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七年級 學科:科學學案 編號: 時間:2011年2月23日 小組 姓名 評價七年級科學學科學案編寫人: 高詳 科組長簽字:高詳課題 耳和聽覺 課型 感知達標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耳的結構,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說出聽覺的形成過程2、了解樂音的三個特性3、認識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二、過程與方法 講授法、圖表法、實驗法、提問法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模擬“失聰”對學生進行助殘的情感教育;通過認識噪聲的危害培養環保意識。重點難點 耳的結構和聽覺的形成;樂音的三個特性感知導向標(提示性問題) 課前部分 1、耳的結構:外耳包括 、 ;中耳包括 、 、 、 ;內耳包括 、 、 。2、耳的功能: 覺和 覺。3、聽覺產生過程:( )(收集聲波)→外耳道→( )(將聲波轉化為振動)→( )(將聲波擴大并傳導)→( )(接受刺激、產生信息)→( )(傳導信息)→( )(產生聽覺)。4、樂音的三個特征:( )--聲音的高低( 越大, 越高)( )--聲音的強弱( 越大、離 越近, 就越大)( )(與發聲體的性質、形狀、發聲方法等有關)課堂部分 1、遇到巨大的響聲時,迅速張嘴,捂緊雙耳是 。2、用兩只耳朵聽是 。3、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 ,單位是赫茲(Hz)。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 到 赫茲之間;聽覺頻率大約在 到 赫茲之間。高于 的聲波叫做超聲波,低于20赫茲的聲波叫做 。4、控制噪聲的途徑(1) ; (2) ; (3) 。感知練習場(清理問題) 1、耳的結構中,能接受聲波并轉化為振動是( )A、耳廓 B、鼓膜 C、聽小骨 D、外耳道2、人的聽覺感受器位于( )A、外耳道內 B、耳蝸內 C、鼓膜內 D、鼓室內 3、“震耳欲聾”反映了聲音的 很 。“聲音刺耳”反映了聲音的 很 。“聞其聲而知其人”是依據聲音的 。展評大舞臺(激勵、啟發性問題,方案設計) 教師啟發性問題 耳的結構與功能。聽覺的形成過程。樂音的三個特征。噪聲的控制途徑。學生展評方案設計達標我能行(訓練案) 1、比較牛和蚊子的叫聲,蚊子的叫聲 高,牛的叫聲 大。2、有一男高音在高聲歌唱,前后兩個“高”字各指什么?3、“無聲手槍”是在 處減弱噪聲;放鞭炮時,用棉花塞住耳孔,這是在 處減弱噪聲的;在馬路和住宅間植樹造林,這是在 減弱噪聲的。4.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圖的標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鳴笛,保持安靜 B.道路彎曲,行車注意安全 C.此地有樂隊出租車 D.禁止停車 5.樂音的三個基本特性是( )A.音調、頻率和音色 B.響度、振幅和音色C.音調、響度和音色 D.響度、頻率和音調6.用小提琴和鋼琴同奏一支曲子,人們一聽便能區分哪是小提琴聲,哪是鋼琴聲,這是因為( ) 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7. 以下減弱噪聲的方法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的是( )A.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帶有耳罩的頭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 D.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8、某人坐汽車會暈車,主要原因是 ( ) A、汽油味太重 B、車速過快 C.汽車的震動 D、內耳前庭及半規管過敏學習小組長對我的評價我的反思學習班長、老師對我們小組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