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張PPT)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練習題1.乒乓球復原了第三單元冷與熱一、填空。1.一般物體受熱時體積會()。2.如果塑料瓶蓋擰得太緊,不好打開,可以把瓶蓋部分放入(),使瓶蓋膨脹,就容易擰開了。膨脹熱水中二、我會選。1.試管里的水在受熱后,試管口的氣球會()。A.癟下去了B.沒有變化C.鼓起來C2.壺中的水還沒燒開,但發現水往外溢的原因是()。A.水受熱體積變大B.壺中的水增多了C.熱水把水擠出來了3.自行車爆胎多發生在()季。A.春B.夏C.冬AB4.買來的罐頭打不開時,我們可以采用()的方法打開。A.用力擰B.用工具砸開C.用熱水燙一下5.在觀察液柱變化時,用紅色水的原因()A.便于觀察B.美觀C.經濟實惠CA三、判斷對錯。1.空氣是可以被加熱的。()2.空氣和水受熱會膨脹,鐵球受熱不會膨脹。()3.溫度越高,水的體積受熱膨脹得越大,液面上升越高。()√×√4.冬季,把燒開的水倒入暖壺,扣上木塞,有時木塞會被頂起來,這是因為水受熱膨脹了。()×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15張PPT)第三單元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1.乒乓球復原了冷與熱新知導入怎么讓癟的乒乓球復原?★小心別讓熱水燙傷自己或別人。猜想假設1.可能是乒乓球里的空氣受熱后體積膨脹了?我們的假設是對是錯,需要用事實來驗證!實驗設計實驗目的:驗證空氣受熱后體積是否膨脹。實驗材料:針筒、軟塞、冰……實驗步驟:1.在針筒中吸入一些空氣。2.用軟塞將針筒排氣孔堵住,觀察活塞的位置。3.將針筒放入熱水中,觀察活塞的位置。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加熱空氣實驗新知講解實驗名稱實驗前試驗后我的發現空氣加熱實驗活塞位置在()cm處活塞位置在()cm處活塞(),空氣加熱體積變()水加熱實驗液柱高()cm液柱高()cm液柱(),水加熱體積變()銅環加熱實驗()通過銅環()通過銅環銅環加熱體積變()實驗記錄表新知講解加熱空氣實驗:新知講解放入熱水后活塞才開始移動,說明和熱水有關。針筒里只有空氣,說明空氣膨脹了。乒乓球復原是因為乒乓球里的空氣受熱膨脹了。新知講解燒瓶加熱實驗:新知講解銅環加熱實驗:新知講解銅環加熱實驗:新知講解實驗名稱實驗前試驗后我的發現空氣遇冷實驗活塞位置在(9)cm處活塞位置在(10)cm處活塞(上升),空氣遇冷體積變(大)水遇冷實驗液柱高(14)cm液柱高(15)cm液柱(上升),水遇冷體積變(大)銅環加熱實驗(不能)通過銅環(能)通過銅環銅環加熱體積變(大)實驗記錄表得出結論得出結論一般來說,物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3.1《乒乓球復原了》教學設計課題3.1乒乓球復原了單元第三單元學科科學年級四年級教學分析教材的第一部分給出生活中的“小發現”,癟了的乒乓球用熱水燙一燙就能復原,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猜想,提出假設。第二部分是對假設的驗證環節,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實驗方案,并對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分析。教師須規范實驗操作的細節,強調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如實記錄數據,為后續實驗分析與得出結論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正式實驗前,教師須帶領學生認真觀察實驗器材。了解針筒的構造有利于學生理解實驗原理,準確把握實驗的關鍵點。針筒上的刻度是獲取實驗現象的關鍵,是判斷活塞是否運動的重要證據。第三部分是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討論分析。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由淺至深地引導學生討論。該部分,學生觀點的呈現十分重要,教師須準確把握學生表達的內容,相機組織學生進行歸納總結,以達成課標中“知道一般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的科學知識學習目標。本單元的課型為探究實驗課,因此本課教學中,有必要讓學生完整地體驗探究的各個環節: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每個環節都要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梳理提煉。學習目標1、能夠描述氣體、固體、液體受熱后的變化情況。2、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分析、比較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3、知道一般情況下,物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4、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生活中的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并在教師引導下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5、了解所學的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重、難點物體受熱后體積會膨脹教學準備材料準備:針筒、軟塞、熱水、燒杯、燒瓶、乒乓球、乒乓球拍、熱水、燒杯、銅球與銅環、酒精燈;PPT教學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1.引入師:有哪個同學會打乒乓球嗎?生:我!師:請你來給大家展示一下顛球。生:老師這個乒乓球是癟的,不好顛。師:大家有什么辦法將這個癟的乒乓球復原嗎?生1:捏回來。生2:給乒乓球打氣。生3:將乒乓球放在熱水里。師:到底哪種方法可行呢,我們來試一試。讓癟的乒乓球復原。通過癟的乒乓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2.假設師:我們先將癟的乒乓球放入燒杯中,再向燒杯內倒熱水。一起觀察,發生了什么?生:乒乓球凹下去的地方又凸出來了,慢慢復原了。師:同學們的辦法真是太棒了!為什么接觸熱水后,乒乓球就能恢復原樣呢?生:乒乓球里面是空氣。師:為什么乒乓球里面有空氣接觸熱水就能復原呢?生:因為有空氣受熱后空氣就會變大,就把乒乓球頂起來了。師:你們同意嗎?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嗎?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為什么接觸熱水后,乒乓球就能恢復原樣呢?通過實驗,乒乓球接觸熱水,就能復原了。3.觀察師:為了幫你們更好地設計實驗,老師準備了包括針筒在內的一些實驗材料。請大家先認真觀察針筒的構造,并想一想如何使用它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學生觀察針筒)師:觀察時間到,你有什么發現?這些結構可能具有哪些功能?生1:我發現針筒有一個可以拉出來、壓進去的活塞,我覺得這個活塞可以將空氣從前面的小孔吸進去或放出來。生2:活塞可以拔出來,上面有一個大口,下面有一個小口。生3:活塞一般是不能拔出來的,就是用來堵住大口的,所以針筒只有一個出入口,就是下面的小口。生4:我發現針筒上有刻度,我覺得能幫助我們判斷吸入或排出了多少的空氣。師:大家的推斷有理有據,非常棒。如果我們想驗證空氣受熱后會不會變大,我們還能讓針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氣嗎?生:不能,這樣的話我們就不知道是原來的空氣變大了,還是新進去了空氣。師:非常有道理。就像乒乓球放進熱水里,乒乓球本身并沒有進去空氣一樣。那我們怎么不上針筒吸入或者排出空氣呢?生:活塞是密封的,只要把下面的小孔用東西堵結實就行了。師:說的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段介紹實驗方法的視頻,看看和我們的想法是不是一樣。(板畫:針筒放入熱水)(此處可播放相關的操作視頻,視頻文案如下)1、將針筒內原本的空氣全部排出。2、左手抓住針筒下方,右手拉出活塞,使得活塞的最下端與刻度10對齊。3、做好標記,記錄數據。4、用軟塞將針筒的排氣口塞住,確保不漏氣。5、將針筒放入熱水中,使得熱水沒過空氣柱,卻不超過針筒的頂部。仔細觀察活塞的變化,標記或記錄數據。師:實驗中,注意安全,避免燙傷。現在開始實驗。(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根據實驗設計動手操作實驗。實驗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假設。4.研討師:時間到,請將材料歸回材料區。誰來分享一下你的發現?(PPT展現出句式“我發現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生1:我發現針筒放入熱水后,活塞才開始移動,說明和熱水有關。生2:我發現活塞一開始指的是10,后來移動到了12,說明里面的空氣變多了。生3:我不同意他的觀點。因為我們已經用軟塞將口堵住了,空氣進不去。我認為,應該是空氣受熱變大了。(板書學生關鍵詞:受熱開始移動;活塞10→12;堵住排氣口→空氣無法進出)師:我們來整理分析一下剛才同學們的發現:在針筒接觸到熱水后活塞的位置才開始發生變化,活塞往后移了2格,針筒內的空間不斷變大,但外面的空氣不能夠進去。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生:可能是受熱后,空氣把里面的空間撐起來了。師:是的,我們推測是針筒內原本的空氣受熱變大了,用科學的說法也就是膨脹了,才出現了以上的現象。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乒乓球遇到熱水為什么會復原呢?生:因為乒乓球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板書學生得出的結論)學生根據實驗,描述實驗現象。聽過實驗現象得出結論。5.小結師:我們通過收集大家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并放在一起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得出了我們的結論。所以在得出結論前,對實驗現象進行記錄、梳理和分析非常重要。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結論遇冷會收縮。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結論。6.拓展應用師:我們已知氣體受熱后會膨脹。液體和固體受熱后,它們也會膨脹嗎?師:這是一個銅球,這是一個銅環。請一個同學上來操作,看看這個銅球能不能穿過銅環。(學生操作)師:謝謝。接下來,老師將銅球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會。(教師進行演示操作)師:現在銅球還能穿過銅環嗎?請提出你的假設。(學生填寫記錄單)師:我再請一位同學試試,能否將銅球穿過銅環。你覺得能穿過嗎?生:可以。師:請這位同學進行實驗驗證。(學生操作)師:通過實驗,你有什么想法?生1:我認為加熱后,銅球變大了。而銅環沒有加熱,所以還是原來的大小。生2:說明固體和氣體一樣,受熱也會膨脹。師:看來通過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大部分同學得出的結論是:銅球受熱會膨脹。師:最后我們來看看液體是否也具有相同的性質。請同學們在記錄單上完成相應的內容。(學生填寫記錄單)師:請一位同學來展示他的記錄單。生:我們提出的假設是遇熱后液體的體積會變大。實驗方案是將燒瓶放到熱水中,觀察前后玻璃管內液體的高度變化。(教師展示具體的操作步驟)師:實驗期間請注意觀察記錄現象。(學生實驗)師:你有什么發現。生1:我發現加入熱水后,液面變高了。生2:一開始液柱慢慢地往上漲,后來漲得越來越快,再后來慢慢停下來了。師:你們最終得出了什么結論?生:液體受熱也會膨脹。師:很多物體都存在受熱后體積膨脹的現象。知道了這個自然規律,我們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的難題。教師演示銅球加熱實驗,燒瓶放到熱水中實驗。通過實驗證明,固體、液體也有遇熱膨脹的性質。教學反思本課教學中,我沒有采用傳統的驗證式教學,而是探究“空氣受熱后會產生什么變化”,打破受熱膨脹的思維限制,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探究空間。我設定的重難點是:學生依據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自主分析、推斷,從而得出結論。為突破重難點,我先引導學生關注針筒的結構,從而更好地理解實驗的設計,使學生更有目的地關注實驗現象。在描述實驗現象的過程中,利用例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促使學生去思考現象背后產生的原因。由于本節課是單元首課,應強化驗證實驗的各個環節,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乒乓球復原了.pptx 3.1乒乓球復原了教學設計+反思.doc 3.1乒乓球復原了練習題(含答案).pptx 視頻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