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我的家在哪里一、課程目標(1)1-1使用地球儀、地圖等等工具,知道它們的主要特點和功能。(2)1-2恰當地運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術語。(3)2-2參與調查活動,了解本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及顯著變化。.教學要求(1)知識目標:初步掌握地圖三要素。(2)情感目標:從自己所在的社區入手,感受社區的生活,體會社區的功能。(3)能力目標:能根據平面圖上的方向,描述一個地點的具體位置;能用比例尺計算圖上某兩地之間的距離。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地圖三要素教學難點:地圖知識的運用三、教學準備同學們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地圖;對自家周圍環境的調查。四、教學方法情境式、活動式五、教學過程導入老師上節課請同學們了解自家周圍的環境,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總結:我們每個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區里,家在社區中的位置,是我們了解與認識社區的出發點。”引出社區概念。【板書】從社區看我家【板書】1.社區根據同學們的講述,感性講解“什么叫社區”:相對固定的區域、一定數量的人口、共同的區域身份、相關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間──人類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許多共同的地方,但每個社區有不同的位置和環境。請同學們打開你們帶來的深圳地圖,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進一步引導:“你是如何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請同學們再看書上的圖1-1和1-2,看看兩幅圖有什么不同?圖1-1和圖1-2的不同之處大小:形狀:方向、位置:圖案、符號:顏色:……那兩幅圖是不是一個社區呢?如果是一個地方,老師分別請一個同學扮演杜鵑,說說怎樣從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請一個同學扮演王朋,說說怎樣從自家走到杜鵑家。“同學們能聽清楚這兩位同學說的話嗎?為什么聽不懂?”“如果我們將這兩幅圖改成圖1-3,再從杜鵑家走到王朋家,是不是就很清楚了?為什么?”引出地圖的語言: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圖例。【板書】2.地圖三要素老師:方向、比例尺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只有懂得了地圖的語言才能正確地閱讀圖,和地圖對話。介紹方向的三種表示方法,結合地圖,讓學生懂得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三種:指向標、經緯網和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通過反復閱讀地圖,鞏固記憶。教師:地圖就是將實際事物畫在平面上的圖形,但我們又不可能將實際事物原封不動地畫在圖上,所以,就要縮小,從而引出比例尺概念。讓學生記住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線段式、數字式和文字式,讓學生看圖操作,訓練學生能三種方式互相轉換;知道比例尺有大有小,以及它與地圖上內容與范圍的關系;知道用比例尺計算地圖上任何兩地的距離。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顏色和文字說明就是地圖的圖例,它幫助我們識別地圖上不同類型的信息,認識地圖上的地理事物。讓學生記住一些常見的圖例,知道表示城市、界限、河流、湖泊、地形、道路等各種圖例。利用圖冊,反復閱讀各種地圖,鞏固學生方向、比例尺和圖例知識。【板書】3.地圖教師:我們知道了地圖的語言,也就是地圖的三要素,那么,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是地圖:地圖是將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加以綜合,按照一定的數字法則建立地球和平面間的相互聯系,用符號、文字和顏色把地球空間現象表現在平面上的圖形,它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地圖按內容分為:1.普通地圖:地形、地理2.專題地圖(1)自然地圖(地質、地貌、水文、氣候、土壤等)(2)人文地圖(人口、歷史、經濟、教育文化等)地圖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地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用到地圖。【板書】在社區中生活教師:我們每個人都生活中社區中,社區會為我們提供很多服務,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家所在的小區為你做了什么?學生可能會說:有保安、有清潔工、有球場、有幼兒園、有食街……教師:這些都體現了社區的功能。那么社區有哪些功能呢?請同學們看書上圖1-5、1-6、1-7、1-8,想一想,它們分別體現了社區的什么功能?師生總結:圖1-5是社區的人在進行選舉,選舉是一種政治生活,還有如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等,體現了社區的政治管理功能;圖1-6和圖1-7是人們在進行健身和學習,還有體育比賽、文藝活動,以及各種各樣的講座和培訓等,都體現了社區的文化教育功能;圖1-8是人們在超市里購物,則體現了社區的經濟功能。社區為我們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服務,使我們與社區的關系密切,也使我們對社區產生了很深的感情,同時也為社區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課堂測評)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畫一幅我們學校的平面草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