的是( )A.上面最淡,下面最咸B.上面最成,下面最淡C.各部分咸淡一樣D.可能一樣咸,也可能某一部分較咸6.市場上出售的玻璃瓶裝啤酒,在工廠生產時,是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加蓋密封而成的。如果將這樣的啤酒瓶放在爐火旁燒烤,玻璃瓶有可能炸裂,炸裂的原因是( )A.玻璃瓶被烘烤炸裂了B.溫度高,瓶內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溶解性減少,使氣壓增加,把瓶炸裂C.溫度高,瓶內啤酒沸騰,使瓶炸裂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7.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和溫度B.溶質的性質和溶劑的質量C.溶液的質量和溫度D.溶質的質量和溫度8.市場上賣的精鹽都很細,將食鹽制得那么細的目的是( )A.增加食鹽的咸度B.使食鹽能更快地溶解在水中C.使水中能溶解更多的食鹽D.使相同質量的食鹽具有更大的體積9.某工廠向河里排放熱水,致使河里的魚紛紛死亡。對這一現象較為合理的解釋是( )A.熱水中有毒,把河壁的魚毒死了B.水的溫度太高,魚都被燙死了C.水的溫度升高,微生物大量繁殖,導致魚死亡D.水的溫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氣減少,導致魚死亡10.下列操作中不會使汽水中已經溶解的二氧化碳氣體逃逸出來的是( )A.打開汽水瓶蓋,使瓶內壓強減小B.攪拌汽水C.加熱汽水D.冷凍汽水11.為了研究食鹽和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強弱,四位同學分別設計一個實驗,其中較為合理的是( )A.20℃時,分別把l0克食鹽和l0克蔗糖放在50克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說明食鹽和蔗糖溶解能力相同B.20℃時,分別把l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在50克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C.20℃時,分別把20克食鹽和20克蔗糖放在50克的兩杯水中,充分攪拌后,發現食鹽只有部分溶解而蔗糖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D.把20克食鹽放在15℃的5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只有部分溶解;把20克蔗糖放在20℃的5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全部溶解;說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較強12.天熱的時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進冰箱的冷藏室,過一段時間后發現杯底出現了部分蔗糖晶體。對于這一現象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能最大限度溶解蔗糖的溶液B.降低溫度可從糖水中獲得蔗糖晶體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質量分數比放入冰箱后大D.溫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隨之變小二、填空題13.現在已經知道了物質的溶解能力并不是_______。物質的溶解性受_______等外在條件的影響較大。14.手上沾了機油,常用煤油或_______來洗,而不用水來洗,這是因為 _______。15.洗潔精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油_______于水,但_______于洗潔精(填“溶”或“不溶”)。16.洗衣服時,洗衣粉在冷水中很長時間才能溶解完,而放在熱水中很快就溶解完了,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請寫出氣體能夠在水中溶解的一個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實驗、簡答題18.現在市場上的咖啡大都是細小顆粒狀的,這樣就很容易溶于水,方便飲用。那么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咖啡溶解速度呢 請填寫以下幾步;①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進行假設: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如圖,在一個光滑的木板上滴一些熔化的石蠟,在將盛有冷水的燒杯放在木板上,一會兒石蠟冷卻,木板與燒杯粘在一起,如圖甲;在另一光滑的木板上滴一些水,再將盛有冷水的燒杯放在木板上,如圖乙。向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向乙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銨固體,充分攪拌后,過會兒拿起燒杯,你將觀察到什么現象 提高班習題精選1.下列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是( )A.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速度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C.酒精的蒸發速度D.酒精的沸點2.溶液是由溶劑和溶質組成的,我們把能夠溶解別的物質的叫溶劑,把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下列有關物質溶解能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里的溶解能辦一般相同B.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能力一般相同C.溶質溶解能力大小由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決定,與外界因素無關D.當溫度變化時,物質在某種溶劑里的溶解能力會有所變化3.甲、乙兩杯水中分別加入質量相等的蔗糖和食鹽,已知水的溫度相同,蔗糖和食鹽恰好都能完全溶解,則( )A.甲杯水的質量多 B.兩杯水的質量一樣多C.乙杯水的質量多 D.無法判斷4.燒菜湯時,往湯里放麻油和鹽,攪拌后看到麻油漂在上面,而鹽粒卻看不見了,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物質在溶解的過程中,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如食鹽水中,食鹽是溶質,水是溶劑。據此回答下列問題(根據要求各舉出一種溶液).(1)溶質是氣體,溶劑是水。( )(2)溶質是液體,溶劑是水。( )(3)溶質是固體,溶劑是酒精。( )6.材料1:氧氣與氮氣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0℃ 20℃氧氣的溶解度/克 0.049 0.031氮氣的溶解度/克 0.024 0.015材料2: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汽水飲料大多是碳酸飲料,其中溶解的是二氧化碳氣體。當打開汽水瓶蓋時,會迅速冒出大量泡沫。根據以上兩份材料可知:氣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_______、_______兩個因素有關。7.如圖是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設計的一個趣味實驗,請參與實驗并回答問題:(1)將分液漏斗里適量的水加入大試管中,使足夠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完全溶解后,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解釋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學做如下實驗,小明在A、B兩個盛水燒杯中逐漸加入蔗糖,得到如下的實驗結果:實驗次數 1 2 3 4 5加入蔗糖的質量(克) 20 30 40 50 60杯中剩余蔗糖的質量(克) A杯 O O 5 15 XB杯 O 0 O 5 Y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表中X=_______,Y=_______。(2)由實驗結果可.以得到的結論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4.5物質的溶解性試卷答案【點擊要點】1.溶解 溶解性 本身性質 溫度2.溶質和溶質的性質 溫度 氣壓 越強3.氫氧化鈉 硝酸銨 食鹽4.不同5.食鹽的顆粒大小 是否攪拌 食鹽水溫度的高低【課堂講練】例l B 解析:由題目可知,蔗糖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使其繼續溶解可以通過升高溫度。當然還可以往原溶液中再加入水,這也是可行的。鞏固訓練l D 解析:在一定溫度下,物質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故A不正確;固體物質的溶解能力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溫度越高,一般物質的溶解能力會增強,但是我們已知的氫氧化鈣溶液,它的溶解能力是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的,故B不正確;對于C,并不是所有物質都溶于水,比如植物油、汽油等不溶于水;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性越低,所以氣體的溶解性受溫度影響。例2 吸收降低解析l固體溶解時,有的溫度會升高,如氫氧化鈉,它是要向外界放熱的;而有的溫度會降低,如:硝酸銨,該物質溶于水要向外界吸收大量的熱,使溶液的溫度降低。圖中因為燒杯放在濕木板上,硝酸銨溶解吸收了大量的熱,水放熱凝固成了冰。鞏固訓練2 A 解析:食鹽溶于水時,溫度變化不大,故B不正確;蔗糖溶于水時,溫度變化也不明顯,故C不正確;硝酸銨固體溶解在水中要吸收大量的熱而使溶液溫度降低,故D也不對。【跟蹤演練】1.D 2.C 3.D 4.B 5.C 6.B 7.A 8.B9.D l0.D ll.C l2.A l3.固定不變的溫度14.香蕉水等 機油在水中不易溶解 l5.不溶 溶16.溫度越高,洗衣粉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越強17.汽水;二氧化碳溶于水中18.①影響咖啡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A:咖啡的顆粒大小可能影響咖啡溶解速度,B:水的溫度可能影響咖啡溶解速度,C:攪拌可能影響咖啡溶解速度。19.甲:燒杯與木板脫離,因為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溶液的溫度升高,導致石蠟重新熔化。乙:燒杯與木板粘在一起,因為硝酸銨溶于水時需要吸熱,溶液溫度降低,木板上的水結冰,將木板與燒杯粘在一起。【提高班習題精選】1.D 2.D 3.C 4.鹽易溶于水,而麻油不易溶于水5.①汽水②酒精溶液③碘酒溶液6.溫度壓強7.(1)U形管內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燒杯內晶體減少,甚至消失(2)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使試管內溫度升高,試管內壓強變大,大于外界大氣壓強,在內部氣壓的作用下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燒杯內的溫度也隨之升高,硝酸鉀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鉀晶體減少8.(1)25 15(2)①同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溶解能力是不同的;②同一種物質在一定溫度下,其溶解能力是有限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