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4.6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2)點擊要點1.常見的酸性物質有食醋中的_______,檸檬、柑橘中的_______,人體胃液中的_______,工業中常用的,_______等。常見的堿性物質有_______、氫氧化鈣、_______、氨水、小蘇打、_______等。2.三大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強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酸和強堿都有很強的腐蝕性,當有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刻_______,再_______。3.判別酸堿性方法:(1)用紫色石蕊試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_______,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_______。(2)用無色酚酞試液:酸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_______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_______。4._______在酸堿性強弱不同的溶液里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_______的大小可判定酸堿性的強弱,pH值越低_______越強,pH值越高_______越強。5._______可以精確測定pH值。pH范圍在0-14之間,pH>7呈堿性,pH=7呈中性,pH<7呈酸性。課堂講練例1 下表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值,其中堿性最強的是( )物質 醋 醬油 牛奶 廚房清潔劑pH 2~3 4~5 6~7 12~13A.醋 B.醬油C.牛奶 D.廚房清潔劑鞏固訓練1 通過測定,我們獲得了下列數據,據此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葡萄汁 蘋果汁 牛奶 雞蛋清pH 3.5~4.5 2.9~3.3 6.3~6.6 7.6~8.0A.胃酸過多的人應該多吃蘋果B.蘋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C.牛奶和雞蛋清都是堿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例2 用稀鹽酸和酚酞混合液浸過濾紙,再分別在濾紙上滴加下列溶液,那么在濾紙上不會出現紅色的滴加溶液的是( )A.石灰水 B.稀硫酸C.石蕊試液 D.氫氧化鈉溶液鞏固訓練2 下列物質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的是( )A.水 B.二氧化碳的水溶液C.食鹽水 D.氫氧化鉀的水溶液跟蹤演練一、選擇題1.pH試紙與石蕊試液相比,石蕊試液的缺點是( )A.石蕊試液只能測定酸,不能測定堿B.石蕊試液只能測定堿,不能測定酸C.石蕊試液不能定量反映酸堿性的強弱D.石蕊試液能夠測定的堿性物質種類較少2.下列物質是堿性的是( )A.純凈水B.人的汗液C.工業廢氣排放過多的城市的降雨D.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3.在①稀硫酸、②稀氫氧化鈉、③蒸餾水中,pH依次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②③①4.從物質的酸堿性角度看,下列哪種物質與其他物質不同 ( )A.鹽酸 B.洗滌劑C.米醋 D.橘子汁5.人體內一些液體的pH數值如下:血液7.35-7.45,膽汁7.1-7.3,胰液7.5-8.0,胃液0.9-1.5。其中呈酸性的液體是( )A.血液 B. 胃液C.胰液 D.膽汁6.下列物質都屬于酸性物質的是( )A.鹽酸、硫酸和醋酸B.熟石灰、小蘇打和氫氧化鋇C. 硝酸、燒堿和檸檬酸D.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和氫氧化鋇7.土壤的酸堿性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已知某地區土壤顯微堿性,參照下表并從土壤的酸堿性考慮,在該地區適宜種植的作物是( )作 物 小麥 油菜 西瓜 甘草最適宜的土壤PH范圍 5.5~6.5 5.8~6.7 6.O~7.0 7.2~8.5A.西瓜 B. 甘草 C.小麥 D.油菜8.現有50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變為3,應加入下列哪種溶液( )A. pH=1的溶液 B.pH=7的溶液C. 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二、填空題9.現有三瓶無色溶液,分別是白醋、純凈水和小蘇打溶液(堿性),如果要通過實驗來區分它們,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10.現在取幾種植物的花瓣加入酒精研磨,然后各取少許,用稀鹽酸或稀堿檢驗,現象如下表:花的種類 在酒精中顏色 在酸中顏色 在堿中顏色玫瑰 粉紅色 粉紅色 綠色萬壽菊 黃色 黃色 黃色雛菊 無色 無色 黃色大紅花 粉紅色 橙色 綠色根據表中現象分析表中不能用來區分稀酸和稀堿的花汁是_______。11.土壤的酸堿性強弱會影響植物的生長,某地區土壤顯弱酸性,從土壤的酸堿性考慮(參照下表),在這一地區不適合種植的植物是_______。植物 茶 油菜 西瓜 甜菜適宜的pH范圍 4.5-5.5 5.8-6.7 6.O-7.0 7.0-7.512.下表顯示的幾種常見物質的pH值:物質 洗衣粉 橙汁 清潔劑 氨水pH值 11 3 13 9(1)把表中的各物質分成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兩類:其中酸性物質是_______,堿性物質是_______。(2)堿性最強的是_______。三、實驗、簡答題13.某化學興趣小組按以下步驟探究某一溫度下氯化鈉飽和溶液的酸堿度。[猜想或假設]溶液的pH可能為(請將你的假設填入空格中):①pH<7,②_______,③_______。[設計和實驗]要測定該溶液的酸堿度,除有正確的操作步驟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質中的_______(填序號)來進行實驗。①pH試紙 ②紫色石蕊試液 ③酚酞試液組內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甲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鈉溶液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乙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濕潤,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鈉溶液沾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氯化鈉溶液中,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評價] 三位同學中操作規范的是_______同學。指出其余同學操作上的錯誤:_______提高班習題精選1.(2010鞍山)下列典故中,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A.司馬光砸缸 B. 鑿壁偷光C.火燒赤壁 D.鐵杵磨成針2.(2010安徽)宣紙是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其制作工藝被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列關于宣紙的傳統制作工序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3.下列物質變化過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衢江大橋人行道邊的鐵扶手生銹了B.甲同學將一大塊橡皮切成兩半,分一半給乙同學C.春天,校園內的桂花樹發芽了D.往碳酸鈉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產生沉淀4.2008年國家衛生部證實: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導致全國各地出現許多嬰幼兒腎結石患者。下列關于三聚氰胺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純白色晶體B.密度為l.573克/厘米3C.能溶于熱水D.在高溫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氣5.下列能根據其化學性質加以區別的是( )A.水和低度白酒B.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餾水C.銅粉和鐵粉D.白糖和食鹽6.下列物質的用途,屬于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液化氣作燃料 B.鋁材鑄高壓鍋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鋼材制作鐵軌7.打雷放電時,空氣中有較少的氧氣會轉化成臭氧(3O2=20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變化是物理變化B.氧氣和臭氧都是同種物質C.氧氣和臭氧都是不同種物質D.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完全相同8.紫甘藍汁含有多種天然色素,它會因pH值的改變呈多種顏色,如下表:pH值 2 4 6 8 10 12顏色 紅色 粉紫色 藍紫色 綠青色 草綠色 黃色我們現在將紫甘藍汁與一種pH值約為11.8的溶液混合,則混合后溶液呈現的顏色最接近的顏色是( )A.紅色 B.粉紫色 C.綠青色 D.黃色9.①給某種固體加熱,可以嗅到刺激性的氣味,這是因為該固體分解成氨氣、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緣故;②將生成的氣體冷卻,發現試管壁上出現無色液體,這是水遇冷凝結成液體的結果j③將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是由于兩者結合生成了一種難溶于水的固體物質;④相同體積的二氧化碳和空氣相比,比較重一些,所以二氧化碳在不流動的空氣中會慢慢下沉;⑤在氨氣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會變成藍色。請問上述現象中,哪些是物理變化 哪些是化學變化 10.維生素C俗稱抗壞血酸,常用于防止壞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為了了解維生素C的化學性質,玲玲同學將6片維生素C片壓碎,溶于l0毫升水中,過濾后,取幾毫升濾液做了下列幾個實驗:(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裝有濾液的試管中,溶液呈紅色,再用pH試紙測得維生素C溶液的pH值在1-2之間,說明維生素C具有_______性。(2)在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濾液并加熱煮沸,發現有紅色的銅析出,這時維生素C與硫酸銅發生了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3)把濾液加熱煮沸5-10秒鐘,再重復做上述兩個實驗,發現維生素C的性質與加熱前的性質一樣,即在100攝氏度以下不易分解,這說明維生素C的性質在常溫時較_______ (填“穩定”或“不穩定”)。4.6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2)試卷答案【點擊要點】1.檸檬酸 鹽酸 鹽酸 硫酸和硝酸 氫氧化鈉 氫氧化鉀 洗滌劑2.硫酸、鹽酸、硝酸 氫氧化鈉 氫氧化鋇 氫氧化鈣 氫氧化鉀 用于布拭去 再用大量的水沖洗3.(1)紅色 藍色(2)紅色4.pH試紙pH值 酸性 堿性5.酸度計【課堂講練】例1 D鞏固訓練l D例2 B鞏固訓練2 B【跟蹤演練】1.C 2.D 3.D 4.B 5.B 6.A 7.B 8.A 9.在三種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用pH試紙測出溶液的酸堿性10.萬壽菊ll.甜菜12.(1)橙汁;洗衣粉、清潔劑、氨水(2)清潔劑13.pH=7 pH>7 ②③ 甲 乙同學錯誤在“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濕潤”,丙同學錯誤在“將pH試紙直接浸入氯化鈉溶液中”。【提高班習題精選】1.C 2.B 3.B 4.D 5.B 6.A 7.C 8.D 9.物理變化有②④ 化學變化有①③⑤ 10.(1)酸(2)化學(3)穩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4.6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1)點擊要點1.物質的變化分為_______變化和_______變化,兩種變化的區別在于變化過程中有無_______生成,_______變化中伴隨著_______變化的發生。物質具有的性質分為_______性質和_______性質,_______性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表現出來。2.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_______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_______、熔點、沸點、硬度、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化學性質:物質在_______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_______、氧化性、還原性、_______等。課堂講練例1 (2009溫州)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又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請你判斷下列哪一種變化與其他三種變化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 )鞏固訓練1 你認為下列選項中能作為判斷某種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的標準的是( )A. 變化中會發光B.變化中有熱量放出C.變化中有其他物質生成D.變化前后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例2 下列各物質的敘述中,屬手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A.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了B.石蠟受熱會熔化C.銅綠加熱后會變黑D.酒精揮發了鞏固訓練2 (2009貴港)嬰幼兒食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后易患腎結石。下列描述三聚氰胺化學性質的是 ( )A.白色粉末 B.無味C.微溶于水 D.呈堿性課堂演練一、選擇題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過程為化學變化的是( )A.功夫深,鐵杵成針 B.佳節到,焰火繽紛C.春天來,冰雪消融 D.美酒開,滿屋飄香2.(2010南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海水曬鹽B.活性炭吸附冰箱內的異味C.燃放煙花D.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3.下列物質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通電后,電燈發光發熱B.干木柴燒成了炭C.放焰火時,五彩繽紛D.二氧化碳使石灰水渾濁4.(2010煙臺)下列四個短語,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樓C.蠟炬成灰 D.木已成舟5.下列敘述表示物質化學性質的有( )①蔗糖能溶于水 ②酒精具有揮發性 ③汽油能燃燒 ④菊花有香味 ⑤醋酸具有酸性 ⑥二氧化碳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①② B.③④⑤C.③⑤⑥ D.④⑤⑥6.下列火于物質性質的敘述,不屬于物質物理性質的是( )A.水是一種無色液體 B. 鋁板可壓制成鋁鍋C.酒精具有特殊氣味 D.酒精可以燃燒7.下列物質變化屬物理變化的是( )A.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B.冰變成水蒸氣C.碳變成二氧化碳D.銅變成銅銹8.(2009杭州)某種新型“防盜玻璃”為多層結構,每層中間嵌有極細的金屬線,當玻璃被擊碎時,產生電信號,與金屬線相連的警報系統就會立刻報警,這利用了金屬的 ( )A.延展性 B. 導電性C.彈性 D.導熱性9.蠟燭燃燒時會發光發熱,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有一部分石蠟變熱熔化。關于這一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蠟燭燃燒是化學變化,石蠟熔化是物理變化 ②只要是發光發熱的變化,都屬于化學變化③化學變化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物理變化 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0.下列俗語中,與物質的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A.真金不怕火煉 B. 玉不琢不成器C.百煉方能成鋼 D.紙里包不住火二、填空題11.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氧化鎂是白色粉末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能變渾濁C.綠色的堿式碳酸銅加熱能生成了黑色粉末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D.氨氣有刺激性氣味E.鐵在一定溫度下能熔化F.金剛石是天然物質中最堅硬的12.判斷下列哪些屬于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哪些屬于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鐵生銹( ) 鐵能生銹( )金的顏色是黃色( ) 冰熔化成水( )水在一定溫度可以汽化(沸騰)( )木材燃燒( ) 木材可以燃燒( )農藥有毒( ) 小張中毒了( )硫酸腐蝕紙張( ) 食物腐爛( )硫酸可以腐蝕紙張( ) 水是液態的( )13.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能結成冰,水在加熱時能變成水蒸氣,水在通電條件下能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有一位同學把一塊金屬鈉投入水中,發現有氣泡冒出;又有一位同學將冰塊投入水中,慢慢冰塊就不見了。請從中找出:(1)水的三種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的一種化學性質:_______。(3)水的一個物理變化_______。(4)水的化學變化_______。三、簡答題14.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生的現象有①發出耀眼的強光; ②鎂帶迅速變短;③放出大量的熱;④生成一種不同于鎂的白色固體。根據這些現象說明鎂帶在空氣中燃燒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 15.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蘇打粉”、“重曹”,白色細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固體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_______和水,270℃時完全分解。碳酸氫鈉是強堿與弱酸中和后生成韻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弱堿性。常利用此特性作為食品制作過程中的_______。碳酸氫鈉在作用后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堿味。上述敘述中屬于碳酸氫鈉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屬于碳酸氫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4.6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1)試卷答案【點擊要點】1.物理 化學 新物質 化學 物理 物理 化學 化學2.化學 氣味 延展性 導電性 導熱性3.化學 可燃性 酸堿性【課堂講練】例l B 解析: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是看其有無新物質生成。火藥爆炸、紙張燃燒、糧食釀酒都能生成新的物質,而衣服晾干,只是水有液態變成了氣態,依舊是水分子,并沒有生成新的物質。鞏固訓練l C解析:判斷某一變化是否為化學變化,應根據其本質特征,即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質,而不是根據過程中產生的現象(如發光、發熱、變色、變渾濁等)來判斷,因為這些現象只能幫助我們作出判斷,而不是作出判斷的依據。例2 C 解析:性質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屬性,而變化是表現性質的過程。注意辨析性質和變化的關系,是本題的關鍵所在。A、D是表現性質的過程(注意敘述中的“了”),屬于物質的變化;B、C是敘述物質的屬性,屬于物質的性質。B中石蠟的性質是不需經過化學變化所表現出來的,屬于物理性質;而C中銅綠的性質,是發生化學變化(反應)后所表現出來的,應屬化學性質。鞏固訓練2 D 解析:物質的狀態、顏色、味道、溶解性均屬于物理性質。物質的堿性是物質化學反應中所表現出的一種性質。【跟蹤演練】1.B 2.C 3.A 4.C 5.C 6。D 7.B 8.B 9.B l0.B ll.ADEF BC l2.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物理變化 物理性質 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13.(1)無色無味透明液體水能結成冰,加熱變成水蒸氣(2)通電后可分解為氫氣和氧氣(3)冰塊投入水中,冰塊不見了 (4)金屬鈉放入水中有氣泡冒出l4.是化學變化,因為燃燒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 l5.二氧化碳膨松劑 固體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270℃時完全分解;溶于水時呈現弱堿性;屬于碳酸氫鈉物理性質的是白色細小晶體,溶于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4.6 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1).doc 名師導學——4.6 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2).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