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 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兩極半徑為6357千米(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3、第一個論述地球是球形的科學家是亞里士多德,第一次證實地球是球體的麥哲倫。 證明地球是圓形的事例: (1)遠去的帆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 (2)走不到天涯海角; (3)站的高,看的遠; (4)月食時被蝕部分總是成弧形; (5)麥哲倫環球航行; (6)從衛星上拍攝的地球照片。 2、地球的內部結構: (1)地殼:厚約0~17 km。 地幔:厚約17~2 900 km,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厚約2 900~6 371 km,分為外核和內核。 (2)軟流層與巖石圈 軟流層:位于上地幔深約50~250 km的范圍內,據推測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 蛻變放熱,產生高溫異常,將巖石熔融后形成的。這里可能是巖漿的發源地。 巖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是由巖石組成的,合稱為巖石圈。 二、地球儀 1、地球儀:地球儀是縮小了的地球模型,表示地球上事物的常見模型。 2、經線和經度 (1)經線:也叫子午線。經線是半圓形,所有經線長度相等。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2)經度:零度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于東經,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于西經,用“W”作代號。 (3)東西180°經線合為一條經線。 3、緯線和緯度 (1)緯線:緯線都是圓形,也稱為緯線圈,長度不等。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緯度:赤道是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做“北緯”,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作代號。 低緯度 中緯度 高緯度 0°—30° 30°—60° 60°—90° (3)北緯、南緯各有90°。 4、東西半球的劃分: (1)用20°W和160°E的經線圈,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個半球。 (2)西半球(向西走):20°W—160°W—— 180°E—160°E 東半球(向東走):20°W—0°—20°E—160°E 特別提醒:為什么不用0°和180°經線來劃分東西半球呢? 因為160°E和20°W組成的圈基本上是在海洋上通過,很少穿過陸地,從而避免把一些國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所帶來的不便。 5、南北半球的劃分: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 三、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標記。 (1)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在地圖上的縮小程度。即: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①.大比例尺:大于等于1:100000;小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0000 ②.地圖比例尺的表現形式: a.文字比例尺:它是直接用文字來說明地圖上與實地長度的比例關系。如: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千米。 b.數字式:用分數來表示,其分子為圖上距離,分母為實地距離。分子與分母為同一單位。且分子為1。如:1:1000000 c.線段式:地圖上一種比較常用的比例尺,它可以不必經過數學計算,可直接在地圖上量出相應的實地距離。如: 0 | | 20千米 特別提醒: 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 在同樣的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范圍越小,但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 (2)方向: ①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讀: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②在有指向標的圖上判讀:指向標指示北方。 ③在沒有任何標記的圖上判讀: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④常用的8個方向:東、南、西、北、西北、西南、東北、東南。 (3)圖例和標記 圖上常用的圖例有:公路、鐵路、學校、河流、碼頭、國界等等。 地圖上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叫注記。 四、地殼與巖石 1.巖石的成因及常見的巖石: 巖石種類 形成原因 特征 常見類型 巖漿巖 噴出巖 巖漿噴出地殼冷卻凝固而成 明顯礦物晶體顆粒、 氣孔或柱狀結構 玄武巖 侵入巖 巖漿侵入地殼冷卻凝固而成 花崗巖 沉積巖 地表碎屑物一層層堆積、壓實、固化 而成 有明顯層狀結構特征 或化石。 石灰巖、砂巖 頁巖、礫巖 變質巖 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原 來巖石的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而形 成的新巖石 片狀的結構 大理巖、板巖 片麻巖 各類巖石之間的轉化關系 例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D兩點的經緯度: A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判斷位置:A在B的________方,C在A的________方,D在A的_______方。 (3)A點所在緯線的長度比C點所在緯線的長度________(選填“長”或“短”)。 (4)如果在南極點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________(填方向)。 (5)A、B、C、D四地中,位于中緯度地帶的是__________地。 例2、某學校地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地圖是用 來判斷方向的。 (2)里仁花園在學校的 方向;排球場在體育館的 方向。 (3)如果按照地圖三要素來看,此地圖還少了什么? 。 (4)如果有人問你從校門到藝術樓怎么走,你會怎么告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讀圖,并回答問題。 (1)①點的經緯度是___________。 (2)②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①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3)①點位于②點的________方向。 (4)在地球儀上①點和②點所在的緯線長度_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例4、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圖3-3-1 (1)觀察巖石的外觀并根據其外觀特征,屬于巖漿巖的有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巖石的外觀并根據其外觀特征,屬于沉積巖的有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5、如圖所示的“地殼物質循環簡略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箭頭的方向,將各數字所代表的地質作用填入空格內: 屬于冷卻凝固作用的是____;屬于高溫熔化的是__________;屬于變質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2)A所屬的巖石類型是________,B所屬的巖石類型是________ 1、下列有關經緯度變化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以180°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越來越大 B.以0°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越來越小 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越來越大 D.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越來越小,到北極點和南極點時,緯度為0° 2、下列有關地層和化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任何情況下,地層中下面的巖層總是比上面的巖層古老 B.不論地層的順序如何排列,含有恐龍化石的巖層一定比含有類人猿化石的巖層古老 C.變質巖可以由沉積巖變質而成,故變質巖中富含化石 D.在新近的地層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3、符合西半球、低緯度、北半球3個條件的地點是( ) A.0°,20° W B.0°,26° W C.17° N,165° E D.15° S,19° W 4、關于巖石的成因,正確的是( ) A.花崗巖是由火山噴發而直接形成 B.石灰巖按成因屬于巖漿巖 C.頁巖受擠壓變質成為堅硬的板巖 D.玄武巖受熱變成大理巖 5、如圖所示的“巖漿巖形成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處常見的巖石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就形成條件和分布位置來看,①和②有什么區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為重要建筑和裝飾材料的花崗石和大理石在成因上分別屬于_______巖和________巖。 6、讀圖,并回答問題。 (1)緯線的形狀特征是_______,緯線指示_______方向,緯線的長度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為了區別地球儀上的各條緯線,人們為緯線標注了度數,這個度數稱為_______。赤道是_______度緯線,赤道以北是_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赤道以南是________,用字母“_______”表示。 (3)由赤道到_______和_______各分作_______度。 7、如圖所示,讀“三個城市規劃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三幅圖中,____圖比例尺最大,____圖比例尺最小。 (2)三個城市中,___城區面積最大,____城區面積最小。 (3)在圖幅大小相同的情況下,以上三種比例尺,__ __圖反映的內容最詳細,__ __圖反映的內 容最簡略。 (4)將圖中各比例尺用其他形式表示出來: 把比例尺“1∶1萬”改寫成數字式 ; 把比例尺“1∶50萬”改寫成文字式 ; 把比例尺“1∶10萬”改寫成線段式 ; 8、我國在東海大陸架正式開發的春曉油氣田,蘊藏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鉆探表明,該海域的地質構造垂直剖面如圖2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圖2 (1)圖中含油氣構造的油頁巖從成因上來說屬于______巖,最底層的輝石含有氣孔構造,屬于________類巖石中的_______巖,具有氣孔構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地石灰巖中含有珊瑚化石,說明該處巖石形成時該地為___________環境,它屬于________類巖石。 9、在北半球,某人先沿經線向北走1000km,再向東走1000km,再向南走1000km,再向西走1000km,此人能否回到原點?如果不能回到原點,它在原點的什么方向?如果是南半球呢? 1、下列說法中,不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是( ) A.“大洋一號”科考船環球航行成功返回 B.電視塔越高,收視范圍越大 C.“神七”拍攝的地球照片 D.月食時,月面上的地球陰影為圓弧 2、下列關于經線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條經線構成經線圈,把地球分成兩個半球 B.0°和180°經線把地球分成東半球和西半球 C.20° W和160° E經線構成的經線圈把地球分成東半球和西半球 在地球上東經度范圍屬于東半球,西經度范圍屬于西半球 3、一個北極科考隊員站在北極點,他的前、后、左、右各朝著( ) A.一個方向 B.兩個方向 C.三個方向 D.四個方向 4、讀圖,回答問題。 (1)A在B的______方向,C在B的______方向,A在C的_______方向。 (2)如果測得圖上A、B間的距離是1厘米,AB的實際距離是1100千米,則該圖的比例尺為____________。 (3)寫出A、C兩地的經緯度數值:A.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5、為什么說沉積巖是地球歷史的記錄,巖層和化石則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6、讀世界部分地區經緯網示意圖,如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圖1 (1)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_____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_____半球。 (2)圖中A點的經度是_________,緯度是__________,D點的經度是____________,緯度是_____________。 (3)A位于B的_______方向,C位于D的________方向。 7、家住北京的小明,一天接到在遠洋輪船上工作的爸爸打來的電話。爸爸說:“我們的輪船正停在這樣一個地方:輪船的北側是北半球,南側是南半球,東側是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小明的爸爸電話中所說的地方是真的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 例1、(1)A:40°N,40°W;D:0°,20°E。 (2)正西;正南;東南 (3)短 (4)北 (5)A、B 例2、(1)指向標 (2)東北;正北 (3)比例尺 (4)沿大門一直向南走,走到路盡頭向右轉彎,第二個路口就到。 例3、(1)10°N,90°W (2) 西;北 (3)東北 (4)相等 例4、(1)CEF,有明顯的氣孔或柱狀結構。 (2)ABD,有明顯的層狀結構或化石。 例5、(1)⑥;⑤⑦⑧;①④;②③。(2)巖漿巖,沉積巖 1、C 2、D 3、C 4、C 5、(1)①玄武巖;②花崗巖。 (2)從形成條件上來看,侵入巖是巖漿侵入地殼上部逐漸冷卻形成的;噴出巖是巖漿噴出地表急速冷卻形成的。從分布位置來看,侵入巖一般分布在地下,噴出巖分布在地表。 (3)巖漿,變質 6、(1)圓圈,東西,自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2)緯度;0;北緯;N;南緯;S (3)南極;北極;90 7、(1)A;B (2)B;A (3)A;B (4)1∶10000;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千米 ;; 8、(1)沉積,巖漿巖,噴出,含有大量氣體的巖漿在噴出地表后,氣體大量逸出,在巖石中殘留氣孔。 (2)溫暖的淺海,沉積巖。 9、不能回到原點,在原點的正東方向;在南半球也不能回到原點,但位于原點的正西方向. 1、B 2、A 3、A 4、(1)正北;正東;西北(2)1∶110000000 (3)A.10°S,80°E; C.20°S,90°E 5、地層在正常情況下巖層是按順序形成的,先沉積的地層在下,后沉積的地層在上,在形成時代上,越往下地層越古老,越往上地層越年輕。各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就如同歷史的“書頁”一樣,記 錄著巖層下老、上新順序排列的地球發展歷史。化石是一塊一塊的,每一塊就像一個字,訴說著地球曾經有過的生物和那些生物的輝煌。 6、(1)西,北。(2)160°W,20°N,160°E,40°N。(3)西南,東北。 7、真的;因為赤道(0°緯線)的北側是北半球,南側是南半球,20° W經線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所以這個地方存在,其經度是20° W,緯度是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