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制作人:解冰日期:2020年8月16.聲音的產生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配套課件(五·四學制)活動準備活動過程聽聽生活中的聲音……活動過程制造聲音——發現發聲物體的共同特點。活動過程1.制造聲音時,聲音不要過大。2.實驗前先討論怎樣做,做完一個再做下一個。每個實驗要重復多做幾次,力求準確。3.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及時填寫實驗記錄表。4.思考:不同的物體在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特點?溫馨提示:活動過程發聲的物體發聲方法發聲時物體的狀態共同特點音叉???水??礦泉水瓶??聲帶??尺子??……?????實驗記錄表活動過程用手摸敲響后的音叉會有什么感覺?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琴弦的振動活動過程尺子發聲空氣發聲音叉發聲水發聲聲帶發聲尺子振動音叉振動水振動聲帶振動空氣振動物體發聲時都會產生振動。歸納活動過程讓發聲的物體停止發聲——發現不發聲物體的特點活動過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活動過程聲音具有能量活動過程活動過程什么物體在振動?彈鋼琴發出優美的琴聲,什么物體在振動?蚊子,蒼蠅飛舞時發出“嗡嗡”聲,什么物體在振動?《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青島版小學科學【教材分析】《聲音的產生》是青島版五·四學制四年級上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一課。本節課結合學生在生活中聽到的各種各樣聲音,以探索聲音產生的為主線,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觀察、實驗、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在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用文字呈現了情景“書聲瑯瑯,琴聲悠揚,歌聲嘹亮……,提出了問題:“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材料包呈現了學生準備材料:鋼尺、礦泉水瓶、蠟燭等。指導學生根據生活現象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課上探究活動做好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此部分包括三個活動:活動一:生活中有哪些聲音?用圖文呈現了雷聲轟鳴、交通堵塞時汽車鳴笛、演員演奏樂器、工業機械轉動、小鳥鳴叫和學生討論圖。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和傾聽生活中多種多樣的聲音,為后續探究聲音的產生做好鋪墊?;顒佣郝曇羰窃鯓赢a生的?通過呈現將振動的音叉插入水、使用兩燒杯交替倒水、撥動鋼尺、吹空礦泉水瓶、觸摸發聲的聲帶,讓學生嘗試讓鑼發聲及停止發聲等活動。指導學生法探究物體產生聲音的原因,歸納出聲音產生的原因?;顒尤郝曇艟哂心芰??用圖文呈現學生敲擊鼓面,探究放在鼓面一側的燃燒的蠟燭與鼓聲間的關系,以及學生因離音響太近,且音響發出聲音太大使得學生不得不捂住耳朵進行保護。指導學生分析產生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歸納出聲音具有能量的結論。第三部分拓展活動:“聽一聽周圍的聲音,找一找是什么物體發生了振動。”指導學生根據聽到的聲音判斷是什么物體振動發出的,進一步鞏固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知識。本課遵循由個體到普遍,歸納總結出認知規律,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現象,并通過歸納了解聲音產生的秘密,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分析】四年級學生對聲音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初步的了解聲音各不相同,對聲音的大小等有感性的理解。但對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具有能量等還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理解和掌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能舉例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知道聲音具有能量。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引導下,能從對聲音現象的觀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2.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對聲音產生的原因進行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探究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各種自然現象都是有規律的。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了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和聲音具有能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重難點】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具有能量。【器材準備】學生準備:鋼尺、礦泉水瓶、蠟燭、記錄單等教師準備:課件、評價表、音叉、燒杯、小鼓、鑼等【教學過程】一、活動準備[PPT2出示]活動準備的圖片。創設情景:讓學生發出聲音。提出問題: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交流如何能產生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提示學生準備上課時能產生聲音的材料。二、導入新課生活中有哪些聲音?1.[PPT3出示]出示各種各樣的聲音。2.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傳遞信息,愉悅人們的心情……正因為有了聲音,我們的生活才豐富多彩??戳诉@段關于聲音的錄像,你想探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呢?3.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三、探究過程(一)制造各種聲音。1.[PPT4出示]“制造聲音——發現發聲物體的共同特點。”和制造聲音的場景圖。2.[PPT5出示]制造聲音的提示。3.[PPT6出示]制造聲音的記錄單。(二)探究聲音產生的秘密1.制造聲音猜想聲音產生的原因。下面老師給你5分鐘的時間利用自己帶的尺子、等材料制造聲音,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音叉、礦泉水瓶發出聲音的時候,本身有什么變化?(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2.同學們結合剛才我們的游戲和實驗請你們想一想,你覺得聲音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師生交流歸納得出這些發聲物體的共同點。)師總結:我們發現尺子發聲時在抖動,皮筋發聲時會顫動……這些“顫動”“抖動”…在科學上,我們把它們統稱為振動(物體小的來回運動的重復)。尺子發聲時會振動,音叉發聲時會振動,要讓物體產生聲音,物體必須振動,這就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其實就是-----物體的振動。也就是說: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3.[PPT7出示]用手摸敲響后的音叉會有什么感覺?4.[PPT8出示]將敲響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會發生什么現象呢?5.[PPT9出示]出示視頻,琴弦的振動。6.驗證猜想,歸納結論。物體發出聲音,一定是振動了嗎?我們怎么樣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同學們能不能利用桌上的實驗儀器自己設計實驗證明一下?(生先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然后根據自己小組制訂的實驗方案動手實驗驗證。)(1)敲擊音叉后再迅速放入水中;不敲擊音叉直接放入水中觀察現象;(2)用兩個杯子相互倒入水看實驗現象;(3)吹塑料瓶聽聲音摸塑料瓶;不吹塑料瓶直接摸塑料瓶的同一地方;(4)自己說話時摸一摸聲帶;不說話時再摸一摸;……[PPT10出示]歸納。通過實驗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振動發聲。根據音叉、橡皮筋等發聲時都在振動的現象,得出物體發聲時都在振動的結論就是在歸納。7.[PPT11出示]“讓發聲的物體停止發聲——發現不發聲物體的特點”學生動手實驗怎樣讓正在發聲的物體停止發聲。匯報: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它們停止發聲的?小結:振動停止聲音即停止。8.[PPT12出示]出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r/>(三)探究聲音具有能量1.[PPT13出示]聲音具有能量2.指導學生實驗探究聲音具有能量,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引導思考:為什么會蠟燭的火焰會產生晃動?為什么音響的聲音會震的耳朵疼?3.[PPT14出示]歌聲震碎玻璃杯。4.[PPT15出示]聲音震碎玻璃杯的秘密。小結:聲音具有能量。四、拓展活動說一說物體哪部分振動發出聲音。1.[PPT16出示]唱歌場景圖和問題:什么物體在振動?2.[PPT17出示]吹號場景圖和問題:什么物體在振動?3.[PPT18出示]彈鋼琴場景圖和問題:什么物體在振動?4.[PPT19出示]蚊子,蒼蠅飛舞時發出“嗡嗡”聲,什么物體在振動?5.學生交流聽到的聲音以及是由什么物體振動產生的。【板書設計】聲音的產生發生的物體都產生振動。振動停止聲音即停止。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具有能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doc 16,《聲音的產生》教學課件.pptx 古箏.mp3 汽車聲.wav 流水聲.mp3 狗叫聲.wav 笑聲.wav 門鈴聲.wav 雨聲.wav 雷鳴聲.mp3 風聲.wav 鳥叫聲.wav 鼓掌.wav [加油!向未來]黃綺珊高音震碎玻璃杯 00_00_07.90-00_00_32.40.mp4 [是真的嗎]聲音能震碎剝離杯? 00_07_02.60-00_10_34.30.mp4 琴弦振動發聲.mpg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