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共筑生命家園講學案(學生版)班別:組別:姓名:評價:課標要求:課程目標:體會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愛護環境,形成勤儉節約、珍惜資源的意識;掌握愛護環境的基本方法,形成愛護環境的能力;認識國情,愛我中華2.1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學習目標】通過評價任務一,理解我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和做法(國家認同素養)通過評價任務二,分析材料,說出我國怎樣走綠色發展道路。掌握愛護環境的基本方法,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政治認同和公共參與素養)【學習重點】國家選擇綠色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做法【學習難點】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一、【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在課本中找到下列問題的答案并用鉛筆劃出來,圈出一些關鍵詞,再把此問題寫在課本中這些答案的對應位置。獨立完成并熟記,背會重要問題。)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3、為什么走綠色發展道路?4.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5.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二、【易錯知識點】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合作探究:(要求:書上有完整答案的畫在書上,寫清頁數。答案需要整合的,寫在卷上)評價任務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材料一:閱讀教材82頁探究與分享。材料二:霾,席卷中國多個省市,天地變色,人所共憤。人,歷數霾的萬千罪狀。霾,感覺異常園冤屈,開始了自己的訴說……訴說一:我是你們請來的,沒有那些濃煙滾滾的煙囪,沒有那些爬滿城市的汽車……就沒有我。是你們為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訴說二:近來,霾家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就說我的“老根據地”京津冀地區吧,你們的一場“呼吸保衛戰”已經悄然打響,你們炸毀煙囪,拆除高爐,縮減燃煤,減少產能。寧可犧牲GDP,也要削減我的實力。【問題探究】:根據材料談談,霾是如何被請來的?它有哪些“罪狀”?京津冀地區為什么要炸毀煙囪,拆除高爐,縮減燃煤,減少產能。寧可犧牲GDP,也要削減霾的實力?這樣做體現了怎樣的理念?堅持這一理念的依據是什么?這場“呼吸保衛戰”對于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有何啟示?評價任務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2.6月14日,環保志愿者們走進賀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看見從抓料入口到焚燒、到達標排放,全程全自動封閉操作。這樣的高科技讓志愿者們打消了對焚燒廠污染環境的疑慮,對建設“無廢城市”充滿信心?!霸瓉砝沁@樣變成寶的!”材料一體現了賀州堅持走什么樣發展道路?如何堅持這一發展道路?(2)作為賀州小主人,你打算以怎樣實際行動為打造天藍、水清、地凈的美麗賀州作貢獻?四、【鞏固提升】1.習近平主席有這樣一段生動的描述: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這段描述告誡我們( )①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谧匀粸槿祟惖纳媾c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 ③人類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受到自然界的約束?、苋祟惻c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不用的家具送給有需要的住戶;上班不開小車改為自行車,低碳又鍛煉身體;外出住賓館,自帶牙刷、梳子——如今,綠色生活方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選擇,這說明()A.節約資源已成為每位公民的自覺行動B.我們的行為可以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C.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民的生活當中D.我國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現象已消失3.2020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以下報表。這說明我國( )①落實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取得明顯成效 ②城市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③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④已徹底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是2019年黨和政府堅決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國家出重拳整治污染是因為____________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①走綠色發展道路②建設生態文明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④實現可持續發展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2020湖北十堰)下列對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性的認識,正確的有()①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②綠色發展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④建設美麗中國只需要綠水青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2020泰安)2020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抓好生態環境保護。這要求我們( ?。?br/>①發展經濟要注重保護自然環境,禁止開發、利用自然資源②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促進高質量發展③堅持以環境保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7.(2020赤峰)習近平總書記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林場考察了解生態文明建設情況時強調,要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保護好生態環境,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生態環境就要()①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②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④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2020包頭)垃圾分類,關系資源節約,關系生活環境,是一種新時尚。下列生活垃圾應當投入下圖所示垃圾桶內的是()①香蕉皮②廢電池③廢報紙④易拉罐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四月的長沙松雅湖,進入了魚、鳥的繁衍哺育期。漫步湖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溫馨提示:請收好您的釣竿,看好您的孩子,讓我們小心點、再小心點,不要驚擾了松雅湖的“媽媽時間”。這旨在提醒市民( )①尊重保護自然②增強責任意識③節約能源資源④學會珍惜時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0.2005年8月15日下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調研安吉市余村,他說,“從安吉的名字,我想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經濟發展的和諧?!?020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再訪安吉。和15年前那次調研異曲同工的是,總書記此次安吉之行關注的仍然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經濟發展的和諧。閱讀材料,談談你的感悟。11.?2019年,我國全面啟動地級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北京等46個重點城市要在2020年年底、其他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在2025年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1)?運用所學知識,談一談實行垃圾分類的意義。?(2)?請你為國家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3)?實行垃圾分類,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落實這一行動?12.簡要回答下列材料分別體現了《道德與法治》課的哪些基本觀點或道理。材料體現的基本觀點或道理201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首次將“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寫入法律。同年12月30日,我省發布的《山東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中規定城市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專業垃圾、其他垃圾進行分類。?13.節約用水無小事,提出1種在我們家庭生活中一水多用的好方法。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環境和資源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過度包裝,塑料填充物等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對此有人認為:快遞垃圾危害大,應限制網絡快遞業的發展;也有人認為:快遞公司要轉變經營方式,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運用所學知識,評析以上兩種觀點。合作探究答案:合作探究1.(1)①、濃煙滾滾的煙囪,那些爬滿城市的汽車,是導致霾的直接原因,說明人類的不合理排放,造成大氣污染。②、引起皮膚病,誘發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影響交通安全和生態環境。(2)①、因為京津冀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大自然一味索取,違背了自然規律,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②、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③、依據: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一種動態中的平衡、發展中的協調、進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紛亂”中的有序。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3)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1)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發展道路;①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堅持綠色富市,綠色惠民;③堅持芇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④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⑤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2)①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環保理念;②踐行低碳的生活理念,從小事做起,落實環保行動;③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自己的自覺行動;④積極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勇于同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等。鞏固提升答案1A2C3A4A5B6B7A8D9A10.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言之有理即可)11.(1)意義:①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②有利于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③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諾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社會④有利于促進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緩解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有利于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建設美麗中國⑤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夢。有利于公民文明素養的提升⑥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2)①制定和完善垃圾分類處理的法律法規②鼓勵運用科技手段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處置等智能化水平③加大垃圾分類基礎設施的建設④對破壞垃圾分類的行為進行懲戒⑤采取相關措施增強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若不問國家,可從三方面作答:國家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環境治理的監管,出臺相關的考核辦法;社會組織要加強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推動形成崇尚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的良好風尚;公民要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習慣,承擔起關愛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3)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或方法,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如:節約用水、用電等。12.①我國依法保護資源和環境;②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④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⑤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⑦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或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⑧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等。13.好方法:用淘米的水洗菜、澆花;用洗衣的水洗拖把、拖地板、沖廁所。14.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快遞業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一些商家為了獲取利益,采用過度包裝、劣質包裝等方式,確實帶來了環境和資源問題,對此,我國應該對快遞業的發展應該予以規范,而不是限制快遞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快遞公司也要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承擔相應的責任,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應該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作出自己的貢獻,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發揮企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