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374650266700第二框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學習目標 必備知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宏觀調控的含義、主要目標;實行宏觀調控的原因、主要任務、手段。 關鍵能力:能夠運用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解釋身邊現象,體驗政治參與素養。 -444500273050 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科學精神:知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離不開“看不見的手”也離不開“看得見的手”,學會運用“兩點論”的觀點看待問題。 法治意識:自覺參與到市場經濟活動中去。 -444500267970 基礎梳理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根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根本目標: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內在要求: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3.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 ①通過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②通過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③通過實施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 ④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⑤通過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 ⑥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4.宏觀調控的含義和主要目標 含義:是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總量進行調節和控制。 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5.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 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6.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國家通過財政收入與支出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調節社會總需求,實現國民經濟平穩運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在不同的經濟形勢下,政府可選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不同組合,實現宏觀調控目標。 7.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相結合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8.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區別 ①制定者不同:財政政策由國家制定,必須經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直接指定。 ②含義不同: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通過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來影響總需求,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貨幣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貨幣當局)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袋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 ③內容不同:凡是有關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發行國庫券,國家規定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的投資的多少等都屬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和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調整則屬于貨幣政策。 9.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的區別 ①地位:市場調節起決定性作用。宏觀調控是彌補市場機制不足,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式。 ②優勢:市場調節的優勢是價格及時反映供求關系的變化,市場信息靈敏,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生產率高。宏觀調控具有自覺性,主動性和預見性,可以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 ③手段:市場調節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來進行。宏觀調控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④局限性: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單一市場調節會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社會經濟不穩定,發生經濟波動和混亂,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導致嚴重的兩極分化。宏觀調控是一種主觀行為,可能因為決策失誤或過度干預,破壞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 -4413256985易錯提示 1.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答案:× 解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求更好利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 答案:× 解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有機結合起來,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3.堅持市場配置資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答案:× 解析: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同步富裕為根本目標。 答案:× 解析: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 5.我國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表明政府運用貨幣政策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答案:× 解析: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表明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6. 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是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 答案:× 解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 7. 當經濟繁榮時,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就業率提高,但可能伴隨較高的通貨緊縮。 答案:× 解析:當經濟繁榮時,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就業率提高,但可能伴隨較高的通貨膨脹。 -40322513970深化探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 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是什么? 3.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4.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 貧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實施精準扶貧脫貧戰略,無論是在政策支持、對象選擇還是在項目安排、資金投放等方面,“政府之手”都發揮著核心主導作用。在扶貧中注重抓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位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 讓貧困主體能夠真正進入市場.具有持續不斷從市場獲取財富的能力,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能夠 平等分享市場積累的成果,成為市場主體的一部分。 要用好“市場之手”,進一步解放思想,著眼于市場在 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激發精準扶貧的內生動力和 發展活力。同時,導市場力量不只是在政府搭建的平臺上“唱戲”,而且還要參與搭建精準扶貧的平臺,在帶動貧困地區脫貧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結合材料并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知識,分析在扶貧攻堅中如何實現“政府、市場共同搭臺、唱戲”? -339725-3175隨堂訓練 1.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穩定完善扶持糧食生產政策舉措,挖掘品種、技術、 減災等穩產增產潛力,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這要求( ) ①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②國家應加大對農產品市場的干預力度 ③國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實行科學宏觀調控 ④堅持共享發展,保障農民的根本收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已成為一些人必備的食療產品,部分商家為賺取高額利潤,不惜采取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手段。為此,自2019年1月8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信部、公安部等多個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已取得初步成效。材料說明( ) ①市場調節是存在弊端的,具有自發性 ②政府的積極作為能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③宏觀調控應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為主 ④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2019年4月16 日民政部透露,政府部署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明確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簡化養老服務企業設立審批流程,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這有利于( ) ①為養老服務企業的創立提供便利 ②降低養老服務企業市場準入標準 ③加強對養老服務行業的調控監管 ④有效提高養老服務行業科技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近年來,北京打響藍天保衛戰,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趨勢,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下列分析正確的有( ) ①清潔空氣具有公共物品屬性,需要政府干預 ②政府干預提高了排放者所承擔的成本 ③市場自發調節作用和自然界自凈能力增強 ④空氣產權難以界定清晰,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企業只需要到工商部門領取一個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性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從事需要許可證的生產經營活動,再到相關審批部門辦理許可手續即可。“證照分離”改革自2018年11月10日起已在全國有序推開,從“先證后照”到“先照后證”,又到如今的“照后減證”,能減的盡量減,能合的盡量合。“證照分離”改革說明( ) ①政府的市場監管職能應逐步移交市場主體自覺行使 ②政府要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服務 ③政府應推動形成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④政府旨在提高辦事效率,發揮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0005013335參考答案 深化探究 1.答案: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 2.答案:①通過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②通過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③通過實施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 ④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⑤通過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 ⑥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3.答案: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4.答案:(1)政府要創新調控方式,加強定向調控,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使扶貧措施更加精準有效;加強貧困地區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分發揮財政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社會公平和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精準安排項目使用資金,使扶貧對象真正受益。 (2)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尊重貧閑主體的市場地位,激發其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3)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協同發力,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彌補全面小康的貧困短板,實現共同富裕。 解析:本題屬于措施類試題,解答時首先明確知識范圍,然后分別從發揮政府、市場的作用,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等角度組織答案。 隨堂訓練 1.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的合理配置。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農民種糧收益,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國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實行科學宏觀調控,①③正確;國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實行科學宏觀調控,并不是要加大對農產品市場的干預力度,②錯誤;材料不涉及共享發展,④排除。 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和作用。宏觀調控以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為主,③排除;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基,④錯誤;部分商家采取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的手段,說明了市場調節是存在弊端的,具有自發性,①正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信部、公安部等多個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已取得初步成效,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配置,②正確。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宏觀調控。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簡化養老服務企來設立審批流程,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有利于降低市場準入標準,為企業的創立提供便利,①②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放寬養老服務企業的準入,沒有涉及對養老服務行業的調控監管,也體現不出提高養老服務行業科技水平,③④排除。 4. .答案:A 解析:北京打響藍天保衛戰,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趨勢,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主要得益于北京市政府積極進行監管調控,提高了排放者所承擔的成本,從而減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②正確;因為清潔空氣具有公共物品屬性,所以改善大氣質量需要政府的積極干預,①正確;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而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是政府干預的結果,③說法錯誤;空氣產權難以界定清晰導致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而非減少,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5. 答案:C 解析:政府職能是法定的,不能移交給市場主體,①錯誤;“證照分離”改革說明政府要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服務,政府應推動形成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②③符合題意;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④說法錯誤排除。故本題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