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無機鹽與植物的生長》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說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說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舉例說明植物生長需要的主要無機鹽及其作用。 教學重點: (1)說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說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教學難點: (1)說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說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3)舉例說明植物生長需要的主要無機鹽及其作用。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1)提前一段時間做65頁的實驗5-6。 查詢書籍、網站、錄像,搜索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方面的資料。 教師準備:(1)準備“外界溶液深度影響根細胞的吸水”的材料用具。 準備進一步探究的實驗:兩個新鮮蘿卜,中央挖兩個同樣大小的洞,分別加入鹽水、清水。 查詢書籍、網站、錄像,搜索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方面的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農諺“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請同學們分析這句話的意義,得出水和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再提問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器官是什么, 二、探究過程 (一)外界溶液深度影響根細胞的吸水 學生4人一組。 提前準備的幼苗放入鹽水中,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其現象。(出現萎蔫現象) 將幼苗迅速放入自來水中,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其現象。(莖和葉重新伸展開來,幼苗恢復正常) 教師:巡回指導,組織討論:(1)描述現象。(2)幼苗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3)鹽水和蒸餾水相比有什么區別?(4)自來水是溶液嗎? 教師補充:在此實驗中,清水和鹽水存在于植物細胞的周圍,所以稱為“外界溶液”,鹽水和清水哪一種濃度高? 提問:細胞液是溶液嗎?為什么?請學生做出肯定的回答。 (二)根吸水、失水的原理 學生4人一組。 取兩個新鮮蘿卜,中央挖兩個同樣大小的洞,分別加入鹽水、清水,并使液面等而下之高,過一段時間后,觀察清水、鹽水液面的變化,引導學生思考:(1)液面是否有變化?怎樣變?(2)為什么會出現此現象?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細胞失水的原因是:細胞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 學生概括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討論回答:(1)糖拌西紅柿后,盤中有何現象,為什么? (2)家中腌咸菜的缸內,過一段時間后,缸內的水面有何變化? (3)為什么發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會硬挻起來? (三)根毛吸水的道理 學生4人一組。 出示“根毛細胞從土壤中吸水”剪貼圖; 根據剪貼圖總結出根毛吸水的道理。 教師補充:提出問題: (1)一般情況下,根毛吸水還是失水? (2)吸水的條件是什么? (3)水分如何進入液泡中? (4)燒苗的原因是什么?該如何補救? (四)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 學生4人一組。 觀察課前準備的兩株植物,對其生長趨勢進行比較。 澆自來水和既澆水又澆含氮無機鹽,植物長勢不同,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教師:巡回指導,組織討論,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五)關于氮、磷、鉀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學生4人一組。 學生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幼苗,并出示實驗記錄; 根據實驗記錄以甲瓶為對照,比較甲、乙、丙、丁瓶內的幼苗的生長情況,有何異常? 從而推理出氮、磷、鉀對植物生長的作用,以及如果缺少有何癥狀。 課堂小結:細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根毛吸水的道理-------合理灌溉。 植物生長需要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合理施肥。 作業: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