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9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課件(50張PPT)+教案+微課+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9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課件(50張PPT)+教案+微課+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9課《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七七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等史實;
2.能講述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3.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史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視頻《盧溝謠》
回望1937年的盧溝橋,我們不禁想問:“1937年的盧溝橋見證了什么?”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在遭到中方拒絕后,進攻盧溝橋,炮轟宛平縣城,從而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二、學習新知
(一)七七事變
1.閱讀填表
2.為什么全面戰爭挑起于1937年的盧溝橋?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約,《馬關條約》中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日本在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三省。
【史料研讀】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的《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
日本按原定計劃,將魔爪伸向華北,想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也就是說,早在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前,侵略者已虎踞北方,成為中華民族的最大敵人,可以說“蓄謀已久”!
盧溝橋恰恰是平漢線上的咽喉,如日軍占領盧溝橋,可截斷平漢鐵路,以平津作為后方,一路暢通無阻的南下,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所以盧溝橋就成為中日在軍事上的必爭之地。而此前中國國內長期動蕩,經濟發展遲滯也給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可以說此時的中國“危機四起”。
4.材料研讀:
盧溝橋之歌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
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委屈忍痛和平保,無可避免上刺刀,
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盧溝橋、盧溝橋,為國爭光在此橋,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
……
為什么歌中反復強調“男兒墳墓在此橋”?
為什么中國軍人抱著必死的信念誓死捍衛盧溝橋?
5.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什么?
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軍司令部命令
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
——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
“抗日救國乃軍人天
職,養兵千日,報國一時,只有不怕犧牲,才能為國爭光!”
——第132師師長趙登禹
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衛戰中,趙登禹、佟麟閣將軍壯烈殉國。
6.合作探究:盧溝橋事變后中國所進行的抗戰,與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有什么不同?
7.七七事變后,日軍是怎樣進一步擴大侵略的?
7月29日
北平淪陷
7月30日
天津陷落
8月13日
進攻上海,
八一三事變
11月12日
上海淪陷
……
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8.課堂小結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
1.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什么?
平津學生:戰地服務團
盧溝橋居民:送水、送飯
長辛店鐵路工人:挖槍眼,筑防空洞
兒童:端水;捐錢
華僑捐獻槍枝等物資
……
2.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毛澤東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
從此“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團結全民族進行抗戰成為1937壯歌中的最強音!3.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關于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講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這樣,以國共為主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
4.材料補充
(1)從兩年前這一天起,我們驚奇我們也能和東亞的強敵抗戰……睡獅果然醒了。從前只是一大塊沃土,一大盤散沙的死中國,現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國了……
從兩年后的這一天看,我們不但有光榮的古代,而且有光榮的現代;不但有光榮的現代,而且有光榮的將來無窮的世代。新中國在血火中成長了。
——朱自清《這一天》1939年7月7日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族抗戰。
(2)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死字旗
未知
這些話語昭示了當時的人們深刻的明白了”沒有國,哪有家”的道理,捍衛祖國,就是捍衛自己的家園!中國人連死都不怕,何懼日本侵略者!
5.材料研讀:試分析材料的意義。
92頁“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戰的決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
(三)淞滬會戰
1.爆發:
日軍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國發動全面進攻。在北方,日軍分路進攻華北;在南方,日軍于8月13日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史稱“八一三事變”日本企圖速戰速決,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
1937年8月13日,日軍借口一名軍官在上海虹橋機場被中國守軍擊斃,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淞滬會戰爆發。
2.上海官兵奮起抗擊日軍。
鯨濤鱷浪撼危城,
全仗吾曹抵死爭。
五百健兒齊殉國,
中華何止一田橫。
——悼念姚子青營官兵
八百壯士歌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斗守戰場。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
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
八百壯士一條心,四方強敵不敢當。
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
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
快快上戰場,把八百壯士做榜樣。
淞滬會戰持續了3個月,打死打傷日軍4萬多人,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殺
1.曾經的都城南京在日寇的鐵蹄下遭受的是怎樣的蹂躪呢?
材料一
“(日軍在南京城)首先搶到的是食物,但其他值錢的,特別是容易攜帶的物品亦任意搶奪。住在屋子里的人也遭搶,只要抵抗就被打死。”
——《紐約時報》(1938年1月19日報道)
材料二
“日本軍隊根本不管是否是其他部隊的管轄區域,都進行搶劫……何況在已釘上司令部標牌的建筑物內,滿不在乎地行竊,這也太過分了。”
——《中島今朝吾日記》(日軍16師團長)
材料三
據原南京國際安全區國際委員會1938年3月—6月的調查表明,由縱火所造成的損失占南京城區市民家庭總損失的52%,動產中的損失有近50%被日本士兵搶去了。
——張憲文主編《南京大屠殺史料集》
2.南京大屠殺
時間:1937年12月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作為戰時陪都。
手段:刺殺、活埋、砍殺、焚燒、殺人比賽等。
結果:屠殺中國人300000。
3.資料鏈接
一位歷史學家曾經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殺的罹難者手牽手站在一起,這一隊伍可以從南京綿延到杭州,總距離長達200英里左右。他們身上的血液總重量可達1200噸,他們的尸體則可以裝滿2500節火車車廂。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
凝視300000,——
“3”后面是一個個“o”(零)嗎?
不——分明是一顆顆屈死的頭顱,正面對屠刀,?怒目相看!
凝視300000,——
“3”后面是一個個“0”(圈)嗎?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懸的絞索,東條英機們?,不正吊死在恥辱柱上?!
凝視300000,——
字字在噴火,聲聲在吶喊:
多行不義必自斃???????血債定要用血來償還!
三、合作探究:學完此課,你有怎樣的思考?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緬懷歷史?
日軍屠殺的是無辜的平民,違背國際公約,
大肆屠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使我們認清法西斯的殘酷性和野蠻性。
在南京大屠殺中屈死的30多萬無辜的生命向我們昭示著一條人類用鮮血寫就的祈愿:反對戰爭,爭取和平。
四、課堂總結
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盡管歷史已經過去,但歷史的記憶猶在,讓我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勿忘歷史,珍愛和平!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說,“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大家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讓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讓各國人民永享太平”。
五、拓展延伸
作為中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分析。課外閱讀這幾本書
《南京浩劫》《日本侵華戰爭遺留問題》《東史郎日記》《從沉淪到榮光——抗日戰爭全紀錄》
不知從哪兒拉來一個支那人,西本提出了一個殘忍的提議,就是把這個支那人裝入袋中,澆上那輛汽車中的汽油,然后點火……西本像玩足球一樣把袋子踢來踢去,像給蔬菜施肥一樣向袋子撒尿……在袋子上系了兩顆手榴彈,隨后將袋子扔進了池塘。火漸漸地滅掉了,袋子向下沉著,水的波紋也慢慢地平靜下來。突然,“澎!”手榴彈爆炸了,掀起了水花。
《東史郎日記》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0張PPT)
導入新課
回望1937年的盧溝橋,我們不禁想問:“1937年的盧溝橋見證了什么?”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在遭到中方拒絕后,進攻盧溝橋,炮轟宛平縣城,從而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導入新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1.知道七七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等史實;
2.能講述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3.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史實。
學習目標
一、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時間
地點
發動者
簡單經過
影響
1937年7月7日
北平盧溝橋
日本
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遂向中國守軍開火,中國守軍奮起抗戰。
一、七七事變
學習新知
一、七七事變
請思考:1937年的盧溝橋見證了什么?
日軍行徑:借口士兵失蹤——搜查宛平城——遭拒——進攻盧溝橋——炮轟宛平城
假如沒有日本士兵失蹤……
士兵失蹤純屬借口
學習新知
一、七七事變
請思考:為什么全面戰爭挑起于1937年的盧溝橋?
史料點擊: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
日本蓄謀已久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約,《馬關條約》中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日本在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三省。
學習新知
請思考:為什么全面戰爭挑起于1937年的盧溝橋?
平漢鐵路
讀圖分析:
中國危機四起
盧溝橋背靠宛平城,扼平漢鐵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軍事上的必爭之地。
學習新知
盧溝橋之歌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
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委屈忍痛和平保,無可避免上刺刀,
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盧溝橋、盧溝橋,為國爭光在此橋,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
……
請你朗讀:
請你思考:
為什么歌中反復強調“男兒墳墓在此橋”?
為什么中國軍人抱著必死的信念誓死捍衛盧溝橋?
材料研讀
一、七七事變
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
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軍司令部命令
學習新知
一、七七事變
請思考: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什么?
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
——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
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29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
學習新知
“抗日救國乃軍人天
職,養兵千日,報國一時,只有不怕犧牲,才能為國爭光!”
——第132師師長趙登禹
第132師師長趙登禹
一、七七事變
請思考: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什么?
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學習新知
一、七七事變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衛戰中,趙登禹、佟麟閣將軍壯烈殉國。
學習新知
九一八事變
七七事變
日本
中國
局部抗戰
全面抗戰
盧溝橋事變后中國所進行的抗戰,與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有什么不同?
局部侵華
全面侵華
合作探究
一、七七事變
請思考:七七事變后,日軍是怎樣進一步擴大侵略的?
7月29日
北平淪陷
7月30日
天津陷落
8月13日
進攻上海,
八一三事變
11月12日
上海淪陷
……
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變”
1937年7月底平津淪陷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學習新知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時間
地點
發動者
簡單經過
影響
1937年7月7日
北平盧溝橋
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日本
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遂向中國守軍開火,中國守軍奮起抗戰。
課堂小結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
陳嘉庚
華僑捐獻槍枝等物資
請思考: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什么?
平津學生:戰地服務團
盧溝橋居民:送水、送飯
長辛店鐵路工人:挖槍眼,筑防空洞
兒童:端水;捐錢
……
學習新知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
學習新知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請思考: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什么?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
學習新知
工農紅軍的改編
西北工農紅軍
八路軍


揮:朱

副總指揮:彭德懷
南方八
省紅軍
游擊隊
新四軍


:葉

副軍長:項

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
學習新知
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關于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講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這樣,以國共為主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
學習新知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
從兩年前這一天起,我們驚奇我們也能和東亞的強敵抗戰……睡獅果然醒了。從前只是一大塊沃土,一大盤散沙的死中國,現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國了……
從兩年后的這一天看,我們不但有光榮的古代,而且有光榮的現代;不但有光榮的現代,而且有光榮的將來無窮的世代。新中國在血火中成長了。
——朱自清《這一天》1939年7月7日
請思考: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什么?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族抗戰
資料鏈接
二、第二次國共合作
請思考:1937年的盧溝橋槍聲響起后,走向歷史前臺的是?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死字旗
未知
資料鏈接
92頁“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
試分析上述材料的意義。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戰的決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
材料研讀
三、淞滬會戰
日軍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國發動全面進攻。在北方,日軍分路進攻華北;在南方,日軍于8月13日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史稱“八一三事變”日本企圖速戰速決,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
學習新知
1937年8月13日,日軍借口一名軍官在上海虹橋機場被中國守軍擊斃,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淞滬會戰爆發。
學習新知
時間:1937年8月13日
結果:1937年11月
上海失陷
主要民族英雄:姚子青、謝晉元
學習新知
三、淞滬會戰
98師第583團
3營營長姚子青
鯨濤鱷浪撼危城,
全仗吾曹抵死爭。
五百健兒齊殉國,
中華何止一田橫。
——悼念姚子青營官兵
資料鏈接
三、淞滬會戰
八百壯士歌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斗守戰場。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
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
八百壯士一條心,四方強敵不敢當。
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
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
快快上戰場,把八百壯士做榜樣。
謝晉元
聽罷此曲,你有怎樣的感受?
材料研讀
三.淞滬會戰
上海守軍奮起抗擊日軍
1937年7月平津淪陷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
淞滬會戰持續了3個月,打死打傷日軍4萬多人,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學習新知
“此次兩軍作戰,雙方傷亡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此前所未聞者。須知若干華軍器械猶未充分,但一般所認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種奇跡,自屬難能可貴。上海一隅之抵抗,對于整個中國均有極大之影響。”
--倫敦《泰晤士報》(1937年11月28日)
讀上述材料,用史實說明中國軍民是如何進行抗戰的。這對抗戰初期局勢產生了什么影響?
史實: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先后出動了70余萬兵力,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姚子青營守衛寶山,與日軍苦戰3天,全營官兵壯烈犧牲。謝晉元率部堅守四行倉庫,消滅日軍200多人,完成任務后撤出。中國空軍首次參戰,擊落3架日機,初戰告捷。
  影響: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打死打傷日軍4萬多人,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材料研讀
資料鏈接
一寸山河一寸血
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癡心妄想
課堂小結
四、南京大屠殺
四、南京大屠殺
把他們走過的綠野和鬧市的道路,
用鮮血染紅了之后,
必定會引起哭泣與哀號……
——1937,泰戈爾《敬禮佛陀的人》
1937.12.13
導入新知
南京大屠殺
資料鏈接
材料一
“(日軍在南京城)首先搶到的是食物,但其他值錢的,特別是容易攜帶的物品亦任意搶奪。住在屋子里的人也遭搶,只要抵抗就被打死。”
——《紐約時報》(1938年1月19日報道)
材料二
“日本軍隊根本不管是否是其他部隊的管轄區域,都進行搶劫……何況在已釘上司令部標牌的建筑物內,滿不在乎地行竊,這也太過分了。”
——《中島今朝吾日記》(日軍16師團長)
材料三
據原南京國際安全區國際委員會1938年3月—6月的調查表明,由縱火所造成的損失占南京城區市民家庭總損失的52%,動產中的損失有近50%被日本士兵搶去了。
——張憲文主編《南京大屠殺史料集》



四、南京大屠殺
曾經的都城南京在日寇的鐵蹄下遭受的是怎樣的蹂躪呢?
學習新知
四.南京大屠殺
1.時間:1937年12月
2.手段:
3.結果: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作為戰時陪都。
刺殺、活埋、砍殺、焚燒、殺人比賽等
屠殺中國人300000
學習新知
四.南京大屠殺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300000
資料鏈接
一位歷史學家曾經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殺的罹難者手牽手站在一起,這一隊伍可以從南京綿延到杭州,總距離長達200英里左右。他們身上的血液總重量可達1200噸,他們的尸體則可以裝滿2500節火車車廂。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
資料鏈接
忘記大屠殺無異于第二次大屠殺。
學完此課,你有怎樣的思考?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緬懷歷史?
合作探究
資料鏈接
拿起你的筆寫下心中所想,創作一首三行詩。
闊別盧溝橋上破碎獅
再逢往長江邊赤水魂
而今便有泱泱大中華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未來
鞠躬盡瘁為國亡
雄獅怒吼保家園
銘記國殤七十載
拓展延伸
推薦閱讀
作為中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分析。
拓展延伸
不知從哪兒拉來一個支那人,西本提出了一個殘忍的提議,就是把這個支那人裝入袋中,澆上那輛汽車中的汽油,然后點火……西本像玩足球一樣把袋子踢來踢去,像給蔬菜施肥一樣向袋子撒尿……在袋子上系了兩顆手榴彈,隨后將袋子扔進了池塘。火漸漸地滅掉了,袋子向下沉著,水的波紋也慢慢地平靜下來。突然,“澎!”手榴彈爆炸了,掀起了水花。
《東史郎日記》
拓展延伸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修文县| 鄯善县| 同德县| 新蔡县| 甘洛县| 临泉县| 都昌县| 庄浪县| 和硕县| 津市市| 明水县| 青田县| 渭南市| 广丰县| 台南市| 临朐县| 习水县| 沙洋县| 延安市| 定州市| 临汾市| 巴中市| 邹平县| 钟祥市| 新田县| 射洪县| 佛教| 额尔古纳市| 广宗县| 军事| 从化市| 响水县| 当雄县| 华阴市| 临漳县| 公安县| 崇阳县| 道真| 鄂托克旗|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