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八上§1.4運動與力(1牛頓第一定律)課后練習姓名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反映了物體不受外力的作用時的運動規律B.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C.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沒有外力維持木塊運動的結果D.飛跑的運動員遇到障礙而被絆倒,是因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2、伽利略、牛頓、笛卡兒都為慣性定律的發現或確定做出貢獻,按做出貢獻時間的先后,他們的排列順序是()A.伽利略、笛卡兒、牛頓B.笛卡兒、伽利略、牛頓C.牛頓、笛卡兒、伽利略D.笛卡兒、牛頓、伽利略3、正在運動著的物體,如果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則它將( )A.立即停止運動B.逐漸慢下來,最后停止運動C.可能改變運動方向D.做勻速直線運動4、月亮繞地球旋轉,假如月亮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則它將( )A.立即停止運動B.做勻速直線運動C.逐漸慢下來,最后靜止D.可能做曲線運動5、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受力才會運動 B.力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C.停止用力,運動的物體就會停止D.力是使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原因6、正在轉彎的汽車,若它所受到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那么它將( )A.立即停下來B.慢慢的停下來C.做圓周運動D.做勻速直線運動7、正在運動的小車,速度逐漸減小,在未停止之前,假如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那么小車的運動情況是( )A.立即停下來B.速度繼續減小,最后停止C.將作勻速直線運動D.速度大小保持不變,方向可能改變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靜止B.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受力才能運動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9、下面關于力和運動的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若這兩個力的三要素相同,物體一定改變運動狀態B.物體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終跟地面垂直C.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一定沒有受到力的作用D.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就不可能保持靜止10、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著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運動,在拉力逐漸減小的過程中,小車的速度將( )A.逐漸變大B.逐漸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11、為了探究力是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小剛做了下面的3次實驗,如圖是小車從相同的斜面上滑下,分別在木板、毛巾、棉布表面前進一段距離后停下來的情況。①由圖可知實驗1是小車在毛巾表面,實驗3是小車在______表面;②小剛用什么方法使小車在進入不同的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______;③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______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運動的距離將會越;④推論:如果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為零,小車將。參考答案1、C2、A3、D4、B5、B6、D7、C8、D9、A10、A11、①木板;②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③摩擦阻力;長;④做勻速直線運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華師大版八上§1.4運動和力(1)-------牛頓第一定律前言物體的運動多種多樣,運動軌跡可以沿直線,也可以沿曲線;運動快慢也可時快時慢。要探究物體做出不同運動的原因,對力與運動的關系分析十分重要。物體運動的原因是什么?人們最直接的經驗是:必須有力作用在一起物體上物體才會運動,如靜止在足球場上的足球,在沒有被踢時,它保持靜止,如被運動員踢到,它就運動起來。那么,物體運動與力有何關系呢?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古代科學家的研究結論:如果在理想情況下,運動的物體不受任何阻力,則它將保持原來的速度不變,一直以此速度運動下去。笛卡爾的觀點:一個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不僅速度大小不變,它的運動方向也不會改變。(勻速直線運動)因為現實中我們不能消除一阻力。而伽利略對運動物體不受力時運動特征的分析,是基于實驗事實并加以合理的邏輯分析而獲得的。所以伽利略的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理想實驗法”。后來,法國科學家笛卡爾進一步發展發伽利略的思想。牛頓的研究成果:伽利略和笛卡爾觀點的不足之處是:只提到運動物體,沒有涉及到靜止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狀態。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伽利略、笛卡爾等人的研究基本上,總結概括出一條重要的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實驗與觀察實驗1:阻力對運動的影響1)使小車在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沿斜面向下運動。2)改變小車起始的位置,并由靜止釋放。現象:說明:1)小車從斜面上滑下來后,在水平面上繼續前行一段距離后停下來。2)小車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下滑時,高度越高,在水平面上運動得越遠。1)小車在斜面上時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下滑。到達水平面后,由于受到摩擦阻力而慢慢停下來。2)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距離的長度與小車在斜面上下滑時的有關。越高滑得越遠。視頻(1)控制實驗條件:讓同一輛小車在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處靜止下滑。(2)實驗變量:在水平木板上鋪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從而改變小車在水平運動時受到的阻力不同。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實驗分析研究“小車在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上的運動”:實驗2、1)水平面上鋪上毛巾,使小車在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情況,并在小車停止的位置作記號。2)把毛巾換成棉布,重復以上實驗;3)去掉棉布,重復以上實驗。現象:1)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速度減小最快、滑行距離最短;2)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速度減小最慢、滑行距離最長;3)小車在水平布運動時的速度減小情況與滑行距離介于上述兩者之間。視頻:小車在不同平面上運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分析:小車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滑行時的速度減小越來越慢,滑行的距離越來越遠。試猜想:1)若將木板換成更光滑一些的材料,則小車運動時速度的減小將會,滑行的距離將會;2)若再將水平面換成絕對光滑的理想平面,則小車將會。更慢更遠速度不變,方向也不變,一直作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不是通過實驗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用邏輯推理的方法概括出來的。思考與討論:針對“小車在不同粗糙平面上運動”實驗,分析:1)小車為什么要每次都是從同一高度下滑,而且由靜止釋放?2)牛頓第一定律能用實驗來驗證嗎?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時的速度(初速度)相同牛頓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是基于實驗事實并加以合理邏輯分析而獲得的。不能用實驗來驗證。因為現實中不可能沒有阻力。牛頓第一定律的重要貢獻:(1)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揭示了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課堂小結1、牛頓第一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它們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包括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如果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3、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實驗加推理得出的,是理想定律,無法用實驗直接驗證。課堂練習1、牛頓第一定律適合于()A.靜止的物體B.運動的物體C.任何物體D.地球上的任何物體C課堂練習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C.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D.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課堂練習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靜止。B.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受力才能運動。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D課堂練習4、用細繩拴住一個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圓周運動,當繩子突然斷裂,小球將()A.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狀態。B.保持繩斷時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C.小球運動速度減小,但保持直線。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B課堂練習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靜止。B.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受力才能運動。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D課堂練習6、正在運動的物體,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則它將() A.立即停止 B.速度減小,最后停止 C.運動方向變為與原來相反D.做勻速直線運動D課堂練習7.一個物體在10N拉力的作用下,以1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物體將()A.立即停止運動B.以小于1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C.速度越來越小,最后停止運動D.以1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D課堂練習8、如圖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從A點運動到水平軌道的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運動狀態將是( )A.勻速直線運動B.立即停止運動C.速度越來越快D.速度越來越慢A下節精彩繼續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HS版八上1.4運動與力(1牛一定律).pptx HS版八上1.4運動與力(1牛一定律)課后練習.doc 伽利略理想實驗.mp4 小車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上運動.mp4 阻力對運動的影響.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