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3.5.2《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能夠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過程和作用;2.知道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3.能夠描述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標:完成有關呼吸作用的實驗,增強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綠色植物在維持碳—氧平衡中的重要意義,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教學重難點: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教學過程:投影展示室內盆栽植物,有人認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夠更新居室的空氣,于是在臥室里擺放多盆綠色植物。你認為這種做法科學嗎?為什么? 其實,植物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外,它和我們人一樣,也要進行呼吸,即呼吸作用,尤其是在夜間,沒有了陽光的照射,也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呼吸作用仍然要繼續。那么,呼吸作用在植物體上是怎么表現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3.5.2《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綠色植物呼吸作用過程小組合作探究:有機物分解時釋放能量的實驗過程在上課的前一天,老師用兩個暖水瓶裝種子,甲瓶中裝的是萌發的種子,乙瓶中裝的是煮熟的種子,并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溫度計。小組合作觀察兩只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有什么不同。討論兩種溫度的對比說明了什么?即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 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其中的有機物發生了變化,釋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種子萌發,還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伴隨著能量的產生,細胞中的有機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小組合作,繼續觀察瓶中萌發的種子。實驗開始時閥門是關閉的,過一段時間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觀察澄清的石灰水發生了什么變化。(提示: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 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放出了什么氣體?二氧化碳來自種子里的有機物。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時不僅產生二氧化碳,還產生水。總結: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小組合作探究:回憶“食物鏈中有機物和能量傳遞”的知識。想一想,除了植物,食物鏈上的其他生物是如何獲得能量的?其他生物也是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獲得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說,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實質都是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三、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我們學習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它們都涉及了有機物、氧、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還有能量的變化,那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什么聯系呢?光合作用的過程很復雜,但至少我們知道了它需要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諝庵醒鯕夂繛?0.960%,二氧化碳含量為0.035%,二者在大氣中相對穩定,這叫作碳—氧平衡。植物的出現才使得其他生物繁衍生息、生機勃勃成為可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維持了這樣美好的和諧的一種平衡。那它會不會被打破呢?小組合作討論:列舉人類活動破壞碳—氧平衡的實例。作為生物圈的一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護綠與低碳方面應該做些什么呢?課堂總結: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一起學習了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和作用,包括呼吸作用的原料和產物,知道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