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導學案一.本單元知識體系二.情景探究(一)世界文化的多樣性1.思考世界文化多樣性可以通過世界各國不同特色的民族節日表現出來。那么民族節日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意義何在?2.思考:(1)文化遺產的地位如何?(2)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有什么意義?(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什么樣的形式來保護文化遺產?3.思考: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世界文化是豐富多彩的,那么,我該如何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為什么?4.本框題知識要點歸納(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1. 看了上面的拜年短信,你是否也想自己編寫一些短信送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假如今天是教師節,請你給你的老師編寫一條祝福短信,你會怎么寫?在發祝福短信的過程中,文化在交流,也在傳播,文化傳播的途徑有哪些?2. 請同學們結合自身體驗談談大眾傳媒技術的進步對文化傳播的影響3. 中法互辦文化年極大地促進了兩國文化交流。不但在當今,在歷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話比比皆是,你能舉出哪幾個事例?4. 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在沙特的舉辦對中外文化會帶來哪些影響?如何看待這些文化交流活動?5. 本框題知識要點歸納(三)傳統文化的繼承1. 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畫、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 。中國畫屬于中國傳統文藝,除了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你還知道哪些著名的中國畫?2. 京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傳統文藝,更具體地說,是傳統戲曲。傳統文化除了傳統文藝,還有哪些表現形式?欣賞了京劇《貴妃醉酒》,你有什么感受?請你談談你的觀后感。3. 培根說過:“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及廣度。”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為什么能廣為流傳,而京劇《貴妃醉酒》卻鮮為人知?我們是否可以斷定,像京劇這樣的傳統文化已經沒有市場了,應該逐漸淘汰了?4. 本框題知識要點歸納(四)文化在繼承中發展1.《茉莉花》是享譽中外的中國民樂。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 。一百個人眼里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請你談談你的觀后感。2.旗袍作為一種傳統服飾的演變過程,說明了傳統文化在繼承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繼承和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請問如何更好地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3、中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parent )風即中國風格。它是以中國元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parent )為表現形式,建立在中國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parent )和東方文化的基礎上,并適應全球經濟發展趨勢的有著自身獨特魅力和性格的藝術形式。你如何看待流行樂壇的“中國風”思潮?周杰倫的中國風歌曲創造性地引用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4. 本框題知識要點歸納(五)文化創新的源泉與作用1.為了創作《云南映象》,楊麗萍用一年時間在云南各族的田間地頭尋覓,觀看了無數民間舞蹈,再從其中將精彩的動作“剪輯”下來,濃縮在歌舞當中。她說: ( file: / / / C:\\Users\\wang\\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工作\\我的課堂\\高二政治\\必修三\\綜合\\視頻圖片\\云南映象精彩片段剪截.wmv" \t "_parent )“ ( file: / / / C:\\Users\\wang\\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工作\\我的課堂\\高二政治\\必修三\\綜合\\視頻圖片\\云南映象精彩片段剪截.wmv" \t "_parent )他們不是在表演舞蹈,而 ( file: / / / C:\\Users\\wang\\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工作\\我的課堂\\高二政治\\必修三\\綜合\\視頻圖片\\云南映象精彩片段剪截.wmv" \t "_parent )是一種勞動或性情的表達。舞蹈發展到今天, ( file: / / / C:\\Users\\wang\\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工作\\我的課堂\\高二政治\\必修三\\綜合\\視頻圖片\\云南映象精彩片段剪截.wmv" \t "_parent )不管如何變化,都應該到民間去尋找未來。 ( file: / / / C:\\Users\\wang\\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工作\\我的課堂\\高二政治\\必修三\\綜合\\視頻圖片\\云南映象精彩片段剪截.wmv" \t "_parent )”你如何理解藝術創作應該到民間去尋找未來?2.趙本山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品,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表現出來,豐富了民族文化,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精神需求。聯系趙本山的小品,談談文化創新有何意義?3. 本框題知識要點歸納(六)文化創新的途徑1.青春版《牡丹亭》受到了文藝界的好評如潮,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和肯定。在其制作過程中,為適應現代觀眾的審美觀念,白先勇等主創在經典版《牡丹亭》的基礎上“只刪不增”,創造了適合現代觀眾需求的文化精品。在文化創新方面,白先勇等人的成功給了我們什么啟示?2.中國版雜技舞劇《天鵝湖》的創作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但又能夠很好地保持自己的特色,許多故事情節都運用雜技手段表現出來,新奇而刺激,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在文化創新方面,中國版雜技舞劇《天鵝湖》的創造給了我們什么啟示?3. 本框題知識要點歸納三.真題探究1、(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安徽卷9)截至2009年10月,我國已有昆曲、端午節等29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躍居世界第一。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因為①文華遺產是維系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②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③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 ④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實現人類文明的趨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010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福建卷31)福建省惠安女服飾以其“花頭巾、短上衣、銀腰帶、大筒褲”的特色,在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它適應了當地勞動的需要,汲取了閩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這體現了A.傳統服飾文化對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產生影響B.繼承傳統文化必須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飾文化使中華文化呈現出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D.堅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3、(2010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北京卷24)文化是人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隨著網絡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網絡電視、手機報、電子書等新媒體日益深入人們的生活,催生了數字出版等新的文化產業。這說明,技術是①文化創新的不確定因素 ②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多樣性產生的根源 ④推動大眾傳媒發展的基礎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0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浙江卷27)150多年來,一些重大發明,如照明、通信、汽車燈技術,都是在世博會上面世后才逐漸轉化為主流產業的。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這是因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傳播與交融是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發展的必然趨勢C.文化的交流與借鑒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D.現代大眾傳媒超越時空的強大功能加速了文化傳播5、(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江蘇卷20)近年來,中國民樂在歐洲的主流音樂廳多次上演,為歐洲聽眾帶去了充滿中國韻味的音樂享受,受到了較高的評價。這表明A.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國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6、(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江蘇卷21)中央電視臺開播《百家講壇》以后,一些艱澀高深的傳統經典經過現代詮釋變得通俗易懂,富有時代氣息,為大眾所接受。這說明A.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 B.傳統文化對人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C.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認同感 D.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7、(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江蘇卷22)高鐵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在廣州喝早茶,到長沙聽笑話,再到武漢賞櫻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饃,下午到嵩山看少林”。這說明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①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③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④擴展人們的文化視野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8、(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廣東卷37)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掃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體現了清明節緬懷、感恩和親近自然的文化傳統。近年來,網上祭奠、家庭追思、獻花遙祭等,為清明祭掃添增了新的表現形式;人文紀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覽等,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文化創新的途徑。(10分)真題解析:1.【解析】B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化遺產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②③正確,④錯誤。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①錯誤;2.【解析】D 本題涉及考點包括文化的多樣性、傳統文化的特點與作用。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解讀材料要抓住中心和關鍵詞“獨樹一幟”和“汲取精華”,綜合之,說明堅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護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AC本身正確,但只說明第一層意思;B項與題意無關。3.【解析】C 本題主要考查科學技術對文化發展和大眾傳媒的影響。隨著網絡和數字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深入生活,說明④正確,催生了新的文化產業,說明科學技術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①錯誤, ②正確。技術是文化的具體內涵之一,而不是文化多樣性的根源,排除③,答案選C4.【解析】C 本題以世博會為背景考查文化交流的作用。世博會就是文化交流的平臺,一些重大發明通過“在世博會上面世后才逐漸轉化為主流產業”表明文化交流借鑒的作用,故C項符合題意。A、B、D項說法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5.【解析】B 本題考查考生的解讀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題干表明中國音樂受到歐洲的好評,故B符合題意。A材料未涉及;C表述片面,各國文化既有一致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文化既有通俗的又有高雅的,D表述不準確。6.【解析】A 本題考查傳統文化的特點。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其內容隨著經濟、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題干表明了這一點。B說法片面;CD項與題意無關。7.【解析】D 本題考查科技對文化的影響。②④符合題意要求。①③材料未涉及。8.【答案】①立足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明清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發揚傳統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內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節約環保的綠色過節方式,注入體現時代要求的新內容。③博采眾長,以我為主。既吸取外來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國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堅持正確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虛無主義”等錯誤傾向。(10分)四.課后練習1.(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山東卷28)材料三 上海世博會上,各國展館紛紛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獨特風采,如丹麥的“小美人魚”、盧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時,許多外國展館也都嵌入了中華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館的“福”字、挪威館的“中國紅”……結合材料三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2.、(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山東卷29)我國西南地區自古就與內地聯系密切。如今,這一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 在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當人們回眸那段不平凡的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時,愛國熱情得到了再一次激發,民族精神獲得了又一次振奮。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說明中華民族精神為什么能永不泯滅。(6分)3.(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天津卷14)世博會自誕生以來,一直講述并預言著世界的改變,推動人類文明不斷走向成熟。世博會是展示臺:上海世博會吸引了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世博會是大課堂:上海世博會拓展了人們的知識視野,激勵了全社會的創新熱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來。世博會是助推器:1933年熒加哥世博會使美國汽車業大放異彩;1933年大田世博會推動了韓國從出口加工型經濟向自言創新型經濟的轉變;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深化了人類對人與環境關系的思考和探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驛站。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說上海世博會“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驛站”。(10分)4.(2010年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江蘇卷37)三、探究題:本題18分。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等。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引起了校園世博熱,同學們紛紛上網“逛”世博。一個世博專題網頁引發了某同學的興趣和思考,他發帖提出了自己的問題。以下是該網頁的部分內容。【世博之魅】(2)請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評析跟帖中的觀點,并針對發帖中的問題提出你的看法。課后練習參考答案:1【答案】①各民族間的經濟、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等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上海世博會各展館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各民族社會實踐的共性和普遍規律,決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規律。上海世博會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③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民族文化、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2..【答案】①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具有繼承性、穩定性。②中華民族精神富有創新性,實現了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③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夠做到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3..【答案】① 尊重文化多樣性,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榮。② 有利于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擴大中華文明的影響力。③ 有利于文化成果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④ 有利于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進一步促進人類文明發展。4.【答案】①跟帖認識到了經濟發展對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決定作用,但沒有認識到文化軟實力的提高還需要其他條件。②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還要:充分發揮世博會的產業引領功能,更好實現文化與經濟、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的交融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充分發揮世博會的文化交流與傳播功能,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充分利用世博會的文化融匯契機,既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又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實現中華文化的創新;充分發揮世博會的文明推動功能,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民族精神。含義、表現:是族節日、文化遺產是什么①地位 ②作用 ③意義為什么文化的多樣性態度、原則怎么樣橫向傳播途徑:①商業貿易 ②人口遷徙 ③教育文化傳播大眾傳媒:含義、特點、地位手段:傳媒文化傳承與創新含義、特點:繼承性、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是什么傳統文化作用(雙重性)、意義(對國家民族、對個人)為什么縱向發展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怎么樣關系及要求繼承與發展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基本矛盾運動、科技進步、思想運動、教育社會實踐和文化創新的關系文化創新①必要性 ②意義 ③作用為什么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怎么樣基本途徑: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綜合探究:建設學習型社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