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濟生活知識要點解讀第十一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表現(1)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注:一定意義上,經濟全球化就是市場經濟全球化,即市場經濟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根本原因: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注意]“經濟全球化已是一個既成事實”,是指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已經顯現出來的一種發展趨勢和表現,并不等于說經濟全球化已經實現了。(2)經濟全球化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2.跨國公司的作用。(1)含義:跨國公司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2)作用: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觸角幾乎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3.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積極影響: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2)消極影響:①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了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這種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不能置身事外,應該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4. 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和作用(1)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以及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視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原則與國民待遇原則。(2)世貿組織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它積極組織多邊談判,為國際貿易制定一系列原則和協定,為成員提供解決貿易摩擦和沖突的場所。5. 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1)對外開放的必然性①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②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③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2)對外開放地位:是中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3)當前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4)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要求①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②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③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注意:堅持對外開放與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并不矛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自力更生與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相互促進、相互聯系的;一方面,堅持自力更生是實現對外開放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實行對外開放又可以提高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5)“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基本戰略①“走出去”的含義:“走出去”,是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②“走出去”的意義: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意味著我國對方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③“走出去”的形式: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輸出等各種形式,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合作。④政策: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附: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我國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另一方面,機遇與挑戰并存,“數字鴻溝”、“綠色壁壘”、反傾銷等,是我國前進道路上不得不應對的挑戰。2、針對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應提出什么樣的合理的建議? (1)善于抓住各種機遇,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避開不利因素,加快發展。 (2)要有規則意識和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要有經濟安全的防范意識,有應對別國反傾銷和反別國傾銷的策略。(3)針對具體挑戰采取的具體應對措施:挑戰 應對措施“數字鴻溝” (1)采取多種措施在國內普及互聯網,縮小城鄉之間、不同地區之間的“數字鴻溝”。(2)大力發展科技,占領信息技術制高點。“綠色壁壘” (1)在產品環境、技術標準上與國際接軌。(2)開發綠色產品,提高產品質量。(3)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反傾銷 (1)中國企業要敢于運用世貿組織的貿易爭端機制,積極應對別國的“反傾銷”措施。(2)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創造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自己的品牌。(3)要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制造科技含量高、質量好、高附加值的產品,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