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實驗報告 實驗十一:空氣占據空間 (1)實驗材料:水槽、透明塑料杯紙、雙面膠、塑料泡沫、打氣筒球針。 (2)實驗步驟: ①在塑料杯內底部貼一小塊雙面膠,將紙揉成一個紙團,緊塞在杯底,用雙面膠把紙團粘牢。 ②在水槽里裝入水,在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可以方便觀察水位變化。 ③把杯子慢慢豎直倒扣在水里,要壓到水槽內的水淹沒杯底為止,再豎直提起杯子,觀察紙團是否被浸濕。 ④在杯底扎一個小孔,再把杯子豎直壓入水中,觀察杯子中有什么變化。 ⑤用打氣筒連著球針,把球針插入杯底的小孔,從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注入一些空氣,觀察杯中的現象。 (3)實驗現象: ①將空氣占據著杯子的空間,水無法進入杯子,紙團不會濕。 ②將杯底扎個小孔,杯中的空氣從小孔中流出,水進入杯中,占據杯中的空間。 ③從小孔中打氣,空氣進入杯中,擠出杯中的水。 (4)實驗結論: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 實驗十二:空氣可以壓縮 (1)實驗材料:兩個相同的注射器、水。 (2)實驗步驟: ①用一個注射器抽進10毫升的空氣,記下初始的刻度,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 ②慢慢用力向下壓活塞,直到活塞壓不動為止,觀察活塞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然后松手。 ③用相同的方法向上拉活塞,直到活塞拉不動為止,觀察活塞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 ④采用相同的方法,觀察抽進10毫升水的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壓和向上拉時位置是否發生變化。 ⑤重復做幾次上面的實驗,對比水和空氣占據的空間是否相同。 ⑥畫出向下壓和向上拉時,管內水和空氣占據空間的變化情況。 (3)實驗結論:空氣占據的空間體積是可以變化的;水占據的空間體積基本沒有變化。 實驗十三:用天平測量空氣的質量。 (1)實驗材料:自制的簡易天平、塑料小桶、充好氣的皮球、豆子、打氣筒。 (2)實驗步驟: ①在天平兩端等距離的位置分別掛上塑料小桶,一端的小桶放入充好氣的皮球,另一端的小桶放入若干豆子,讓天平達到平衡。 ②取出皮球,用打氣筒打入10筒空氣。 ③把皮球再放入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觀察發生的現象。 ④在裝豆子的小桶里再放入若干豆子,讓傾斜的天平重新達到平衡。 ⑤繼續給皮球打入10筒空氣,重復上面的實驗。 (3)實驗現象:充氣前,天平處于平衡狀態,打入10筒空氣后,天平向裝皮球的小桶一端傾斜。 (4)實驗結論:空氣有一定的質量。 實驗十四:大致測量一袋空氣的質量。 (1)實驗材料:簡易天平、皮球、小桶、回形針(或綠豆)、乒乓球、空心塑料塊、打氣筒。 (2)實驗步驟: ①使用上節課的方法,先將個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回形針或綠豆放在另一端來調節平衡。 ②將小桶中的皮球取出,打入20筒空氣放回桶里。 ③用多種物品來恢復天平的平衡。記錄下每種物品的數量。 ④用打氣筒給一個不漏氣的袋子打入100筒空氣,扎緊口袋,然后分別用與這袋空氣質量相當的物品進行比較。 (3)實驗結論:當天平平衡時,空氣的質量等于回形針或綠豆等輕質物品的質量。用打氣筒打入的空氣越多,質量越大。 實驗十五:我們來做一個“熱氣球。 (1)實驗材料:大塑料袋、紙筒、蠟燭、火柴。 (2)實驗步驟: ①在紙筒的底端剪一個“窗口”,供空氣流通。將蠟燭點燃,然后用紙筒罩住蠟燭。 ②輕輕用塑料袋罩住紙筒,加熱袋中的空氣。 ③用手貼住袋子的外壁,當感到袋子變熱了,松開雙手,觀察接下來發生的現象。 ④重復幾次實驗,同時畫下你觀察到的現象。用秒表測量一下,多久以后袋子會掉下來。 (3)實驗結論:空氣受熱會膨脹變輕而上升,變冷后又下降。 實驗十六:做風的模擬實驗。 (1)實驗材料:蠟燭盒、透明塑料膜、無蓋的長方形紙盒、蚊香、雙面膠和紙條。 (2)實驗步驟: ①準備好一個蠟燭盒、一張透明塑料膜、一個紙盒、一段蚊香、一卷雙面膠和一束紙條。 ②在紙盒的相鄰兩側各打一個圓洞。 ③點燃蠟燭后,將蠟燭放在盒中,然后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紙盒,透明塑料膜最好用比較硬且平整的材料,厚度也要適中。 ④借助蚊香的煙霧和紙條觀察空氣的流動。 ⑤畫圖解釋你觀察到的現象。 (3)實驗現象:煙霧進入紙盒中,并呈上升趨勢,從上方的圓洞飄出,紙條抖動。 (4)實驗結論:紙盒中的空氣冷熱不均使空氣流動,形成了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