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細胞生物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說明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2.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3.通過觀察實驗,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學重點】:1.說明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2.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特點。【教學難點】: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教學策略】:(一)教學方法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驗視頻,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逐步將學生從感性的認識引導到理性認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2、實驗探究法。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二)學習方法1、指導觀看視頻,圖片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2、根據問題,學生自學教材,主動思考,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準備】:(一)學生準備預習本節課內容(二)教師準備1、準備有關實驗的視頻2、準備課件【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下面是三位同學關于生物體的細胞組成有不同看法,你贊成哪位同學呢?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的一個細胞不可能構成生物體也許有的生物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結合已學知識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二、自學指導閱讀課本P51-52,回答下列問題一.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1、單細胞生物的分布:2、單細胞生物的特點:3、草履蟲的形態和分布:4、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5、草履蟲的食物和作用:6、草履蟲的運動方式和生殖方式:7、變形蟲的結構和功能及食物:學生討論時巡回指導,進行指點。1、先自學,閱讀課本P51-52實驗,回答問題:2、組內討論,解決疑難問題。3、全班交流。三、合作探究常見的單細胞生物:1、單細胞生物的分布:2、單細胞生物的特點:教師補充:排泄、運動探究主題一:(一)常見的單細胞生物——草履蟲播放視頻《草履蟲的特征》草履蟲的形態和分布:4、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教師補充:表膜:保護收集管5、草履蟲的食物和作用:6、草履蟲的運動方式和生殖方式:出示練習題(二)常見的單細胞生物——變形蟲7、變形蟲的結構和功能及食物:強調:偽足的作用出示不同形態的變形蟲圖片探究主題二:單細胞生物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帶領學生回顧所學知識:生物體的生命現象---應激性,引出草履蟲也具有應激性---趨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探究草履蟲對刺激的反應這個活動是本節的難點,制定實驗方案時,通過一步步設疑,引導學生制定出自己的實施方案實施計劃:播放視頻,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實驗過程分析下列兩組實驗現象:(甲)(乙)得出結論:思考:草履蟲為什么能夠趨利避害?如果你不相信實驗結果,怎么辦?實驗結束后,怎么處理草履蟲?學生回答:廣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濕的土壤中.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能獨立地完成營養.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動.觀看視頻,說出草履蟲是怎樣完成各種生命活動的?【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自己去感知草履蟲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直觀感受草履蟲的實際大小,自己感悟科學知識】形態:倒轉的草鞋底分布:有機質豐富,水流平緩的池塘或水溝中學生參考課本總結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食物:細菌和單細胞藻類作用:凈化污水運動方式:旋轉前進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學生搶答學生參考課本內容,回答問題結合圖片欣賞,進一步理解偽足的形成。利用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實驗過程。草履蟲能否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參考課本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觀看視頻,思考分析實驗過程結合圖片分析實驗現象:甲:在載玻片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放一小粒食鹽分析現象:乙:在載玻片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放一小滴肉汁分析現象:結論:草履蟲能夠逃避不利的刺激,趨向有利的刺激。【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并學會尊重生命,保護生命】四、學以致用想一想:下列各圖中草履蟲分別集中在哪里?思考:1.從草履蟲培養液的表層吸一滴培養液,用肉眼或放大鏡觀察,想一想為什么?2.在顯微鏡下觀察,有時候草履蟲會呈現綠色,是因為草履蟲體內含有葉綠體嗎?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結合實驗,分析問題參考課本內容回答五、課堂小結1.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1)分布:廣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濕的土壤中。(2)生命活動的特點:僅由一個細胞構成,但能獨立地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各種生命活動。(3)舉例:草履蟲,變形蟲。2.單細胞生物對環境變化的反應趨利避害,適應環境。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感受和收獲六、課堂檢測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觀察草履蟲的實驗中,用來觀察的液滴應取自培養液的_________,因為_________。(2)顯微鏡下草履蟲的形狀像一只_____________。(3)圖中的結構[]______具有運動作用,具有呼吸作用的是[]_____。(4)食物由[]________進人體內,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通過[]________排出體外,一只草履蟲每天能吞噬數萬個細菌,所以草履蟲對_____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1、獨立完成課堂檢測題。2、小組合作:核對答案并進行講解。3、選出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4、進行小組評價計分。七、課外探究什么是赤潮,赤潮是怎么形成的?【設計意圖】結合本節所學內容,解釋生活現象。便于學生理解,避免死記硬背。提醒:單細胞生物對人類既有利又有害!八、布置作業畫出本節課的思維導圖【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結合板書設計,自己歸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附板書設計:單細胞生物一、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1)分布:(2)特點:(3)舉例:二、對環境變化的反應:趨利避害,適應環境。【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