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唐山二中教育集團遷西一中高一政治學案
主備人:楊秀紅
審核人:全組成員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3.2
中國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學習目標】
1.懂得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所圍繞的主題。
2.理解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踐相結合所產生的四大理論成果。
3.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自信。
4.厘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者的關系。
【學科素養】
1.政治認同: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過程,理解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不斷強化“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理念,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科學精神: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解讀,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適應國情、走向完善的過程,強化“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理念。
3.公共參與:學生自行查詢、感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中國的偉大成就、巨大變化,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教學重難點】
1、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踐相結合所產生的四大理論成果。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自信及關系。
【教學課時:】1課時
【學法指導:】
1、依據導學案進行知識勾劃課本,進行標注,合作思考討論回答探究問題
2、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整理,以便課上集體、突破。
【學習過程】
【自主預習,新知導學】(要求:通讀課本35至41頁,梳理知識并做好標記)
(1)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
(1).主題的提出:
(2).主題的內容:
注意:鄧小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基本問題響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一以貫之。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
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參考《優化設計》P30頁)
(1)、鄧小平理論:
時
間:
時代課題:
創立背景:
主要內容:
歷史貢獻:
(2)、三個代表
時
間:
時代課題:
創立背景:
主要內容:
重要性:
歷史貢獻:
(3)、科學發展觀
時
間:
時代課題:
創立背景:
主要內容:
歷史貢獻:
(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時
間:
時代課題:
創立背景:
主要內容:
歷史貢獻:
思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及其理論成果是什么?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①是什么
②重要性:(參考P38頁相關鏈接)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①是什么
②重要性(參考P39頁相關鏈接)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①形成
②優勢
③地位
④總體目標
⑤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十三個顯著優勢:(參看P39相關鏈接)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①形成
②發展
③重要性(參考P40頁相關鏈接)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關系
【課堂探究】
1、結合P35頁探究與分享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論創新成果
2、結合P41頁探究與分享同學們結合歷史和現實,談談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現實”這句話的理解
【知識體系構建】
具體要求: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3.2中國國特色社會主義
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課后反思】
【課堂練習】1、優化設計P32-33頁相關練習題
2、優化設計課后訓練P16—17頁相關練習題
3判斷題
①.“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是毛澤東提出來的。( )
②.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 )
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 )
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固守傳統,推陳出新。( )
⑤.建設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
4.結合本課知識同學們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
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PAGE
[鍵入文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