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三年文綜政治試題特點、導向與復習備考對策制約文綜(政治)成績提高的歸因分析各校在總結一年高考時,總會有許多欣喜,(如我校的省綜合排名第4),也會有諸多遺憾。文綜受到的指責較多,一是平均分不高,二是高分群體人數少。如我校就有多位語數外在400分以上,文綜在200分以下,夢斷文綜的情況。除了文綜學科的特點外,教師的復習指導有著直接關聯。我們通過三年文綜試題特點的分析,研究復習備考的指導策略,減少一點文綜的遺憾。年年歲歲題相似,歲歲年年分不高。就教師指導層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師自身對教材理解不夠深刻,對照教材、復習資料照本宣科。A、教材的內在邏輯關系的整理:“企業知識塊”,從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企業的經營戰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直到企業提高對外的競爭力等。對比一堂“文化選擇”的復習課:甲:對照考點與資料,分三個考點分析:文化市場與傳媒商業化的影響、發展大眾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然后高考例題演練。乙:圍繞考點而拘泥于考點,尋找教材的內在邏輯關系。(1)分析為什么要文化選擇?原因是文化市場與傳媒商業化的影響,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的影響。這二個方面正是1、3兩個考點。(2)如何選擇?發展大從文化、先進文化的措施。正是考點2以及第九課的部分內容。乙老師的上課過程有一個邏輯思維過程,從陳述性到程序性的知識整合過程;而甲老師的上課過程只是一個陳述性的過程。B、換一個角度審視某一知識點。高考試題的特點之一意料之外,情里之中,常常換一角度考查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理解。《政治生活》講到公民的參與、政府審慎用權有利于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換個角度從如何做到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思考,深化對這一知識的理解。(2011年北京卷)類似的試題有: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簡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有利和不利國際形勢,(2011年廣東卷)如何運用矛盾分析法(2010年安徽卷37題)C、知識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外幣與外匯、走出去與對外貿易,狹義的聯系觀與廣義的聯系觀等。浙江卷的25題的選擇題,考查信用卡的功能,比較全部功能與部分功能;35法國政體的特點。人大的決定權與立法權(2011年山東23題)2、對解題方法重視,對知識建構、生成的方法指導不夠。把重視解題方法指導作為一堂優質政治的五大要素之一,主要是指解題方法的指導,這種指導是結合課堂中的例題來展開和呈現的(嘉興沈老師)。把知識體系建構、生成常態化,多數建構是可以老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的。例如,單元—課—目—知識點;經濟生活按主體重組;一個知識點按知識層面展開。如“和平與發展”:含義、現狀、關系、障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我國的主張等。3、重視做題,對選題和做后的反饋、糾正重視不夠,對學生出現錯誤的歸因分析不重視,試題的“陷阱”有哪些,如何越過這些“陷阱”,甚至類似問題常做常錯的情況。試題選擇拿來就用,不審視是否符合浙江卷特點。比較符合浙江卷試題特點有天津卷、山東、北京卷,不太符合的江蘇卷、上海卷等。省內試題比較好有紹興卷、嘉興卷,不夠好有杭州卷、五校聯考卷。33題下列關于國家的本質說法正確的是 (五校聯考)①從國家的產生看,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②從國家的本質屬性看,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屬性③從國家的構成要素看,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是一個國家存在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 ④從國家性質劃分看,人類歷史上先后出現了四種類型的國家,即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1題:假如你是春晚總導演,請從中華文化角度解讀安排這個節目的基本考量。4、對學科思想和方法在課堂的滲透重視不夠。學科思想方法是在一定的知識和方法基礎上形成的,對理解、掌握、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起到促進和深化的作用。例: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每個人都力圖利用好他的資本,并實現最大的價值。一般說來,他并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實際上所增進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說追求的僅僅是個人的利益。但是,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會使他將資本投資于最有利于社會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到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2)聯系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評析亞當·斯密關于市場作用的觀點。(6分)本題涉及的學科思想是辯證思想與發展觀點。運用這一學科思想與方法就全面的認識問題,特別能指出市場經濟需要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相結合。思想政治的學科思想與方法主要:在相似中找差別,在差別中找規律的思想(浙江卷24、31、35);觀點與材料相統一的思想(27、28、31、40);辯證(辯證否定)思想(選修模塊的試題、41);一般系統論思想,整體性---層次性例1:《人民日報》以“社會好與壞,居民說了算”為題對天津城市基層民主建設經驗進行了介紹:一是綜合評價社區居委會及其成員。二是建設社區居民參與評議監督機制,將知情、表達、決策、監督權全部交給居民。(2011·天津卷 有刪節)運用公民政治參與的知識,說明上述經驗的政治意義。(12分)多數學生能從公民政治參與的幾種形式的意義回答,但從整體回答對推動社會主義民主的意義就容易忽略。例2:浙江卷41,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關經濟舉措對統籌城鄉發展的積極作用。需要從三個措施中逐一概括中其積極作用。二、浙江三年文綜(政治)的試題特點、導向浙江三年文綜(政治)在命題的指導思想(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強調“雙基”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命題重視新材料、新情境的創設與運用)、考核的目標與要求、試題的難度與區分度、試題的類型、設問方式與分值等方面保持相對穩定性。1、選擇題的材料來源和呈現方式多樣化。以2011年卷為例,A、材料多數來源于當前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現象:25題CPI上升、26題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29題北非動蕩、32題中挪關系、33題美國政黨共5題;B、材料來源于教材內容:34題代議制的不同特點,35法國政治體制的特點共2題;C、生活現象、自然科學現象的理論思考:24題信用卡功能、31題豎大姆指的不同文化含義,27題海水溶鹽濃度、28題考古發現4題。D、漫畫題1題,從漫畫意境中分析概括哲學寓意。2、選擇題難度略有下降,選項設計“陷阱”多,區分度大,總體難度仍然較大。09卷有貨幣職能題、漫畫題、哲學題(宋代民間的崇拜)三個難題,10、11兩年難題相對分散,容易做錯是24題信用卡題、30題漫畫題、31題文化現象題、35法國政體特點題。A、選項來源于教材,但很少完全按照教材文本的內容設置,表明“知識點與材料信息的結合度”很高,同樣的意思、內容,在表達的方式上是富于變化的,哲學的變化尤其明顯,要理解內含的寓意。B、組合式選擇題的題肢不出現跨模塊的情況,但是往往跨越同一模塊中的不同單元(專題),課和框題,因此組合式選擇題在考察知識點的面和數量上,以及考察學生對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上,有獨特的優勢。3、試卷結構上,遵循樣卷,凸顯《考試說明》的權威性。作為浙江省“高考命題的主要依據”,《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對各科考試的內容、要求、形式作出了具體解釋,并提供了參考試卷。浙江文綜政治試題不僅在題型分布(12個選擇題,共48分;2個主觀題,5個設問,共52分),還是模塊分布(選擇題,經濟生活3題,生活與哲學4題,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3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各1題;非選擇題方面,經濟生活模塊2個設問,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每個模塊各1個設問),與參考卷保持一致。從微觀層面看,政治試題與參考試卷的結構基本保持一致。如選擇題部分,12道政治學科選擇題中,參考試卷中有7道為組合選擇題,其中6題為雙項組合,而高考試卷中是6道組合選擇題,刪去三項組合題;再如非選擇題部分,2010年《考試說明》中的參考試卷中出現了一個辨析性問題(參考試卷第41題第3問),這一變化在2010、2011年的高考試題中很好地得以貫徹和實踐了(高考試卷第41題第3問)。4、考查內容上,知識考查和透視現實相結合,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突出表現在主觀部分的幾個試題,不是單純的知識識記,而是對諸如“用工荒”、國產漫畫大片成功的理論思考。知識考查和滲透情感相結合,在知識考查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40對傳統文化的,41題對政府責任的認識等,體現新課程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的統一。5、命題切入上,情理之中,無意外之感。切入口較微觀,40(1)體現了“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哪些道理,(2)如何體現辯證否定的實質,41(3)政府應如何履行其職能,易于組織答案。但試題緊扣材料,答案組織強調生成,考查獲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力和調動和運用知識的有、能力,而不是對知識死記硬背。三、浙江三年文綜的啟示與復習備考策略1、把握一輪、二輪復習目標維度。一輪復習總體目標是夯實基礎,提升能力,要突出:A、強化基本概念,突出基礎性。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八),該修正案首次將飆車、醉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嚴重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材料表明,我國 ①公民的民主權利逐漸擴大 ②立法工作堅持與時俱進 ③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決定權 ④人民群眾能夠參加國家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這里,要求學生能夠區分人大的立法權與決定權。選擇題很多錯誤都是基本概念不清造成的。如政治領導與組織領導,政治協商與參政議政、走出去與對外貿易,國家機關與依法行政、公民權力與公民權利等。B、全面復習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建構性。對照《考試說明》的考點和教材,全面復習每一個知識點,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幾個維度逐一落實。同時,在強調基礎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參與知識整理與深化,找出易錯知識、易混淆的知識。知識整理實現從陳述性從程序性的轉變。操作中可以從小切口入手,如:和平與發展這一知識點,可以從含義、現狀、關系、障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我國的主張等展開。C、做好知識的“串聯與并聯”。“串聯”是指具有內在聯系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如企業知識,從經濟生活第一單元“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第二單元的“企業經營取勝的戰略”、第三單元“科學發展觀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直到第四單元“企業提高對外競爭力”。“并聯”相似知識加以整合,如廉政建設的措施,有依法行政的意義、監督的意義。D、多個維度做好主干知識的復習整理。什么是基礎、主干知識呢?一般認為,一是考綱規定的構成學科骨架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觀點等,二是與當年高考熱點問題相聯系的概念、原理和觀點。 從三年高考看,都是主干知識。以《政治生活》為例,主要政府、黨、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在操作中,可以換個角度審視知識點。E、把學科思想與方法、能力目標貫穿于日常的習題訓練之中。學科思想與方法是提升政治學科能力和學習素養的重要內容,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具有學科特色的。能力培養方面,把“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作為基礎,把“調動與運用知識”作為重點,結合習題加以演練,并加以總結學生存在的問題。“表解法”是這項能力的培養一個有效載體。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W市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對發展農村基層民主的意義。(10分) ( 浙江B卷) 有效信息 答案組織支部提議、“兩委”商議、黨員會審議、村民會決議,結果向村民公開 村民自治的表現。體現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村的決策,黨支部在廣泛征求黨員和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提議--村民大會決議,決議和實施結果公開 有利于村民行使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的權利,是村民當家作主的有效途徑。領導機制、黨內基層民主機制,是黨領導的民主自治制度的創造性實踐。 保證了黨組織對農村的領導和村委會作用的發揮。過去政府干不了、管不好的事,農民自己干成了。 尊重了村民自治權利,調動村民自我管理的積極性。F、學生的參與和落實。是檢驗學習效果有效手段,老師要以自身的工作熱情、精細的課前準備、符合本校學生水平習題選擇與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參與,落實知識,提高能力。推薦淳安中學、富陽中學常用課前板演和整體復習法(滾動復習法)2、關注現實,調動知識,提升解題能力。把知識點復習同進,可把社會生活的熱點問題引入課堂,設計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是一個課堂滲透的過程,潛移默化的過程。3、緊扣考試說明與教學指導意見。緊扣考試說明與意見,首先是指備課時高度重視考試說明與意見,更表現為充分理解考試說明與意見,還表現為適當地整合或開發教材,或是適當的取舍 。4、選擇好一份符合浙江特點的習題,選好、用好近三年北京、天津、山東、安徽等省市的高考卷,適當訓練。按“主觀題編制要求”選擇和改編資料:①題目要有高度,政治導向要好,具有時代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②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和為學生作答時知識遷移因素。 ③要注意背景材料的選擇。背景材料應與考生的學習經歷和生活經歷相適應,背景材料提供的信息與應答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一個好的主觀題(背景材料的有效性) A.為學生作答提供“有效信息”(知識遷移因素) B.為學生作答提供一定的思路與語言(材料語言)訓練后怎么辦:講方法(獲取有效信息能力、調動知識能力),知識重要建構與鞏固,總結與反饋,找出學生答題的薄弱環節,舉一反三。5、在尖子段學生地培養上,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千萬不要給學生補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