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育部審定2014義務教育三至六年級《書法練習指導》(實驗)五年級上冊第十四課《口字底》了解口字部“口”字和從“口”的一些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現(xiàn)了。《甲骨文字典》口部收錄了56個字;《康熙字典》口部收錄了1372個字,所統(tǒng)攝的字數(shù)在214部中是最多的之一;這說明“口”字在漢字構(gòu)形中是一個活躍的構(gòu)件。字形略扁“口字底”字形兩“豎”往里收有開口、有封口“口字底”“開口”“口字底”用筆1.短。2.起筆:右下切入。3.向右下行筆有弧度。轉(zhuǎn)折處外沿略方1.短。2.橫托豎。五指執(zhí)筆坐姿懸我來評一評1.扁。(1分)2.收。(1分)3.托。(1分)評價要點:五指執(zhí)筆坐姿懸我來評一評1.扁。(1分)2.收。(1分)3.托。(1分)評價要點:1.橫中線以下。2.“格子中線(或略偏右)的位置”位置上大下小,“櫻桃小口”“口字底”大小五指執(zhí)筆坐姿懸我來評一評1.扁。(1分)2.收。(1分)3.托。(1分)評價要點:4.位置。(1分)5.大小。(1分)學寫“言”字上大下小橫畫左低右行上緊下松首點渾厚整體飽滿五指執(zhí)筆坐姿懸我來評一評2.上緊下松3.橫畫左低右行4.首點渾厚評價要點:1.上大下小5.整體飽滿五指執(zhí)筆坐姿懸我來評一評2.上緊下松3.橫畫左低右行4.首點渾厚評價要點:1.上大下小5.整體飽滿我來創(chuàng)作五指執(zhí)筆坐姿懸不同書體的“口字底”《張玄墓志》《玄秘塔碑》《九成宮碑》《顏勤禮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