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7核能(課件37頁+教案+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7核能(課件37頁+教案+學案)

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九上3.7核能導學案
課題 3.7核能 單元 3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夠清楚的表達核能的概念,以及利用核能的兩種方式;2.能夠說出核電站的工作原理已經能量轉換的方式。3.了解α、β 和 γ 三種射線的特點以及應用。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圖片及講解,認識鏈式反應和熱核反應的區別;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核電站的了解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重點】 獲取核能的兩種方式以及核電站
【教學難點】 對裂變和聚變的理解
【導學方法】 知識點總結,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
【課前預習】 1._________________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2.原子核的__________和原子核的_________是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 3. 核裂變是______________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現象。 4.核聚變是 2 個_____________的原子核結合成___________的新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現象。 5.核電站就是利用核反應堆提供的能量,使水變成_________,再利用____________推動_____________發電的。6. 科學家發現,各種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中包括____________ 三種射線。
學習探究
【新知導入】 出示圖片:太陽人類利用最多的能源—太陽能,從太陽射向地球的電磁能就是由太陽內部進行著的核聚變反應而產生的。那么,核能是怎樣產生的?人類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核能的?
【合作探究】 一、裂變和聚變1.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2.核能: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________,比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所釋放出的化學能要________。3.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1)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2個新原子核,并釋放能量的過程。發生的是 反應。運用這個原理制造的是 。屬于不可控制的鏈式反應的結果!(2)聚變:是使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聚變又叫 反應。 是根據這個原理制造的。二、核能的和平利用——核電站1.核反應堆: 的裝置稱為核反應堆。2. 核電站就是利用 提供的能量,使水變成蒸汽,再利用高溫高壓的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的。3.核電站中發生的能量轉化是: 。三、放射性1. 居里夫婦等發現鈾、釷、鐳等元素能夠自發地放出 的射線。居里夫人把元素具有的這種 叫做放射性。2.列舉放射性現象在工業、農業、醫療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3.歸納:三種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1)α 射線穿透能力________,在空氣中只能前進幾厘米。(2)β 射線穿透能力_______,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鋁板。(3)γ射線穿透能力________,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鉛板和幾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課堂總結】 1.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2.核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現象。不可控制鏈式反應原子彈;可控制鏈式反應核電站。3.輕核聚變是使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較大的新核,并釋放能量的過程。不可控制熱核反應氫彈。4.三種射線α、β 和 γ,α 射線穿透能力最弱,γ射線穿透能力最強。
【課堂練習】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重核裂變時放出能量,而輕核聚變時吸收能量 B. 輕核聚變必須在很高的溫度下才能進行 C. 氫彈是利用輕核聚變制成的,因此它的威力比原子彈小 D. 人類制成了原子彈,從而實現了用人工方法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 2. 關于核能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的鏈式反應產生的能量來發電的 B. 核電站與原子彈在利用核能方面的根本區別是對鏈式反應的速否能人為控制 C. 氫彈的工作原理與原子彈相同 D. 原子核聚變反應的速度尚不能人為控制 3.關于原子核、核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原子核由質子和電子組成 B.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電子組成 C. 核電站利用核裂變獲得核能 D.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4. 由核能得到電能,下列能量轉化過程正確的是 (  ) A. 核能→內能→電能 B. 核能→機械能→內能→電能 C. 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 D. 核能→電能 5. 關于核電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核電站中的核裂變是無法控制的 B. 核電站釋放核能的設備是核反應堆 C. 核電站主要利用核聚變來釋放能量 D. 核電站使用過的核燃料還可以進一步在火力發電廠中二次利用,以節約能源 6. 我國已經建成投產和已經開工興建的核電站在浙江、廣東、遼寧、江蘇等地,這些核電站的選址都在沿海島嶼,其目的主要是為了 (  ) A. 考慮輻射安全 B. 便于核廢料處理 C. 便于運輸設備 D. 減小可能的核電泄漏所造成的影響 7.關于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有裂變才能釋放出核能 B. 氫彈爆炸是利用裂變釋放出核能 C. 核反應堆中發生的鏈式反應是不可以控制的 D. 原子彈爆炸時發生的鏈式反應是不加控制的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
2. 裂變 聚變
3. 質量較大的原子核
4. 質量較小 質量較大
5.蒸汽 高溫高壓的蒸汽 汽輪發電機
6. α、β 和 γ
合作探究:
一、裂變和聚變
1.原子核 核外電子
2. 核能 大得多
3. 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
4. (1)鏈式 原子彈 (2)熱核 氫彈
二、核能的和平利用——核電站
1.可控制地進行核反應
2. 核反應堆
3. 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
三、放射性
1. 穿透能力很強 輻射能力
2. (1)工業上利用放射線來測量物體厚度。
(2)農業上利用放射線照射種子,使種子發生變異,培育新的優良品種;利用放射線還可以殺菌。
(3)醫療上利用 γ 射線治療癌癥,因為人體組織對射線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細胞分裂越快的組織,它對射線的耐受能力就越弱。
3. (1)最弱(2)較強(3)最強
課堂練習: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7張PPT)
核能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導入
那么,核能是怎樣產生的?人類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核能的?
人類利用最多的能源——太陽能,從太陽射向地球的電磁能就是由太陽內部進行著的核聚變反應而產生的。
新知講解
一、裂變和聚變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可以轉變的。
1. 原子的組成
新知講解
2.核能
(1)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
(2)核能是從原子核內部釋放出來的,它比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所釋放出的化學能要大得多。
1 克鈾核全部轉變為氪核和鋇核時釋放出的核能,超過了 2000 噸煤完全燃燒時釋放出的化學能。
新知講解
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情景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將兩顆原子彈分別投到了日本廣島市和長崎市,使兩座城市在瞬間化為廢墟。
新知講解
在原子彈爆炸區1.6公里內的所有生物全都蕩然無存,發射場周圍800米的沙粒被融化成玻璃體,綠色透明似翡翠。廣島市和長崎市15.4萬人當場喪生,5年后因原子彈死亡人數達到38.7萬人;該地區核爆炸的幸存者也不同程度受到放射性污染,患了各種怪異的后遺癥,在隨后幾年中,又有大批人痛苦地死去。
3.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
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是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
新知講解
4.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
(1)原子核的裂變
①定義:核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現象。
鈾核
氪核
鋇核
例如:用中子轟擊鈾235時,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鋇核和氪核
新知講解
用中子轟擊鈾核,使鈾核發生裂變,放出能量,鈾核分裂時,還同時放出2~3個中子,又可以轟擊其它鈾核,使它們也發生裂變,從而引起更多的鈾核發生裂變,于是導致一系列鈾核持續裂變,并釋放出大量核能。這種現象叫做鏈式反應。
②鏈式反應
新知講解
鏈式裂變反應示意圖,中子就像“點燃”核燃料的火柴
新知講解
視頻:鏈式反應
新知講解
原子彈爆炸視頻
原子彈——根據核裂變的原理制成。屬于不可控制的鏈式反應的結果!
新知講解
一個中子
(伴隨能量釋放)
聚變反應示意圖
氚核
氘核
氦核
例如,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溫下聚合成氦核,并向外放出能量。
(2)原子核的核聚變
①定義:2 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現象。
新知講解
②核聚變需要極高的溫度,所以也叫做熱核反應。
氫彈爆炸時的情景
在消耗質量相同的核材料時,核聚變比核裂變釋放出更多的核能。氫彈就是根據核聚變的原理制造的,它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
新知講解
特別提醒!
(1)核聚變熱核反應一旦發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給它能量,依靠自身產生的熱就會使核反應繼續下去。
(2)熱核反應需要的溫度很高一般要1×106℃ 以上溫度越高,熱核反應也進行的越快。
新知講解
二、核能的和平利用——核電站
1.核反應堆
如果使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在可控制的條件下緩慢進行,釋放的核能就可有效地利用。可控制地進行核反應的裝置稱為核反應堆。
反應堆
發電機
汽輪機
新知講解
核電站
2.核電站
核電站就是利用核反應堆提供的能量,使水變成蒸汽,再利用高溫高壓的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的。
新知講解
核電站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
思考:在核電站工作過程中,能是如何轉化的?
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
新知講解
3.太陽能
太陽內部的溫度高達攝氏1千萬度以上,在那里就進行著大規模的聚變反應.太陽輻射出的光和熱,正是由聚變反應釋放的核能轉化而來的。這些能量再從太陽核心向外擴散到太陽表面,然后,大部分太陽能以熱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輻射出去,其中有一部分到達地球表面 , 可以說,地球上的人類每天都享用著聚變釋放出的能量。
新知講解
太陽能
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實用的控制核聚變反應的方法。
受控核聚變能夠為人類提供幾乎取之不盡的理想潔凈的能量,人類一旦能夠穩定地獲取核聚變能,將不再有“能源危機”。
3.8×1023 kW
太陽輻射能
到達地面的太陽能
1.7×1014 kW
新知講解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
核電站的安全性
核電引起的安全問題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核反應萬一失控,會損壞設備,引起放射性物質泄漏;二是放射性廢料處理不當,會導致環境污染。
每一次核泄漏事故對全球的核電發展是一把雙刃劍,都會讓核電發展
吸取經驗,升級防范措施。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將會制造出更安全的核反應堆,也期待著受控核聚變技術早日走向成熟。
新知講解
三、放射性
1.放射性
早在 100 多年前,科學家貝可勒爾、居里夫婦等發現鈾、釷、鐳等元素能夠自發地放出穿透能力很強的射線。
(1)居里夫人把元素具有的這種輻射能力叫做放射性。
(2)放射性物質既有天然放射性物質,也有人工放射性物質。
(3)原子核的裂變也會產生一些放射性物質。
新知講解
放射性物質的標志
大劑量放射線對人畜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是,如果用較小的劑量,并謹慎地加以控制,射線也可以為人類做許多事。
新知講解
2.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
科學家發現,各種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中包括 α、β 和 γ 三種射線。
(1)α 射線是帶正電的高速運動的氦原子核流。
(2)β 射線是帶負電的高速運動的電子流。
(3)γ 射線是能量很高的電磁波。
新知講解
3.三種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
(1)α 射線穿透能力最弱,在空氣中只能前進幾厘米。
(2)β 射線穿透能力較強,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鋁板。
(3)γ射線穿透能力最強,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鉛板和幾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新知講解
4.放射性現象的應用
(1)工業上利用放射線來測量物體厚度。
(2)農業上利用放射線照射種子,使種子發生變異,培育新的優良品種;利用放射線還可以殺菌。
(3)醫療上利用 γ 射線治療癌癥,因為人體組織對射線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細胞分裂越快的組織,它對射線的耐受能力就越弱。
新知講解
放射療法
5.放射線的益與害
(1)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有不斷的來自宇宙的射線,這些輻射都在安全劑量范圍之內,對我們人體沒有傷害。
較小的量并加以控制則可以為人類服務。
新知講解
(2)過量的輻射對人體和動物的組織都有破壞作用。
因此,在使用放射性物質時,必須注意安全,也要防止放射性物質對空氣、水、生活用品等的污染。建造核電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護層。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
(1)人體日常接受的放射線中,有約82%來自于本底輻射。
(2)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所帶來的放射。
放射線的來源
新知講解
本底輻射82%
人工合成放射18%
宇宙射線8%
內在的(體內)11%
巖石與土壤8%
其他<1%
放射性的來源
課堂練習
1. 核反應堆中發生的變化是(  )
A. 質量大的原子核的裂變
B. 質量小的原子核的聚變
C. 裂變和聚變同時發生
D. 核物質燃燒釋放出內能
A
課堂練習
2. 下列關于核能利用的一些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的可控鏈式反應產生的能量來發電的
B. 如果對核裂變的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在極短的時間內會釋放出巨大能量,這就是原子彈的原理
C. 氫彈是利用輕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制成的核武器
D. 太陽內部不停地進行著核裂變
D
課堂練習
3. 關于核能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核電站是使核能轉化為內能再通過汽輪發電機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B. 如果對裂變的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發生猛烈爆炸
C. 氫彈是利用輕核聚變制成的武器
D. 原子彈是利用輕核聚變和重核裂變而制成的核武器
D
課堂練習
4. 以下屬于裂變反應的是(  )
A. 氫彈爆炸
B. 太陽內部發生的核反應
C. 原子彈爆炸
D. 連續發生的強烈化學反應
C
課堂練習
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重核裂變時放出能量,而輕核聚變時吸收能量
B. 輕核聚變必須在很高的溫度下才能進行
C. 氫彈是利用輕核聚變制成的,因此它的威力比原子彈小
D. 人類制成了原子彈,從而實現了用人工方法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
B
課堂總結
1.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
2.核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現象。
不可控制鏈式反應原子彈;可控制鏈式反應核電站。
3.輕核聚變是使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較大的新核,并釋放能量的過程。不可控制熱核反應氫彈。
4.三種射線α、β 和 γ,α 射線穿透能力最弱,γ射線穿透能力最強。
板書設計
一、裂變和聚變
1.核能: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
2. 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
根據核裂變的原理制成原子彈,屬于不可控制的鏈式反應。根據核聚變的原理制成氫彈。
二、核能的和平利用____核電站
1.可控制地進行核反應的裝置稱為核反應堆。
2.核電站工作過程中,能量轉化: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
板書設計
三、放射性
1.各種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中包括 α、β 和 γ 三種射線。
2. 三種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α 射線穿透能力最弱,γ射線穿透能力最強。
3. 放射性現象的應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九上《核能》教學設計
課題 3.7核能 單元 3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
教材分析 本節課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學九上第3章第7節的內容,本節內容由裂變和聚變、核能的和平利用—核電站、放射性三部分構成,本節重點是獲取核能的兩種方式,難點是裂變和聚變。學生對裂變、聚變、鏈式反應等概念比較陌生,教學中應以講授為主,但不宜過深,建議教師通過掛圖展示和類比火柴燃燒實驗讓學生了解核裂變的原理,再通過掛圖和氫彈爆炸等視頻了解核聚變的知識。本節內容比較多,課堂時間有限,要想充分發揮學生探究問題的自主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培養發散性、創造性思維,把握好各個環節的時間很重要。
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一、教學目標1.能夠清楚的表達核能的概念,以及利用核能的兩種方式;2.能夠說出核電站的工作原理已經能量轉換的方式。3.了解α、β 和 γ 三種射線的特點以及應用。二、核心素養科學觀念:通過對裂變、聚變、鏈式反應的了解體會自然界孕育的能量。科學思維:通過本節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性以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科學探究:通過圖片及講解,認識鏈式反應和熱核反應的區別;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對核電站的了解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
重點 獲取核能的兩種方式以及核電站
難點 對裂變和聚變的理解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太陽人類利用最多的能源—太陽能,從太陽射向地球的電磁能就是由太陽內部進行著的核聚變反應而產生的。那么,核能是怎樣產生的?人類是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核能的? 觀看圖片并思考 了解核能就在我們身邊,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講授新課 一、裂變和聚變1. 原子的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可以轉變的。2.核能(1)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2)核能是從原子核內部釋放出來的,它比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所釋放出的化學能要大得多。1 克鈾核全部轉變為氪核和鋇核時釋放出的核能,超過了 2000 噸煤完全燃燒時釋放出的化學能。出示圖片: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情景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將兩顆原子彈分別投到了日本廣島市和長崎市,使兩座城市在瞬間化為廢墟。在原子彈爆炸區1.6公里內的所有生物全都蕩然無存,發射場周圍800米的沙粒被融化成玻璃體,綠色透明似翡翠。廣島市和長崎市15.4萬人當場喪生,5年后因原子彈死亡人數達到38.7萬人;該地區核爆炸的幸存者也不同程度受到放射性污染,患了各種怪異的后遺癥,在隨后幾年中,又有大批人痛苦地死去。3.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是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4.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1)原子核的裂變①定義:核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現象。例如:用中子轟擊鈾235時,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鋇核和氪核②鏈式反應用中子轟擊鈾核,使鈾核發生裂變,放出能量,鈾核分裂時,還同時放出2~3個中子,又可以轟擊其它鈾核,使它們也發生裂變,從而引起更多的鈾核發生裂變,于是導致一系列鈾核持續裂變,并釋放出大量核能。這種現象叫做鏈式反應。鏈式裂變反應示意圖,中子就像“點燃”核燃料的火柴。出示視頻:鏈式反應原子彈——根據核裂變的原理制成。屬于不可控制的鏈式反應的結果!出示視頻:原子彈爆炸視頻(2)原子核的核聚變①定義:2 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原子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現象。例如,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溫下聚合成氦核,并向外放出能量。②核聚變需要極高的溫度,所以也叫做熱核反應。在消耗質量相同的核材料時,核聚變比核裂變釋放出更多的核能。氫彈就是根據核聚變的原理制造的,它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出示圖片:氫彈爆炸時的情景特別提醒!(1)核聚變熱核反應一旦發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給它能量,依靠自身產生的熱就會使核反應繼續下去。(2)熱核反應需要的溫度很高一般要1×106℃ 以上溫度越高,熱核反應也進行的越快。二、核能的和平利用_____核電站1.核反應堆如果使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在可控制的條件下緩慢進行,釋放的核能就可有效地利用。可控制地進行核反應的裝置稱為核反應堆。2.核電站出示圖片:核電站核電站就是利用核反應堆提供的能量,使水變成蒸汽,再利用高溫高壓的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的。核電站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思考:在核電站工作過程中,能是如何轉化的?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3.太陽能太陽內部的溫度高達攝氏1千萬度以上,在那里就進行著大規模的聚變反應.太陽輻射出的光和熱,正是由聚變反應釋放的核能轉化而來的. 這些能量再從太陽核心向外擴散到太陽表面,然后,大部分太陽能以熱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輻射出去,其中有一部分到達地球表面 ,  可以說,地球上的人類每天都享用著聚變釋放出的能量。太陽能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實用的控制核聚變反應的方法。受控核聚變能夠為人類提供幾乎取之不盡的理想潔凈的能量,人類一旦能夠穩定地獲取核聚變能,將不再有“能源危機”。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核電站的安全性核電引起的安全問題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核反應萬一失控,會損壞設備,引起放射性物質泄漏;二是放射性廢料處理不當,會導致環境污染。每一次核泄漏事故對全球的核電發展是一把雙刃劍,都會讓核電發展吸取經驗,升級防范措施。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將會制造出更安全的核反應堆,也期待著受控核聚變技術早日走向成熟。三、放射性1.放射性早在 100 多年前,科學家貝可勒爾、居里夫婦等發現鈾、釷、鐳等元素能夠自發地放出穿透能力很強的射線。(1)居里夫人把元素具有的這種輻射能力叫做放射性。(2)放射性物質既有天然放射性物質,也有人工放射性物質。(3)原子核的裂變也會產生一些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的標志大劑量放射線對人畜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是,如果用較小的劑量,并謹慎地加以控制,射線也可以為人類做許多事。2.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科學家發現,各種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中包括 α、β 和 γ 三種射線。(1)α 射線是帶正電的高速運動的氦原子核流。(2)β 射線是帶負電的高速運動的電子流。(3)γ 射線是能量很高的電磁波。3.三種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1)α 射線穿透能力最弱,在空氣中只能前進幾厘米。(2)β 射線穿透能力較強,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鋁板。(3)γ射線穿透能力最強,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鉛板和幾十厘米厚的混凝土。4.放射性現象的應用(1)工業上利用放射線來測量物體厚度。(2)農業上利用放射線照射種子,使種子發生變異,培育新的優良品種;利用放射線還可以殺菌。(3)醫療上利用 γ 射線治療癌癥,因為人體組織對射線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細胞分裂越快的組織,它對射線的耐受能力就越弱。5.放射線的益與害(1)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有不斷的來自宇宙的射線,這些輻射都在安全劑量范圍之內,對我們人體沒有傷害。較小的量并加以控制則可以為人類服務。放射療法(2)過量的輻射對人體和動物的組織都有破壞作用。因此,在使用放射性物質時,必須注意安全,也要防止放射性物質對空氣、水、生活用品等的污染。建造核電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護層。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放射線的來源:(1)人體日常接受的放射線中,有約82%來自于本底輻射。(2)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所帶來的放射。課堂練習1. 核反應堆中發生的變化是(  )A. 質量大的原子核的裂變 B. 質量小的原子核的聚變 C. 裂變和聚變同時發生 D. 核物質燃燒釋放出內能 【答案】A2. 下列關于核能利用的一些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的可控鏈式反應產生的能量來發電的 B. 如果對核裂變的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在極短的時間內會釋放出巨大能量,這就是原子彈的原理 C. 氫彈是利用輕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制成的核武器 D. 太陽內部不停地進行著核裂變 【答案】D3. 關于核能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核電站是使核能轉化為內能再通過汽輪發電機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B. 如果對裂變的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發生猛烈爆炸 C. 氫彈是利用輕核聚變制成的武器 D. 原子彈是利用輕核聚變和重核裂變而制成的核武器 【答案】D4. 以下屬于裂變反應的是(  )A. 氫彈爆炸 B. 太陽內部發生的核反應 C. 原子彈爆炸 D. 連續發生的強烈化學反應 【答案】C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重核裂變時放出能量,而輕核聚變時吸收能量 B. 輕核聚變必須在很高的溫度下才能進行 C. 氫彈是利用輕核聚變制成的,因此它的威力比原子彈小 D. 人類制成了原子彈,從而實現了用人工方法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 【答案】B 觀察圖片閱讀課文掌握核能觀看圖片,了解原子彈的巨大破壞性觀察圖片觀察圖片和視頻觀察圖片閱讀課文了解核電站學生思考討論觀察圖片閱讀課文閱讀課文了解放射性觀察圖片閱讀課文了解α、β 和 γ 三種射線閱讀課文學生練習 掌握原子的組成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對原子彈的破壞性有個感性認識.理解原子核的裂變。幫助學生理解鏈式反應幫助學生理解核聚變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了解在核電站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了解太陽能了解核電站的安全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了解放射性物質的標志掌握三種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和應用了解放射線的來源鞏固本節的知識
課堂小結 1.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2.核裂變是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 2 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現象。不可控制鏈式反應原子彈;可控制鏈式反應核電站。3、輕核聚變是使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較大的新核,并釋放能量的過程。不可控制熱核反應氫彈。4、三種射線α、β 和 γ,α 射線穿透能力最弱,γ射線穿透能力最強。 梳理自己本節所學知識進行交流 根據學生表述,查漏補缺,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補充。
板書 一、裂變和聚變1、核能:原子核在轉變過程中所釋放出的能量,稱為核能。2. 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原子核的裂變和原子核的聚變。根據核裂變的原理制成原子彈,屬于不可控制的鏈式反應。根據核聚變的原理制成氫彈。二、核能的和平利用____核電站1.可控制地進行核反應的裝置稱為核反應堆。2.核電站工作過程中,能量轉化: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三、放射性1.各種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中包括 α、β 和 γ 三種射線2. 三種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α 射線穿透能力最弱,γ射線穿透能力最強。3. 放射性現象的應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都江堰市| 怀宁县| 台州市| 武山县| 光泽县| 临颍县| 蕉岭县| 成武县| 建德市| 安国市| 巴中市| 延寿县| 玉溪市| 全南县| 永定县| 井陉县| 钦州市| 竹北市| 怀宁县| 左贡县| 平谷区| 石城县| 华蓥市| 克拉玛依市| 云南省| 藁城市| 绥中县| 昌江| 和平区| 祁门县| 庄河市| 五寨县| 黔西县| 望城县| 海林市| 平塘县| 承德县| 宁德市| 定南县|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