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第7課《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食物在口腔里會經歷初步的消化過程。●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齒有三種,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保護好牙齒,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科學探究目標:●觀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以及牙齒形狀特征、分布,能對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進行簡單的記錄。●分角色扮演“饅頭”“牙齒”“舌”,模擬饅頭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過程,感受牙齒、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能夠在角色扮演中不斷完善對牙齒結構及運動特點的認識,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原有觀念進行補充或修正。科學態度目標:●能夠認真仔細地觀察和實事求是地描述牙齒的結構和運動特點。●愿意與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過程的研究結果。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體會口腔對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識。【教學準備】學生材料:饅頭2個、鏡子(自帶)、叉子(自帶)、作業本。教師教學準備:硬紙板做成的“門齒”和“犬齒”、大塑料袋裝滿空氣做成“臼齒”、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觀看視頻,聚焦口腔消化師提出問題:貓小帥為什么會被噎到了呢?生觀看視頻,尋找貓小帥噎住的原因(預設):因為貓小帥只嚼了幾下,咽下去的食物還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很容易堵在喉嚨里。師:食物在哪里咀嚼?生(預設):口腔。師:消化器官可以將食物轉變成我們可以吸收的養料和能量,這一過程叫作消化。口腔是人體的消化器官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師板書課題: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二、探索: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1)觀察記錄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師提示學生:四人一組,材料:兩個饅頭、自帶的叉子和小鏡子。生每人咀嚼一塊饅頭,用小鏡子觀察饅頭在口腔里的變化,并記錄(作業本P34活動記錄):咀嚼1次咀嚼10次咀嚼20次師引導,生交流(預設):變得越來越小;變成了糊狀;變得濕濕的;本來饅頭的味道是淡淡的,后來有點甜了;......師:同學們,你們發現得真仔細!饅頭在口腔里的這些變化,你覺得和什么有關系?生(預設):牙齒?唾液?舌頭?師:是這樣嗎?我們再吃一塊饅頭,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牙齒的形狀,并說一說自己牙齒的功能。生吃饅頭,觀察自己的牙齒。師引導提示:牙齒的作用門齒:用來切割食物臼[jiù]齒:用來咀嚼食物犬齒:用來撕碎食物(2)角色扮演,模擬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過程師: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牙齒的形狀和作用,現在我們分角色扮演“饅頭”“牙齒”和“舌”,模擬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過程。師引導學生了解扮演材料:用硬紙板模仿門齒和犬齒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裝滿空氣模仿臼齒。扮演說明一:8名同學扮演牙齒(4對“門齒”、2對“犬齒”、2對“臼齒”),1名同學扮演“饅頭”,1~2名同學扮演“舌頭”,其他同學作為觀察員。扮演說明二:扮演牙齒的同學統一左手拿下排牙齒的牙齦處,右手拿上排牙齒的牙齦處。扮演者在教室前面準備就緒。其余學生即觀察員觀察牙齒排列有沒有問題?(預設:觀察牙齒是否整齊;是否與實際牙齒上下咬合等等)扮演“饅頭”的同學進入“口腔”,觀察員觀察吃饅頭時牙齒是怎么運動的?觀察員思考:他們的扮演與我們平時吃食物時牙齒的運動是否一樣?觀察員觀察“饅頭”在“口腔”里的變化,師提出問題:“饅頭”被門齒切斷后會到哪里去?(預設:食物還會被舌頭運送到臼齒處咀嚼研磨,使之變碎。)觀察員對比:觀察磨碎后的饅頭和之前咀嚼20次后的饅頭樣子是否一樣?設計意圖:這個活動將饅頭在口腔里的變化用實物模擬擴大化,使學生更加直觀,并與實際的口腔進行對比,區別兩者的不同,使學生認識到角色扮演將過程更加清晰,但有些實際的細節問題(比如饅頭變碎變小、饅頭變濕潤等)還是無法體現的。三、小組研討1.食物在口腔中發生了什么變化?經歷了哪些過程?2.根據“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擬活動,說一說牙齒和舌都擔負了什么工作。(預設:牙齒的作用是切斷、磨碎食物;舌的作用是運送、攪拌食物。)3.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除了牙齒和舌以外,還有其他參與者嗎?(預設:唾液能使食物濕潤。)小結: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需要牙齒、舌頭、唾液的共同作用。4.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為進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預設:不會像貓小帥一樣,噎住;食物在口腔中變軟變小,容易通過食管到達胃里;食物在口腔中變軟變小后,容易讓人體吸收其中的營養;......)師補充: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保護好牙齒對我們一生的健康很有意義。但是(師出示蛀齒的圖片),有些同學的牙齒上有黑色的物質,這是怎么了?生(預設):牙齒蛀掉了。師:為什么會蛀掉?生(預設):吃太多糖;不經常刷牙等。師:有什么辦法可以保護我們的牙齒?生(預設):少吃糖,正確刷牙。生演示刷牙,師引導學生正確刷牙。師:食物轉變成人體需要的養料與能量還要經過哪些“旅程”呢?(下節科學課繼續來探究)四、課堂練習1.連線題。答案:2.當食物進入口腔時,參與初步消化的是()。A.只有牙齒B.只有舌頭C.牙齒、唾液、舌頭一起答案:C3.唾液的主要功能是()。A.潤滑和初步分解食物B.磨碎食物C.完全分解食物答案:A4.保護口腔可行的辦法是()。A.狼吞虎咽B.不刷牙,因為唾液能凈化牙齒C.吃東西時充分咀嚼答案:C五、板書設計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食物→口腔牙齒、唾液和舌頭共同作用牙齒:門齒(切)、犬齒(撕)、臼齒(磨)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2張PPT)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上觀看視頻,聚焦口腔消化貓小帥為什么會被噎到了呢?因為貓小帥只嚼了幾下,咽下去的食物還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很容易堵在喉嚨里。口腔消化器官可以將食物轉變成我們可以吸收的養料和能量,這一過程叫作消化。口腔是人體的消化器官之一。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探索: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1)觀察記錄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四人一組,材料:兩個饅頭、自帶的叉子和小鏡子咀嚼1次咀嚼10次咀嚼20次每人咀嚼一塊饅頭,用小鏡子觀察饅頭在口腔里的變化,并記錄(作業本P34活動記錄)變得越來越小;變成了糊狀;變得濕濕的;本來饅頭的味道是淡淡的,后來有點甜了;......交流:饅頭在口腔里的變化饅頭在口腔里的這些變化,你覺得和什么有關系?牙齒?口水(唾液)?舌頭?再吃一塊饅頭,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牙齒的形狀,并說一說自己牙齒的功能。提示:牙齒的作用門齒:用來切割食物臼[jiù]齒:用來咀嚼食物犬齒:用來撕碎食物(2)角色扮演,模擬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過程用硬紙板模仿門齒和犬齒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裝滿空氣模仿臼齒。門齒犬齒犬齒臼齒臼齒8名同學扮演牙齒(4對“門齒”、2對“犬齒”、2對“臼齒”),1名同學扮演“饅頭”,1~2名同學扮演“舌頭”,其他同學作為觀察員。扮演說明一扮演牙齒的同學統一左手拿下排牙齒的牙齦處,右手拿上排牙齒的牙齦處。扮演說明二觀察員觀察牙齒排列有沒有問題?觀察牙齒的排列扮演“饅頭”的同學進入“口腔”,觀察員觀察吃饅頭時牙齒是怎么運動的?思考:他們的扮演與我們平時吃食物時牙齒的運動是否一樣?觀察牙齒的運動“饅頭”被門齒切斷后會到哪里去?觀察“饅頭”在“口腔”里的變化食物還會被舌頭運送到臼齒處咀嚼研磨,使之變碎。對比觀察磨碎后的饅頭和之前咀嚼20次后的饅頭樣子是否一樣?小組研討1.食物在口腔中發生了什么變化?經歷了哪些過程?2.根據“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擬活動,說一說牙齒和舌都擔負了什么工作。牙齒的作用是切斷、磨碎食物;舌的作用是運送、攪拌食物。3.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除了牙齒和舌以外,還有其他參與者嗎?唾液能使食物濕潤。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需要牙齒、舌頭、唾液的共同作用。4.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為進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不會像貓小帥一樣,噎住;食物在口腔中變軟變小,容易通過食管到達胃里;食物在口腔中變軟變小后,容易讓人體吸收其中的營養;......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保護好牙齒對我們一生的健康很有意義。食物轉變成人體需要的養料與能量還要經過哪些“旅程”呢?課堂練習1.連線題。名稱形狀數量作用門齒犬齒臼齒4顆16顆8顆切割食物磨碎食物撕碎食物2.當食物進入口腔時,參與初步消化的是()。A.只有牙齒B.只有舌頭C.牙齒、唾液、舌頭一起3.唾液的主要功能是()。A.潤滑和初步分解食物B.磨碎食物C.完全分解食物4.保護口腔可行的辦法是()。A.狼吞虎咽B.不刷牙,因為唾液能凈化牙齒C.吃東西時充分咀嚼CA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7《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教學設計.doc 2.7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pptx 貓小帥狼吞虎咽,噎到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