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在上一課時知識的基礎上,以活動“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為核心,探究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該測量活動安排在課前進行,這一活動主要是引出綠色植物對環境的有益影響,再由學生舉出其它類生物對環境造成有益影響和不利影響的實例,從而幫助學生初步建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這一基本生物觀點。 教學目標: 1、知識:列舉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2、能力:通過測量實驗,嘗試學習“測量”“記錄實測數據”“用曲線圖表達實驗結果”等實驗步驟。 情感、態度與價植觀: (1)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滲透環保意識; (2)樹立“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觀點; 提前準備: 教師:(1)培訓小組長,學會使用干濕計。 (2)制作生物影響環境、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多媒體課件。 學生:(1)以小組為單位,測量校園內或附近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并繪成曲線圖。 (2)收集生物影響環境的有關資料。 重點與難點: 重點:1、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2、活動:“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 難點:活動:“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 學情分析: 本課時通過多媒體對圖片的展示,使學生認識到生物能影響環境,形象、直觀,易于理解。 通過“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探究實驗,使學生了解、鞏固探究實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生物影響環境的認識,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與實踐能力的提高。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老師活動 生 物 對 環 境 的 影 響 引入 (1)小閱讀:屎殼郎出國記 (2)小組討論:屎殼郎對環境有哪些影響? 生物的生存和發展會影響環境。 活動: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和溫度 觀看某些小組實地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照片。 不同環境的測量方法不同。 看匯總實測記錄表和溫度、濕度曲線圖,并分析。 有綠色植物的地方空氣溫度會低些,濕度會大些。 討論: (1)為什么實測不同地點的溫度和濕度時干濕計放置的位置不同? (2)為什么每個實測地點要記錄3個數據的平均值? (3)上述實測地點中,獲得的哪組數據起著對照作用?為什么? (4).綠色植物對環境有哪些影響? (5).從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示? 小結:綠色植物對環境起著降低溫度和增大濕度的作用。 進一步引導:我們要提倡植樹造林和綠化大地,創建適合人們生活的環境。 動植物對 環境的影響 (一)有利方面: 討論、搶答: (1)森林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2)青蛙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3)蚯蚓對環境產生什么影響? (二)有害方面: 討論、搶答: 蝗災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浮游生物大量生長,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總結: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有利也有弊。 人類對環 境的影響 討論、搶答: 工業污氣的排放,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沙塵暴形成的原因? 黃河現狀怎樣?該怎樣保衛黃河? 齊唱《保衛黃河》歌詞改編: 風在吼,砂在叫,黃河在斷流,黃河在斷流。 河東山崗萬丈焦,河西河北森林砍了。 萬山叢中水土流失真不妙,母親之河欲哭無淚憔悴了。 揮起鐵鎬鋼鍬,趕快植樹種草。 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以黃河為例,說明人類破壞環境的情況 人與環境 思考、得出結論: 作為生物圈中的人,應該和環境好好的相處。 提示:只有人類和環境和睦共處,大自然才會和諧的發展下去。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觀看視頻,明白生物與環境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生物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榮的生物圈 播放視頻 練 習 搶答: (1)在特定溫度下空氣中實際含水量與最大含水量的百分比叫 。 (2) 陸生植物的蒸騰作用不僅能促進植物體內水分的向上運輸,還能夠增加空氣的濕度,這說明植物能夠對環境產生 。 (3)草原上牛羊數量過多,會使牧草的消耗速度超過重新生長的速度,時間一長,草原可能會變成沙漠。這個例子說明,動物的活動也會影響和改變 。 對本節課的復習 知識點的鞏固 呼 吁 從這節課中深深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自覺的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 再次呼吁保護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