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議題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何而來?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科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習近平40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7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90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的實踐170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5000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思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探索過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論創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提出一、1.標志: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2.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議題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結合視頻,閱讀教材35—37頁,思考: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鏡頭1: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1.開創:鄧小平理論(1)時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2)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3)主要內容: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相關鏈接: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國兩制”偉大構想1980年1990年2000年21世紀中葉溫飽小康現代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是我們黨經過近二十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作出這個決策,表明中央領導集體和全黨把鄧小平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的決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識和心愿。——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鏡頭2: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2.成功推向21世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時間: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2)主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3)貢獻: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的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關鏈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是堅持與時俱進,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是堅持執政為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鏡頭3: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3.新的歷史起點:科學發展觀(1)時間:黨的十六大以后(2)主題: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3)貢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社會,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鏈接: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鏡頭4: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續寫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嶄新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二、4.續寫嶄新篇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時間:黨的十八大以來(2)主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貢獻: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相關鏈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完整地展現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五大發展理念分別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是關系我國發展方式的思想指引。“五位一體”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中國共產黨對“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戰略問題認識的深化。知識小結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聯系:一脈相承、與時俱進議題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豐碩的成果?政治穩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社會人民由滿足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標邁進文化中國“軟實力”受全球關注經濟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成就展示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1.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開辟了形成了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含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又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市場經濟體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探究與分享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結合歷史和現實,談談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這句話的理解。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關系: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課堂小結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1.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中共十二大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2.四個自信的關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隨堂測試1.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變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鄧小平,鄧小平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這樣評價是因為鄧小平( )A.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B.為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C.為中國的外交事業作出的貢獻D.實行改革開放,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D隨堂測試2.下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相互促進、相互作用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pptx 中共十二大.mp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