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1種子發芽實驗(一)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綠豆若干杯子若干紙巾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1種子發芽實驗(一)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綠豆若干杯子若干紙巾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科學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1-1種子發芽實驗(一)組數10所需器材杯子、紙巾、綠豆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在兩個大小相同的杯子中墊上紙巾。一個杯子里噴水,一個杯子不噴水。把它們放到通風和向陽的位置。觀察兩個杯子中綠豆的發芽的情況。實驗效果:通過實驗探究和比較,學生很容易發現綠豆發芽需要水。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2種子發芽實驗(二)1-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綠豆若干杯子若干紙巾若干遮光罩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2種子發芽實驗(二)1-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綠豆若干杯子若干紙巾若干遮光罩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科學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1-2種子發芽實驗(二)1-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組數10所需器材綠豆、杯子、紙巾、遮光罩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在兩個大小相同的杯子中墊上紙巾,往杯子里面噴上水。用遮光罩蓋住一個杯子。把它們放到通風和向陽的位置。觀察兩個杯子中綠豆的發芽的情況。實驗效果:通過實驗探究和比較,學生很容易發現綠豆發芽不需要陽光。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4蚯蚓的選擇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蚯蚓若干遮光板10盒子10干泥土若干紙巾若干玻璃板10鑷子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4蚯蚓的選擇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蚯蚓若干遮光板10盒子10干泥土若干紙巾若干玻璃板10鑷子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科學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1-4蚯蚓的選擇組數10所需器材盒子、泥土、鑷子、遮光板、紙巾、蚯蚓、手電筒、玻璃板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一:蚯蚓喜歡光亮的環境還是喜歡黑暗的環境?把濕紙巾鋪在盒子里,一端蓋上玻璃片,另一端用遮光板蓋住。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再做2次。實驗二:蚯蚓喜歡潮濕的環境還是喜歡干燥的環境?(1)在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再做2次。實驗效果:通過實驗,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蚯蚓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6做一個生態瓶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大塑料瓶10沙子若干金魚若干石子若干水草若干剪刀10螺螄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6做一個生態瓶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大塑料瓶10沙子若干金魚若干石子若干水草若干剪刀10螺螄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1-6做一個生態瓶組數10所需器材大塑料瓶、沙子、金魚、石子、水草、剪刀、螺螄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把塑料瓶清洗后,用剪刀將其上部剪去。把一些沙子和石子沖洗干凈。把沖洗好的粗沙和細石均勻的鋪在可樂瓶的底部。將水再放入瓶子中。再種上水草,用沙子固定。將螺螄放入瓶中。將金魚放入瓶子中。將瓶子放置于陽光充足且陰涼處。實驗效果:通過觀察生態瓶,了解生態瓶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的關系。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7改變生態瓶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大塑料瓶10沙子若干金魚若干石子若干水草若干剪刀10螺螄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1-7改變生態瓶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大塑料瓶10沙子若干金魚若干石子若干水草若干剪刀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1-7改變生態瓶組數10所需器材大塑料瓶、沙子、金魚、石子、水草、剪刀、螺螄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把塑料瓶清洗后,用剪刀將其上部剪去。把一些沙子和石子沖洗干凈。把沖洗好的粗沙和細石均勻的鋪在可樂瓶的底部。將水再放入瓶子中。再種上水草,用沙子固定。將螺螄放入瓶中。將金魚放入瓶子中。將瓶子放置于陽光充足且陰涼處。實驗一:改變生態瓶中的水量,觀察并記錄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實驗二:減少生態瓶中的動物數量,觀察并記錄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減少生態瓶中的動物數量,觀察并記錄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實驗效果:通過對比實驗,觀察到魚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會有不同的表現。說明生物會適應環境,并對其做出改變。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1光和影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手電筒10白卡紙10木塊10鉛筆若干尺子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1光和影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手電筒10白卡紙10木塊10鉛筆若干尺子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2-1光和影組數10所需器材手電筒、木塊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一:1.將木塊放在桌子上。用手電筒從不同方向照射。觀察并記錄木塊影子的位置。實驗二:1.將木塊放在桌上,用手電筒照射,觀察并記錄木塊影子的大小。2.改變木塊與手電筒的距離,觀察并記錄木塊影子的大小。3.重復步驟二,多次改變木塊距離。實驗三:將木塊放在桌子上。用手電筒從不同方向照射。觀察并記錄木塊影子的形狀。實驗效果:通過三個實驗,了解到光源、遮擋物、影的概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2陽光下的影子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鉛筆若干橡皮泥若干木板10白紙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2陽光下的影子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鉛筆若干橡皮泥若干木板10白紙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2-2陽光下的影子組數10所需器材鉛筆、橡皮泥、白紙、木板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將白紙粘在木板上。把鉛筆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放到能照到太陽的地方。觀察太陽的方向,量量影子的長度,描下影子。實驗效果:通過實際觀察記錄下影子在不同時間的長度,了解到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3光是怎么樣傳播的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夾子若干紙若干手電筒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3光是怎么樣傳播的上課地點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夾子若干紙若干手電筒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2-3光是怎么樣傳播的組數10所需器材夾子、紙、手電筒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用夾子固定住帶孔的紙板,將中間的孔放在同一直線上,觀察光斑的位置。將第二或第三張紙板向左或向右移動5厘米,觀察紙屏上光斑的變化。實驗效果:通過光電的出現和消失,了解到光沿直線傳播。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4光的反射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鏡子若干紙若干膠水若干剪刀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4光的反射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鏡子若干紙若干膠水若干剪刀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2-4光的反射組數10所需器材鏡子、剪刀、紙、膠水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把紙做成一個長方體的盒子。盒子兩對側邊上的斜線必須是45度角,上下兩塊鏡面必須平行,鏡面要相對。內面畫出鏡子所在位置和觀測孔,然后進行制作。制作好后再把盒子用膠帶紙固定。實驗效果:潛望鏡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只有當鏡面與盒底邊成45度角,兩塊鏡面平行時,才能把物體的反射光全部反射到另一塊鏡子上,然后全部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5光和熱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鏡子若干凸透鏡若干氣溫計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5光和熱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鏡子若干凸透鏡若干氣溫計若干紙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2-5光和熱組數10所需器材鏡子、氣溫計、凸透鏡、紙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一:將氣溫計固定在陰影處。用一面鏡子將陽光投射到紙上。觀察并2分鐘后氣溫計上的示數。用多面鏡子重復步驟2、3。實驗二:用凸透鏡在紙上呈現一個光點。靜置一段時間,觀察現象。實驗效果:通過實驗,知道光的強弱與溫度的關系,光越強溫度越高。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6怎樣獲得更多的光和熱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白紙若干粉紙若干黑紙若干溫度計若干黑色蠟光紙若干鋁箔紙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3)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6怎樣獲得更多的光和熱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白紙若干粉紙若干黑紙若干溫度計若干黑色蠟光紙若干鋁箔紙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2-6怎樣獲得更多的光和熱組數10所需器材白紙、黑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粉紙、溫度計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將白紙、黑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粉紙對折做成袋子。分別插上溫度計平放在陽光下。記錄開始、2分鐘、4分鐘、6分鐘、8分鐘、10分鐘時的溫度。實驗效果:顏色越深的物體吸收熱的本領越強,顏色越淺的物體吸收熱的本領越弱。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瓶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泡沫塑料若干黑紙或者黑色塑料袋若干大紙盒若干錫紙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2-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瓶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泡沫塑料若干黑紙或者黑色塑料袋若干大紙盒若干錫紙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2-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2-8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組數10所需器材塑料瓶、透明塑料紙、泡沫塑料、黑紙或者黑色塑料袋、大紙盒、錫紙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把瓶子和盒子內外用黑紙或者黑色塑料袋包住。將塑料泡沫放進大盒子里。把瓶子支起來,背面用錫箔紙反光。對著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紙蓋住。改變盒子角度,使陽光與瓶子垂直。裝一樣溫度的冷水。同時放在陽光下。記錄開始前和十分鐘后的溫度。實驗效果:通過實驗,充分利用了光與熱的知識點。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1地球表面的地形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1地球表面的地形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3-1地球表面的地形組數10所需器材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效果:知道不同地形的特征平原:寬廣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高原:面積很大,地形開闊,周圍以明顯的陡坡為界;??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2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2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3-2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組數10所需器材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效果:知道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絕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運動有關。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3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瓶10盤子10水若干鑷子10石膏糊若干燒杯10豌豆若干酒精燈10杯子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3巖石會改變模樣嗎?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瓶10盤子10水若干鑷子10石膏糊若干燒杯10豌豆若干酒精燈10杯子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3-3巖石會改變模樣嗎?組數8所需器材塑料瓶、盤子、水、鑷子、石膏糊、燒杯、豌豆、酒精燈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一:1、點燃酒精燈。用鑷子夾住巖石,放在酒精燈上加熱。把加熱過的巖石放入冷水中,使巖石冷卻。反復操作幾次。實驗二:1、在塑料瓶里加半瓶水。把石塊放入塑料瓶,蓋緊上蓋子。反復多次進行搖晃。實驗三:1、在杯子里倒入石膏糊。撒上幾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等待石膏結塊。將結成塊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盤子。觀察豌豆發芽后的石膏。實驗效果:通過模擬試驗,知道風化是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導致巖石破碎。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4土壤中有什么?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土壤若干水若干燒杯10紙10放大鏡10玻璃棒10酒精燈10試管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4土壤中有什么?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土壤若干水若干燒杯10紙10放大鏡10玻璃棒10酒精燈10試管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3-4土壤中有什么?組數10所需器材土壤、紙、放大鏡、燒杯、玻璃棒、水、試管、酒精燈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1.把土壤倒在紙上,用肉眼觀察土壤里有什么;2.借助放大鏡觀察土壤里有什么;3.把土壤倒入水中,攪拌后靜置,觀察現象。4.把少量土壤倒入試管加熱,觀察現象。實驗效果:通過實驗,發現土壤里有沙礫、沙、粉沙和黏土,還有腐殖質、礦物質、水和空氣等物質。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盒10土壤若干臉盆10飲料瓶10水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盒10土壤若干臉盆10飲料瓶10水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3-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組數10所需器材土壤、塑料盒、臉盆、飲料瓶(噴水器)、水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1.用土壤在塑料盒上建造有斜面和懸崖的地形;2.塑料盒一端傾斜,下面用臉盆接水;3.擠壓飲料瓶(噴水器),將水噴灑到斜坡地形上;4.仔細觀察雨水和土壤的變化。實驗效果:通過實驗,學生發現雨點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蝕的開始。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6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盒10土壤若干臉盆10木塊10飲料瓶10植物若干水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6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盒10土壤若干臉盆10木塊10飲料瓶10植物若干水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3-6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組數10所需器材土壤、塑料盒、臉盆、飲料瓶(噴水器)、水、木塊、植物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一:1.用土壤在塑料盒上建造有斜面和懸崖的地形;2.塑料盒一端傾斜,下面用臉盆接水;3.擠壓飲料瓶(噴水器),將水噴灑到斜坡地形上;4.仔細觀察雨水和土壤的變化。5.將木塊墊在塑料盒斜面下,使坡度更高,重復步驟3.4。實驗二:1.用土壤在塑料盒上建造有斜面和懸崖的地形;2.塑料盒一端傾斜,下面用臉盆接水;3.擠壓飲料瓶(噴水器),將水噴灑到斜坡地形上;4.仔細觀察雨水和土壤的變化。5.將植物種在土壤中,重復步驟3.4。實驗三:1.用土壤在塑料盒上建造有斜面和懸崖的地形;2.塑料盒一端傾斜,下面用臉盆接水;3.擠壓飲料瓶(噴水器),將水噴灑到斜坡地形上;4.仔細觀察雨水和土壤的變化。5.改變飲料瓶(噴水器)的出水量,重復步驟3.4。實驗效果:通過研究我們知道,土地被侵蝕的程度跟(雨量大小)、(土地坡度高度)和(植被覆蓋情況)等因素有關。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盒10水若干刻度尺10小棍10土壤若干水桶10塑料杯子10大塑料瓶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3-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塑料盒10水若干刻度尺10小棍10土壤若干水桶10塑料杯子10大塑料瓶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3-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組數10所需器材塑料盒、土壤、小棍、水、刻度尺、水桶、塑料杯子、大塑料瓶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在塑料盒的一端堆一個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并稍微拍緊。注意空出盒子的三分之一不要裝土。在斜坡上用小棍挖出寬、深都約為1cm的“河道”。觀察無河水流過的“河道”,在記錄紙上畫出河道的形狀,并把它的寬度、深度標記在圖上。在塑料盒子杯子底部側面扎上一個直徑約為兩毫米的小孔。用木塊墊在被子下方,使出水孔對準河道。用大飲料瓶裝滿水緩緩地向杯內倒水,保持杯內的水始終是滿的。在盒子的出水口,準備用通接住留下來的水。實驗效果:通過實驗,了解到河流對土地不但有侵蝕作用,還有沉積作用。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1我們的小纜車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底板若干墊圈若干回形針若干輪子若干棉線若干輪子軸若干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1我們的小纜車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底板若干墊圈若干回形針若干輪子若干棉線若干輪子軸若干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4-1我們的小纜車組數10所需器材底板、輪子、輪子軸、棉線、回形針、墊圈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1.安裝自己組的小纜車。2.系上回形針,看能否拉動小纜車。3.掛上一個墊圈,看能否拉動小纜車。4.繼續研究幾個墊圈才能拉動小纜車。5.小纜車動起來后,實驗結束。實驗效果:通過實驗,觀察小車運動時需要多少的墊片。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2用橡皮筋做動力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橡皮筋若干小車10驅動輪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2用橡皮筋做動力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橡皮筋若干小車10驅動輪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4-2用橡皮筋做動力組數10所需器材橡皮筋、小車、驅動輪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車尾的車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車頭車軸上。轉動車輪,讓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松開手,車輪就會轉動。纏繞好橡皮筋的小車擺放在起點,輕輕松手,不得外加任何力量。小車停止運動后,測量行駛距離。同圈數的實驗反復做3次,做好記錄。實驗結束后,將實驗材料放回原處。計算本組的平均值,分析實驗數據。實驗效果:通過實驗,發現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越多,行駛的距離越長。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小車10氣嘴10氣球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小車10氣嘴10氣球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4-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組數10所需器材小車、氣球、氣嘴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1.將氣球扎在噴嘴上,并插在小車的支架上。2.將氣球充氣。3.用手堵住噴嘴口4.再將小車放在水平地面上5.松開手小車就前進了。實驗效果:通過實驗,發現小車的前進是由于氣球噴出的氣體和噴出方向產生了一個相反的推力。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4測量力的大小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彈簧測力計20鉤碼4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4測量力的大小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彈簧測力計20鉤碼4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4-4測量力的大小組數10所需器材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不能超量程使用。同方向:測力時,要讓彈簧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視線要與刻度盤垂直。實驗效果:通過實驗,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5運動與摩擦力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木板10彈簧測力計10細線10鉤碼20有掛鉤的木塊10毛巾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5運動與摩擦力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木板10彈簧測力計10細線10鉤碼20有掛鉤的木塊10毛巾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4-5運動與摩擦力組數10所需器材木板、毛巾、有掛鉤的木塊、鉤碼、彈簧測力計、細線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實驗一: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改變放在木塊上的鉤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重復步驟1.2。實驗二: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把棉布、毛巾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重復步驟1.2。實驗效果:通過實驗,掌握: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因此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物體重,運動時摩擦力(大);物體輕,運動時的摩擦力(小)。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XXX教師演示實驗儀器準備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演示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6滑動與滾動歸還日期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細線10鉤碼20帶輪子的木板10彈簧測力計10歸還情況好備注填寫人:XXX學生實驗通知單年級五任課教師XXX實驗時間演示內容(幾章幾節)4-6滑動與滾動上課地點實驗室儀器名稱需要數量儀器名稱需要數量細線10鉤碼20帶輪子的木板10彈簧測力計10歸還情況好歸還日期XXXXXX(演示、分組)實驗情況記錄表時間地點實驗室班級五(1)五(2)五(3)五(4)實驗名稱(課題)4-6滑動與滾動組數10所需器材鉤碼、彈簧測力計、細線、帶輪子的木板操作教師XXX實驗主要過程: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帶輪子的木塊,使它沿長木板滑動,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固定住輪子讓其不轉動,重復步驟1.實驗效果:通過實驗,發現滑動比滾動產生的摩擦力要大許多。器材破損情況:無記錄人XXXPAGE3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