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 政治 學科導學案 七年級 班級 小組 姓名________ 課人 課題 7.1家的意味 學習目標(識記) 【時間設置:2分鐘】 1.知道什么是家,了解“孝”的文化內涵。 2.知道孝親敬長是傳統美德,也是法定的義務。 3.增強孝親敬長的行動力,體驗親情的溫暖。 二、學習的重難點【時間設置:1分鐘】 重點:知道孝親敬長的原因和做法。 難點:理解“家”的內涵。 三、學法指導【時間設置:1分鐘】 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討論展示、總結歸納。 四、導學過程 (一)導學預習【時間設置:15分鐘】 1.家的含義是什么?(不用寫,書上勾畫) 2.家的意義(作用)是什么? 3.為什么要孝親敬長?(不用寫,書上勾畫) 4.怎樣做到孝親敬長? (二)互動學習【時間設置:15分鐘】 1.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承擔著多種功能。下面我們通過小明的暑假生活日記來看看家庭的功能。(72頁探究與分享) 2.時事直通車:“常回家看看”入法 張某夫婦育有4女1子,跟兒子生活,后因家庭矛盾,老兩口單過。去年,老兩口生病,兒子不聞不問。二人將兒子告上法庭要贍養費,最終法院判兒子每月支付500元贍養費。 思考:A.“常回家看看”入法體現我國重視怎樣的家庭文化? B.結合書本74頁第二段,說說張某將兒子告上法庭的依據? (三)因材達標【時間設置:5分鐘】 1.2019年春節,我國很多人不管離家多遠,都想回家過年,這說明了( ) ①中國人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 ②子女只有在父母身邊才能表達孝敬之心 ③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和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 ④回家過年陪伴父母是我國每個子女的法定義務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近年來,廣東省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最美家庭”,千家萬戶的好家風支撐起社會的好風氣。這表明( ) ①傳承好家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②孝親敬長是中國家庭文化重要的精神內涵 ③弘揚優良家風已成為全社會一種行動自覺 ④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是美滿幸福的重要條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19年央視春晚歌曲《媽,我回來啦》情感真摯,催人淚下。“有你的地方才是溫暖的家”等歌詞表達了( ) ①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②親情之愛割舍不斷 ③家庭保護促進我們身心健康發展 ④家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19年3月7日,長沙市第十一中學的60多名同學參加分娩疼痛體驗活動。許多同學深切體會到“如果媽媽當時怕疼,就不會有我了!”他們流著淚高喊:“媽媽真偉大,媽媽我愛您!”下列觀點與這一活動主旨相符的是( ) ①能使同學們感受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圍 ②同學們的反應體現了“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 ③活動告訴我們要學會感恩,盡孝在當下 ④活動能徹底化解親子沖突,構建和諧家庭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5.“最美孝心少年”高梓淵今年14歲,他的媽媽查出患有白血病,他主動擔起家務、買菜做飯、照料爺爺和弟弟的生活起居,每天都給家里消毒。事跡告訴我們( ) ①只有遇挫折,人才能長大 ②要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 ③子女要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向父母提出任何要求 ④積極承擔責任,做孝敬父母的好少年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6.閱讀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018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婦聯等九部門聯合向省級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共三十條。其中第十九條“加強家庭交流互動”強調,家長要注重言傳身教,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 (1)請你曬一曬自己的家風、家訓。 (2)良好的家風、家訓有何作用? (3)在文明家庭建設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五、學而思 (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 參考答案 (三)因材達標1-5 CBCAD 5.(1)誠信。做誠信的人。 (2)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②有利于促進家庭和諧;③有利于改善社會風氣;④有利于保留獨特家庭文化;⑤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 (3)孝敬父母和長輩,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與其他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相互理解、信任、體諒和包容;進行有效交流和溝通;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發展中的矛盾;弘揚優良家風、家訓;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