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欣賞--四大文明古國6.1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一、古代輝煌的歷程思考:歷史上存在哪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兩河流域古埃及尼羅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流域中國黃河流域國家產生時間發展結果古巴比倫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倫王國滅亡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臘化、羅馬化、伊斯蘭化中國公元前2100年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1.四大文明古國的發展比較結論: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都曾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但都因歷史的中斷沒能延續至今,成為世界古代文明發展史上的遺憾!中華文化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思考:古老的中華文化在世界的東方走過了怎樣獨具特色的歷程?煙消云散雅利安化面目全非源遠流長發展時期殷商時期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影響作用2.古代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天命神權、“敬德保民”思想諸子蜂起、百家爭鳴促進統一的民族文化發展儒家學說確立了至尊地位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展產生宋明理學近代西方文化傳入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形成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具有劃時代意義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進入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宋明理學對后期封建社會影響較大中國傳統文化面臨沖擊儒學宗師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為儒家創始人,他先后整理出《詩》、《書》、《禮》、《樂》、《春秋》等古代文獻。孔子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收集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儒家學派的經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后,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正統,孔子在中國封建社會中被奉為圣人。二、薪火相傳,一脈相承二、薪火相傳、一脈相承1.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磐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中華世紀壇序倉頡造字漢字發展史: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商商西周晚期漢唐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寅恪說:“凡解釋一個字,即可作一部文化史。”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1)漢字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②漢字,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為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中國于各種學問中,唯史學為最發達;史學在世界各國中,唯中國為最發達。 ——梁啟超見證之二:史書典籍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第一部編年體史詩——《左傳》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注》第一部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典散文作品—《論語》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漢卿的《竇娥冤》?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游記》……特點: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小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見證之一:漢字——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見證之二:史書典籍——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資料: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三、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新中國成立后,“兩彈一星”▲“雜交水稻”神舟七號……完成了出艙行走,標志著中國的航天技術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1.中華文化在近代經歷了衰微的原因(1)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2)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沖擊——內因(根本原因)——外因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經濟所決定的,國家衰落決定文化衰微。國家衰落文化衰微決定反映/反作用三、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2.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才能創造中華文化的新的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3.要求:我們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課堂小結古代輝煌的歷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文字史書典籍薪火相傳、一脈相承1.近代中華文化衰微的原因2.如何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見證特征之一:源遠流長1.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瓷器藝術進入了一個全面繁榮發展新時期,展現出包容性、多樣性、科學性的特征。許多新工藝、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種應運而生,蓬勃發展。這對我們再創中華文化輝煌的啟示有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再創中華文化輝煌的根本保證②對傳統文化要在全面繼承的基礎上,注入新的時代精神③要把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作為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④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作為文化的主體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A 2.“犁”的古文字如圖,反映了農民驅使耕牛耕種的畫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對豐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過這個小小的漢字,我們仿佛可以看見先民們在田地里艱辛勞作的身影。由此可見( ) ①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漢字文化內涵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③中華民族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 ④中華文化兼收并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3.文化部確定了宋刻《三國志》《春秋經傳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以及甘肅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樓等62家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這是推動我國古籍保護深入開展的又一重要舉措。國家重視保護古籍,這是因為①古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②古籍作為文化的基本載體,是中華民族創造的重要文明成果③古籍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④保護古籍有利于傳承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D4.為推動展示古籍修復技藝,激勵更多人投身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中,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支持下,成立了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幫助修復了1.7萬余件(冊)古籍。國家重視這項工作,因為古籍是()A.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B.人類進人文明時代的標志C.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見證D5.2019年5月15日,國家圖書館舉辦了“甲骨文記憶展”。此次甲骨文記憶展特地從3萬多件甲骨館藏中,挑選出了65件代表性珍品。這些珍品具備深厚的歷史內涵和時代特征,其內容除涉及祭祀和戰爭主題之外,還包括農業、田獵、氣象、疾病、生育等。材料反映出甲骨文①是人類文化的基本載體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③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④是中華傳統文化持續發展的保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1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pptx 四大文明古國.mp4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