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2011學年四年級數學下冊試題、試卷分析試卷分析蔣集鎮中心小學 劉濤本次四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題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結合課改所倡導的新的教育理念,以青島版四年級數學教材為基準命制。具體命制時,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準確反映課改的實施情況、實驗教材的使用情況,力求體現基礎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題原則,全面考查四年級學生對教材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簡單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加強了對基本運算能力、用簡單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空間觀念能力的考查?,F根據本次考試情況作如下具體的分析:一、考試基本情況分析我校四年級共有兩個教學班,具體情況如下:參考人數 總分 平均分 優秀人數 優秀率 及格人數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114 6846 60.05 20 17.5% 69 60.5% 95 17由以上成績可以看出,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較好,基本上符合教學實際。各題的得分情況如下: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得分 6 3 4 7.5 5 16.8 18 4.5得分率 60% 60% 80% 75% 85% 60% 60% 75%二、試題分析 四年級數學試題較好體現了青島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 課程標準指出: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知識,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八個大題。試題整體較好地體現了層次性,其中:基礎題占85%,稍難題占15%。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素材應來源于自然、社會和生活。本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實情況和知識經驗出發,選取源于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 例如:(1)張源家到學校800米,他每分鐘走x米,3分鐘后,他離學校還有( )米;(2)名次排列:同學們賽船,在相同的賽程里,他們所用的時間是:甲組8.30秒,乙組8.09秒,丙組8.32秒,丁組8.23秒,請按名次高低排列起來。以上題都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事和物,便于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也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起到了導向作用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空間思維。 數學活動必須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組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的過程。本卷精心選材,考查了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實際能力。如:讓學生動手畫一組物體從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圖形。這樣既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空間思維。老師在新課程理念下組織實施課堂教學中重視了學生的動手操作。 三、答卷分析 第一題:填空 本題有十個小題,包括求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度數,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小數的知識,名數的改寫等方面內容, 2, 4, 6, 8,10小題是課本基礎題,學生做題正確率較高,全班有幾名學生失誤,第3小題是靈活運用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解決問題,難度較大,失分嚴重。第9小題是間接考查了計數單位,不少學生沒有理解題意導致做錯,也是失分比較多的題,,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繼續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審題、動腦的好習慣。 第二題:選擇 選擇題涉及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小數的性質,小數的近似數的求法,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等方面問題,其中第3、5小題出錯較多。第三題:判斷 這部分內容平時練習中較常見,學生能夠清晰的再現知識的內涵,所以錯誤不多,理解較準確,但第2、3小題有部分學生由于對乘法分配律理解不透徹導致判斷失誤。第四題:比較。本題分了兩部分,第一部分在()里填不等號,進行大小比較,這一部分做得較好;第二部分進行名次排列,實際上是進行小數的大小比較,由于是按成績進行排序,用的時間多的反而名次低,多數學生是直接按小數的大小進行排序導致出錯較多。 第五題:畫圖?!?br/>本題考查了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組物體,把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在方格圖中畫出來,大多數學生能正確的畫出。 第六題:計算本題分了三部分來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第一部分考查了學生的口算能力,要求學生直接寫出得數,學生做的還可以,得分率較高;第二部分要求學生把分數畫出小數后再計算,重點考查了學生對兩位小數的理解,學生做的也不錯,但也有部分學生把減法做成了加法而導致出錯;第三部分要求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所學運算律、運算性質的應用,這部分由于學生對所學運算律、運算性質的理解不透徹和計算能力不強而導致出錯較多。第七題:應用題 本大題主要考查了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五個小題,1、2、3小題較簡單,多數學生沒有出現錯誤,4、5小題稍有難度,個別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題意以及在求和的過程中出現錯誤而導致求平均數時出錯。第八題:統計 本題從形式上看是有關條形統計圖的題目,實際上是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中所呈現的數學信息而進行小數的減法運算,不少學生由于沒有認真觀察圖形,用錯了數據而導致做錯。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繼續培養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總之,這次考試題目所考查內容比較全面,大部分是一些基礎性題目,難度不大,并且結合具體情境考查。本次考試題符合新課改要求,具有導向性,為今后教學指明了方向。四、建議和改進意見經過考試,使我們感觸頗深,要想提高成績,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聯系學生生活、社會實際,提供學習資源。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真實而完整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生的第一影響最重要,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應在首次教學時,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的活動,充分地感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感悟數學。只有在同時撥動情感和思維雙重琴弦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才是永遠都忘不了“活知識”,才能夠靈活地舉一反三運用到各種變化的情景中,并在這一過程形成能力,發展智慧。3、重視知識的實際運用。平時既要注意知識的及時鞏固,更要注重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不論在新知還是練習的教學中,除了要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外,一要注重知識背后的思維方法和策略的滲透,二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適當的多角度的拓展。長期以往,學生的思維品質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5、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培養,一方面要注意教給學生一些方法,如:讀題、審題、驗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長抓不懈,因為任何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因審題不清、看錯題目、漏寫結果、計算不細心等原因所產生的錯誤減少到最低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