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3課古代印度2020年秋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歷史新課導入玄奘西去天竺佛教他是誰?西去哪兒?信仰是?知識目標了解古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掌握種姓制度和佛教創立的相關知識。本課知識結構一、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P10)二、歷史演進(P10-11)三、文明成就(P12-13)一、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1、地理位置: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整個南亞次大陸2、范圍: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3、自然環境:印度河水量豐沛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古印度文明二、歷史演進公元前23—公元前18世紀哈拉帕、摩亨佐?達羅文明雅利安人侵入時期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500年多次被征服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磚砌水井,用于為摩亨佐·達羅城供水大浴池雅利安人侵入人數不占優勢的雅利安人,怎么鞏固對占人口大多數的達羅毗荼人的統治呢?種姓制度阿育王阿育王石柱阿育王基本上實現了統一(半島最南端除外),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三、文明成就1、文字:印章文字2、數學:阿拉伯數字視頻:種姓制度三、文明成就3、制度:種姓制度(1)起源: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為維護其統治(2)內容:首陀羅吠舍剎帝利婆羅門賤民①第一等級→②第二等級→③第三等級→④第四等級→⑤最低等級→祭司貴族——神權國王、武士、官吏——軍、政大權農、牧、手、商——納稅、上供被征服者、貧困破產——被奴役不可接觸者——被凌辱(3)特點:等級世襲職業固定實行內婚①嚴格維護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權專制政治的體現;(4)影響:②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并對后來社會發展有不良影響。催生了佛教三、文明成就3、宗教:佛教(1)時間:(2)創始人:(3)教義: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眾生平等,忍耐順從降生于無憂樹下無憂樹是自尊而出世的象征菩提樹是向善而得道的象征得道于菩提樹下涅槃于娑羅樹下弟子首次結集于七葉樹下娑羅樹是守信而圓滿的象征七葉樹是尚和而傳承的象征佛教四圣樹喬達摩·悉達多(約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四諦說苦諦(人生各種痛苦)、集諦(引起痛苦的原因)、滅諦(消除種種煩惱)、道諦(消除煩惱的道路)。人的一生本質是痛苦的,痛苦來源于個人的欲望,人只有克服了所有這些欲望,才能獲得寧靜的生活。——《中國佛教百科全書》(4)傳播:(1)外傳:公元前3世紀后(2)向北:公元前1世紀,中亞—中國新疆—中國內地—朝、日、越(3)向南:錫蘭—緬、泰、柬視頻:印度宗教發展變化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 印度的宗教.mp4 5-3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么回事.mp4 5-3 哈拉帕、摩亨佐?達羅文明.mp4 第3課 古代印度.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