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第3課自制日晷哪位同學告訴大家現在幾點了?你們是通過什么知道現在的時間?那么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認識日晷1.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一直沿用幾千年。早在漢代,我國已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發明赤道式日晷。2.請大家看看日晷一天的工作(播放視頻),想想:日晷由幾部分組成,各有什么特點?古代人是怎樣使用日晷來判斷時間呢?日晷一天的工作小結日晷由晷針和晷面組成,晷針與晷面(帶刻度的表座)垂直,晷面刻度均勻分布。當太陽光照射到晷針,晷面就出現晷針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當時的時間。晷針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隨太陽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動。人們據晷針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在中國古代,人們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思考:看完視頻后,大家有沒有發現晷針沒有和地面垂直,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5頁日晷的故事,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找出晷針沒有和地面垂直的秘密。總結:古人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發現日晷的晷針需要向正北方向傾斜也就是指向北極星,那指向北極星的日晷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剛好是當地的地球緯度,如:湖南省長沙市就是北緯28.12度。我們株洲市是北緯27.83度。制作和使用日晷我們一起來制作日晷吧!看看我們的實驗材料。想一想:這些材料各有什么作用?制作日晷時要注意什么?簡易日晷制作步驟講解(1)在正方形板子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在紙板上標注方向。(2)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確定方向,把紙板放在平地上。(也可以使用指南針輔助)(3)在紙板的中心,豎直地立上小木棒。制作和使用日晷交流匯報用自制日晷測時間,看看現在是幾點鐘,對比分析自制日晷測量時間是否準確。那在測量前要注意什么呢?要求·分組用日晷測量時間。·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和記錄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長短。·每次記錄時,要標上觀察的時間。·觀察記錄紙,尋找影子變化的規律拓展活動1.介紹手掌日晷:使用方法:我們面向南邊,手掌攤開(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夾住一支筆,使筆與手掌垂直。拇指關節對著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著不同的時間。可以用手電筒的光代表太陽光。2.思考:古代人陰天和晚上又怎么計時呢?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日晷一天的變化.mp4 第三課 自制日晷.pptx 自制日晷.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