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植物種子的萌發(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植物種子的萌發》是蘇教版初中生物第3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5章“綠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1節,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的教學要求是“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通過對種子萌發過程的學習和觀察,明確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皆源于種子,為之后學習綠色開花植物的根、莖、葉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綠色植物中的組織、器官等知識,掌握了顯微鏡的使用技能,了解了設計探究實驗的方法,這些知識為本節“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七年級上的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與探究的能力,為本課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提供了保證。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觀察并描述種子的結構。 2、描述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 【能力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分析種子萌發的條件,初步樹立內外因辯證統一的觀點。 2、實事求是的認知態度和勇于探索新知的品質。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探究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 (二)教學難點 種子萌發的過程及先后順序。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動動腦】所有的種子都能萌發嗎?引導學生對種子萌發的條件進行思考,從而進入植物種子的萌發的第二課時教學。 新課學習 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 【想一想】將大米粒播種到地里會不會萌發?煮熟的綠豆種子播種到地里會不會萌發?這是因為什么? 學生回答:不會萌發,因為胚受損,無活力。 【達成共識】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是——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種子萌發的過程 觀看種子萌發的【視頻】,并思考:種子的哪一部分結構先發育?其意義是什么? 學生回答:胚根先發育。先長出根,不但可以固定植物體,同時可以從外界源源不斷地吸收水和無機鹽,保證幼苗發育的營養供給。 【提問】子葉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逐漸消失。 【展示】圖片并講述:種子萌發時,吸水膨脹、種皮變軟、細胞呼吸作用逐漸增強。子葉內的營養物質,被逐漸轉化為可以被細胞利用的物質,輸送到胚軸、胚根和胚芽。 【提問】胚根、胚軸、胚芽各發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 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種子的結構、主要功能和發育時的變化。 【比較】大豆種子和玉米種子萌發過程的異同。 學生回答:相同點:種子吸水膨脹→胚根突破種皮成根→胚軸伸長→胚芽長成莖和葉(同時根不斷生長)。不同點:大豆種子營養來自子葉;玉米種子的子葉不出土,營養來自胚乳。 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 學生完成表格 1號瓶 2號瓶 3號瓶 4號瓶 處理方式 無水 室溫 有空氣 有水 室溫 有空氣 有水 低溫 有空氣 有水 室溫 無空氣 預期效果 不能發芽 能發芽 不能發芽 不能發芽 實驗結論 1和2作為一組對照試驗,說明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 3和2作為一組對照試驗,說明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4和2作為一組對照試驗,說明種子的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 【探究實驗】上節課已布置學生進行課外實驗,探究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學生進行探究的因素有:空氣、水、溫度、土壤和光照,學生每天定時觀察、記錄。 【匯報】學生實驗結果匯總,圖片展示。 【延伸】土壤和陽光為什么不是種子萌發的必需外界條件? 老師講述:土壤和陽光不是種子萌發所必需的,不用土壤可用水培代替,陽光只是葉綠素合成的必要條件,無陽光種子能發芽,但幼苗為黃色。 【總結】種子萌發的條件: 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自身):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 【學以致用】儲存種子時,如何使種子能保存更長時間,不萌發? 3、課堂小結 種子萌發的過程:種皮吸水漲破;胚根突破種皮,發育形成根;胚軸伸長,發育形成連接莖和葉的部分;胚芽發育形成莖和葉。 種子萌發的條件:內部條件是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外部條件是一定的水、充足的氧氣和適宜的溫度。 4、鞏固練習 5、布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