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3課五四運動新課導入一、五四運動的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指1914年—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為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世界級戰爭。中國于1917年加入戰爭,加入協約國,共有14萬勞工前往歐洲,戰爭以協約國勝利告終。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與英國丘吉爾巴黎和會會場材料二:這次巴黎和會召開時,中國可以挽百十年國際上之失敗,使中國能夠與英法美并駕齊驅。——1919年1月5日上海《民國日報》材料一:中國代表團來到凡爾賽,發誓要尋求收復山東,徹底廢除不平等條約。——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一、五四運動的爆發1、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巴黎和會結果:拒絕了中國提出的正當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京報》主筆邵飄萍在北大法科禮堂演講,講述了中國外交失敗的經過和原因,群情激憤。“此次若再隱忍簽字,我國前途將更無外交之可言。”——陸徵祥“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5月2日《辰報》《外交警報敬告國人》問題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弱國無外交一、五四運動的爆發2、爆發:1919.5.4①時間:②地點:③主力:④口號:北京學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⑤要求:斗爭方式:罷課、游行示威。學生上街游行被捕學生關押學生處學生在進行愛國宣傳盡管不停地被逮捕,學生并沒有罷休,而是一次又一次增援上街演講……北京大學理科的校舍,已經成為第二臨時拘留所;文科所在也被武裝軍警重重包圍。學生遭遇如此大規模的武力鎮壓時,絲毫未表現出要妥協的跡象……北京多數學生做好了決心不屈、隨時入獄的準備。——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北洋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愛國學生!二、五四運動的擴大1、擴大的原因:①陳獨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②日本集結軍艦,脅迫北洋政府③更多學生被捕二、五四運動的擴大2、擴大的表現:時間領導人中心主力方式1919年6月上海工人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陳獨秀前期:北京前期:學生→→后期:后期:學生示威游行學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商人罷市商人:“忍痛停業,冀救被捕學生,不除國賊,誓不開市!”——上海商人罷市標語“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君不必光顧!”——上海理發館貼出的廣告“不醫仇人”。——上海牙醫貼出告示上海工人罷工工人:“不做日人之工”“提倡國貨,不用日貨”學者:“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強力擁護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乞丐:“我輩今日反對政府有盜賊之行為,則我輩自身,自不當再為盜賊。”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二、五四運動的擴大3、結果: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①釋放學生②罷免三人③拒絕簽字三、五四運動的意義1、性質: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2、意義:②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③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①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中國共產黨)五四運動的杰出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眾評五四五四運動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江澤民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喜慶百年華誕上的講話五四精神:愛國、進步、科學、民主、真理、奮斗、責任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時空對話同樣身為青少年學子,你該有何作為呢?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3 五四運動爆發.mp4 3-13 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mp4 3-13 青春的顏色,是奮斗!.mp4 第13課 五四運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