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泰實驗中學2011-2012學年八年級政治上冊第二單元學案第三課 第一框 交往伴一生 一生在交往教師寄語:最難忍受的孤獨莫過于缺少真正的友誼。——培根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交往意識,養成樂于交往的習慣。2.能力:提高對交往的辯證認識能力,全面看待交往中遇到的問題。3.知識:知道人生離不開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點難點:重點:在交往中完善自我(重要性)。難點人生離不開交往(必要性)學習過程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播放歌曲《永遠是朋友》伴隨著優美的歌聲走進我們今天的政治課堂。我們每個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最先接觸的是父母,接著是家人、親朋、鄰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又從父母到同學、老師以及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正是在與他人的不斷交往中結識許多朋友,也正是在朋友們的伴隨中快樂成長。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呢?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重要作用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討的話題。(板書: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出示學習目標合作探究一:人生離不開交往1.兩幅畫面:一群大雁和一只脫離雁群的大雁,說出其中的含義。2.閱讀課本43頁的實例議一議:一個人如果離開了社會交往,最終會變成什么樣子?3.交往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是必要的,對我們中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但有的同學則認為:我們現在地主要任務是學習,用不著費心去交往。你同意他的觀點嗎?學生通過討論總結交往的必要性:1、2、相關鏈接知心朋友在中學生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00年4月13日,新生代市場檢測機構在北京發布了《2000年中國城市青少年消費形態》。該報告顯示,半數以上(51.1%)的中學生認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來的生活中最重要。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選擇財富、權力、信仰等其他項目的比例。同時,59%的中學生表示最快樂的時刻是“與朋友在一起”。這反映出朋友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報告分析,現在十幾歲的青少年大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之間的陪伴,有的只是父母的說教和無盡的關愛,因而他們更渴望與同齡人交流。設計“填一填”讓學生自己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1.在生活中,自己經常與哪些人交往?________2.自己現在有多少知心朋友?________3.他人給過自己哪些幫助?_______4.自己給他人提供過什么幫助?________過渡:可見,人生是離不開交往的。那么,交往對自己的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我們繼續探究第二個問題合作探究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展示課本34頁兩幅圖,讓學生自己談體會。學生若能說出自己的親身經歷,效果會更好說一說1.上面兩幅圖中你喜歡哪邊的情景?2.圖中人物分別會是什么樣的心情?總結:生活中,我們總希望快樂時有人分享,憂傷時有人安慰,氣餒時有人鼓勵。這些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通過交往,我們能實現心靈的溝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能擺脫孤寂,保持心情愉快。情景探究:雁南是個嬌弱的女孩,特別喜歡折紙,她一有空閑就不停地折千紙鶴、幸運星,課桌里總有永不盡的彩紙。但這個心靈手巧的女孩卻生性敏感,不愿主動與人交往。班里的調皮稱她是“羞答答的玫瑰”。元旦聯歡會快到了,今年的聯歡會增加了一個新節目,就是每個學習小組都要出一份作品。雁南所在的三組決定做一幅幸運星和千紙鶴組成的門簾。這可是雁南的特長。從此,一有空閑,她的座位旁就圍滿了好學的組員,她也不再像含羞草一般默默無語,而是熱心地給大家講解折疊要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門簾很快就做好了,并在聯歡會上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也讓其他班級的師生羨慕不已。雁南變了,正如雁南的組長說:“我們最大的成功不是這扇門簾,而是雁南終于和大家走到了一起。”問題:1。雁南的變化得益于什么?2.雁南在元旦聯歡活動中獲得了什么?總結: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知識、能力及性格,通過交往我們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名言名語: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蕭伯納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你如果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憂愁。——培根總結:讓學生說出其中蘊涵的道理:友情能使歡樂增倍,使痛苦減半。朋友能激勵我們取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總結交往的重要性123拓展延伸(在生活中你做得如何呢?)實話實說同桌生病拉下了功課,我會:—————————有同學向自己請教學習上的疑難問題,我會:——馬路上遇到迷路的陌生人問路,我會:—————公交車上看到有老人上車,我會:———————模擬活動抽簽分成兩人一組,先是一人用布帶和毛巾把眼睛蒙上,由同伴攙扶著走過障隘物;然后,兩人對調,再走一段;最后兩人都蒙上眼睛,互相攙扶著走過障隘物在此過程中,將相互攙扶的一組同學強行分開,讓他們獨自摸索。想一想:1.蒙住眼睛被人攙扶著走過障礙物時,心里有什么感受?2.當自己處在孤獨無助的境地時,心里有什么想法?3.想想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過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感悟交往的重要性。總結:實踐出真知。通過活動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交往對我們的成長實在是太重要了。好朋友是我們一生的財富。我們要多交有助于我們成長的好朋友,莫交壞朋友。因為他們會給我們帶來壞影響的(例如:上網吧,荒廢學業)學會交往,謹慎擇友,多交益友。讓我們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健康成長吧!暢談收獲:(小結)⑴只有在健康、廣泛的人際交往中,我們才能滿足 ,以更好地 。人生離不開交往 ⑵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是必要的。(1)通過交往,我們能夠實現 ,保持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交往,謹慎 ,多交 。課堂達標訓練(一)選擇題(溫馨提示:每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答案)1.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51.1%的中學生認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來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學生表示快樂的時刻是“與朋友在一起”,這反映了()A.交朋友已成為當今青少年的時尚B.朋友已成為青少年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C.青少年與父母存在“代溝”,沒法與父母交往D.中學生興趣愛好廣泛2.“認識你,記住我”說出了中學生喜歡人際交往的心聲。通過交往……()①可以擴大知識面,完善自我②能夠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觀察力③可以消除不安全感,擺脫孤寂④可以使自己獲得純潔的友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要發揮交往在人生中的積極作用,就必須做到( )①不分良莠、廣交朋友 ②關門閉戶、杜絕來往 ③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④謹慎擇友,不交損友。A.① ② B.③ ④ C.② ③ D.① ④(二)材料分析題4.小花是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她總是忙于學習,不愿與同學交往,一天老師提醒她,要多與同學們進行交往,她心里想:與同學交往會影響學習,我才不干呢!于是,她整天一個人獨來獨往,埋頭于書本里,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點什么。(1)請你運用本節課所學習的有關問題告訴小花她應該怎樣做?(2)交往對小花自身發展有什么重要性?反思1.你不能理解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收獲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B 2.A 3.B4.(1)小花應該主動與同學交流、交往。(2)一是朋友同學的交往能夠實現心靈溝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擺脫孤寂,保持心情愉快。二是通過交往可以使我們改正不良的行為,不斷完善自我。三是交往中朋友會幫助我們戰勝困難和挫折。第三課 第二框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教師寄語:四海之內皆朋友。教學目標:1.朋友圈的范圍,“內圈”和“外圈”的不同。2.懂得內圈向外圈發展的意義。教學重點:認識朋友圈的范圍,“內圈”和“外圈”的不同教學難點:懂得內圈如何向外圈發展教學過程:一.預習導學1.隨著年齡的增大,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圍有什么變化?幼兒園小學中學將來2.實話實說:想一想:自己平時都與哪些人交往?二.學習新課合作探究一: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看圖4幅,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交往對象有哪些?交往范圍有多大?歸納:從范圍看:家庭→ 鄰里 → 學校→社區 → 社會。從親近看:知心朋友 → 一般朋友 → 點頭之交。2.閱讀課本37頁相關鏈接,了解內外圈的區別。說出青少年時期朋友圈的范圍、性質。試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圍有什么變化?合作探究二:1.閱讀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現代人能否適應開放社會的標準之一,近期,專家們在對北京市一些初中、職校學生的抽樣調查中發現,被調查者中80%的學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學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來自一個班級;只有30%的學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級甚至學校的范圍。討論: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擴大交往范圍?2.閱讀小鵬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討論:小鵬和小亮分別通過什么方式擴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圍?自己準備通過哪些方式擴大交往范圍?三.小結:(自己列出本節課的知識網絡)四.課堂達標訓練1.我來選擇(單項選擇)(1)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重要影響,下列能說明這一點的有( )①多一個好朋友,多一條出路②結交壞朋友,會把自己引向深淵③朋友不分好壞,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④交友不必分好壞,關鍵在于自己如何把握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2)下列語言,屬于文明語言的有( )①“對不起,打擾一下!”②“你耳朵聾了,我叫你幾聲你都聽不見!”③“聽你的還是聽我的,叫你怎么弄,你就怎么弄!”④“再見,歡迎下次再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古語告誡我們( )①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重要影響②交友要慎重③結交損友,不利于我們的成長和進步④不同顏色的東西不能擺放在一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材料分析小波非常聰明,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是班級網絡游戲的高手,但他無心學習,滿腦子裝的都是游戲,他不屑與周圍同學發展友誼,覺得他們太幼稚,卻在網上結識了許多同樣對游戲感興趣的朋友。有一天,玩完游戲,一同上網的網友向他發出邀請,一起弄錢以經常上網。小波答應了,幾天后,小波和他的朋友因合伙搶劫被抓到了派出所。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⑴小波這是在與內圈的人交友還是與外圈的人交友,為什么?⑵從小波的事件中,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教反思1.你不能理解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收獲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1)A (2)D (3)A2.⑴小波與外圈的人交往。 因為小波所交往的都是社會上的網友,不是學校里的同學。⑵從小波的事件中,我們應吸取的教訓是:青少年在外圈交往中應十分謹慎,避免盲從,因為現實社會生活中人際關系比較復雜。交往伴一生 一生在交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