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第一框題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班級:姓名:小組:【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愿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2.能力目標能夠分清責任的來源,能夠隨著角色的變換調節角色行為,承擔不同的責任;能夠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3.知識目標知道責任的含義、來源,懂得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并因此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懂得每個人應該對自己負責,以及負責任的表現和意義,知道他人也在為我們承擔責任。【學習重難點】1.學習重點:責任的含義、來源。2.學習難點:明白履行責任對他人和自己的意義;明確責任,形成責任意識。【學習過程】一、導:激趣導入,提出問題(3分鐘)最美醫生、最美院長、最美郵遞員思考:你有什么感受?二、思:自學深思(7分鐘)1.責任是一個人_______________的事情。從已有的生活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責任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______。隨著時代發展和所處環境的變化,我們會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___________。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只有人人認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構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4.怎樣做一個具有責任感的人?三、議:小組學習(14分鐘)(一)看圖知責任思考:(1)他們分別在做什么?他們的責任分別來自哪里?(2)說說你扮演的角色與承擔的責任?(二)承擔責任重要性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陳蕃。他學識淵博,胸懷大志,少年時代發奮讀書,并且以天下為己任。一天,他父親的一位老朋友薛勤來看他,見他獨居的院內雜草叢生、穢物滿地,就對他說:“你怎么不打掃一下屋子以招待賓客呢?”陳蕃回答:“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禍患這件大事為己任。為什么要在意一間房子呢?”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聽了無言以對,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他開始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最終成為一代名臣。思考:這個小故事給你什么啟示?四、檢:遷移應用(10分鐘)(一)選擇題(下列各題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并將其填入題目后面的括號內。)1.如圖漫畫表明()①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②角色不同意味著責任也不同③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④人的角色可以變換,但是責任不會改變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2.北京同仁堂上海分店營業員小周,由于疏忽,給買藥的顧客報錯服藥劑量。當小周意識到自己的過失后,便在《新民晚報》上登出緊急尋人啟事,終于找到了買藥的顧客,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事故。小周這樣做()A.表明他對別人負責,對自己不負責B.是為了掩蓋自己的過失C.是對他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的表現D.是為了逃避自己的責任3.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英雄機組進行正確處置,最終平安備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確保了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英雄機組承擔的責任主要來自()①法律規定②職業要求③道德原則④風俗習慣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選擇題4.有人說,責任是一種生命與生命傳承的情感;也有人說,責任是一種本能的保護與成全的堅守;還有人說,責任是承擔與付出后獲得的一種快樂與幸福。某校圍繞“責任”主題,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探究活動。第一小組通過對全校師生的問卷調查,得到了以下一組數據:調查內容看見老人摔倒會主動攙扶看見多名學生對同學施暴敢于制止積極參加班級衛生打掃、文明班級評比等活動聽課不認真、抄襲、不遵守校規校紀等調查結果90%80%92%7%(1)請你談談表中的調查結果說明了什么?在城市道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學歷不同,卻身穿同樣的紅色馬甲,為維護城市道路順暢貢獻力量,他們就是本市交通志愿者,是城市道路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是小林對交通志愿者的做法提出自己的看法:“維護交通秩序是警察的法定職責,他們去湊什么熱鬧?!?br/>(2)你是否認同小林的看法?為什么?答案解析1.D2.C3.A4.(1)絕大多數同學有責任感,能維護社會正義,能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少數同學缺乏責任心,不能自覺承擔責任。(2)不認同。理由:①維護交通秩序不僅僅是警察的職責,也與我們有密切的關系。②我們承擔的責任不僅來自職業要求、法律規定,還有道德規范等。③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④只有人人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和諧相處的社會。(三)本課知識的思維導圖:濟南高新區科航路學校課堂導學提綱RJDF81-004主備人:黃寶聰時間:2020.0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