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10月份月考八年級(上)社會法治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列與古代印度文明無關的是( ) A.種姓制度 B.阿拉伯數字 C.佛教 D.《天方夜譚》 2.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西周建立。下列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炎黃戰蚩尤 B.商湯滅夏 C.牧野之戰 D.春秋爭霸 3.某校八(3)班同學在學習“商鞅變法”時,排練了形象生動的歷史課本劇。下列是 四名同學扮演的角色,其中不符合變法內容的是( ) A.小華:出身貴族,爵位世襲 B.小麗:努力種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紅:土地私有,可以自由買賣 D.小強:軍功卓著的人,被授于爵位田宅 4.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出的聯名倡議中寫道:“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薄翱鬃拥闹腔邸卑?) A.“無為而治” B.“兼愛”和“非攻” C.“仁”和“德治 D.實行“法治” 5.馬克思曾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里克利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毕ED“內部極盛”表現在( ) A.農耕文明高度發達 B.對外交流極其頻繁 C.民主制度達到高峰 D.雅典民主制度確立 6.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查理曼帝國建立 ②阿拉伯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③日本大化改新開始 ④統一的英吉利王國形成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7.明明正在讀一本名著,內容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個強盜、勇敢的辛巴達及阿拉丁和神燈等。這本書的歷史文化背景應該是( ) A.伊斯蘭文化發展的時代 B.希臘文化發展的時代 C.羅馬文化發展的時代 D.印度佛教發展的時代 8.下列不屬于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做出的重要貢獻的是( ) A.傳播了中國的四大發明 B.創造了0—9十個數字符號 C.傳播了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 D.給中國帶來了阿拉伯人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 9.“當中國出現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時候,那里也透射出歐洲第一縷文明的曙光;當東方誕生孔子、老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時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哲人的思想光芒。”這段話中的“那里”是指( ) A.古埃及 B.古希臘 D.古印度 C.古羅馬 10.《日本國史略》中記載:“阿倍仲麻呂……從遣唐使西游,為留學生…性聰敏,好讀書,唐玄宗愛其才而厚遇之,于是更姓名為晁衡,遂入仕于唐,官至秘書監?!痹摬牧喜荒苷f明( ) A.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 B.唐朝政府任用外國人為官 C.中華文明促使日本進行大化改新 D.唐朝時中日兩國友好交往 11.學完“豐富的社會生活”這課后,你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是( ) ①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小明和小美是同學,又在同一個小區居住,他倆的社會關系既有地緣關系,也有業緣關系 ④我們應該積極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發展趨勢,課堂學習是我們了解社會的最好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都是別人創造的……陳明據此得出如下觀點,其中與材料意思相符的是( )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B.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C.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需要人們共同的努力 D.個人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13.親社會行為通常是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包括謙讓、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贈予等,是一種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其他個體或群體的行為趨向。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主動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②同情和關心遭遇挫折、不幸的入 ③對處于困境和危難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強優患意識,優先考慮個人前途命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現在我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平臺,在故宮的數字博物館里看到故宮收藏的1500塊地毯,7.5萬副書法作品,還有大量的珍貴瓷器和其他歷史文物。這說明網絡( ) A.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 B.促進了人際交往發展 C.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D.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 15.世界互聯網大會在全球范圍內邀請來自政府、國際組織、企業、技術社群和民間團體的互聯網領軍人物進行探討交流。全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互聯網。這是因為( ) A.互聯網可以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要 B.互聯網為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便利 C.互聯網的積極作用取代其消極作用 D.互聯網交往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約 16.疫情期間,“吃板藍根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的謠言在朋友圈肆意傳播,造謠者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這警示我們青少年要( ) A.拒絕進行網絡交流,自覺抵制一切謠言 B廣泛瀏覽各種網站,接受所有疫情信息 C.主動和公安機關一起懲罰網絡造謠行為 D.提高對信息的辨識能力,不信謠不傳謠 17.走斑馬線過馬路時,小朋友向主動禮讓行人的司機行禮致謝,這溫暖的畫面讓人感動,同時也表明司機的禮讓行為( ) ①提升了駕駛水平 ②贏得了他人尊重 ③改進了交通規則 ④促進了社會和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三顧茅聲”講的是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故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有( ) ①文明禮貌能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 ②語言得體的人一定心地善良 ③換位思考需要克服心理障礙 ④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尊重 A.①④ D. ①② B.③④ C.①③ 19.從現代社會的法理角度看,宋代的司馬光少年時“砸缸”智救落水小孩的故事,體現的是( ) A.通過正當防衛維護正當權益 B.通過提起訴訟維護正當權益 C.通過緊急避險維護正當權益 D.通過法律救濟維護正當權益 20.“未成年人犯罪與不良行為關系”解讀正確的是( ) A.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是從違法犯罪開始的 B.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與犯罪行為沒有原則界限 C.未成年人違反紀律不要緊,千萬不要違反法律 D.未成年人應防患于未然,自覺杜絕不良行為 二、非選擇題。(5個大題,共60分) 21.閱讀對話,回答問題。(12分) 某校八(6)班的同學正在演繹百家爭鳴的歷史劇,請你一起參與。 小李: ……故圣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小張: ……視人之身若其身,誰賊?……視人之國若其國,誰攻? 小明: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小高: 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 重罰者,民之所惡也……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 【角色扮演】 (1)、小李、小張同學演繹的分別是哪個學派的什么主張?(4分) 【分析影響】 、上述哪種主張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最大? 為什么? 哪種主張對后世的影響最大? 為什么?(6分) 【歷史地位】 、百家爭鳴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有著怎樣的地位?(2分)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后,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衡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間,他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扮演角色】 (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國的一位農民,你是否支持商鞅變法? 為什么?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國的一位貴族,你是否支持商鞅變法? 為什么? (4分) 【理解學習】 (2)、根據上述材料指出,商鞅變法確立中央對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商鞅變法以后,據說秦軍將士作戰非常勇敢,請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4分) 【方法探究】 對商鞅變法的評價,黃海和李芳產生了分歧。 黃海: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變法是成功的。 李芳:商鞅因變法觸及舊貴族的利益,慘遭車裂而死,變法失敗了。 (3)評價歷史上的變法(改革)成功或失敗的方法是什么?(4分) 2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德國法學家耶林格說, 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 第一次是以武力, 第二次是以宗教, 第三次是以法律。 材料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狹隘, 也是最充實的民主政治。 【版圖特點】 (1)、“羅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羅馬版圖于何時達到最大?(2分)有何特點? (2分) 【宗教法律】 (2)、“羅馬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這里的一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2分) 羅馬第三次以法律征服世界“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是羅馬法,羅馬法的淵源是什么? (2分) 【民主政治】 (3)、料二為什么稱“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充實的民主政治”?(4分) 關注網絡發展,探討思考問題。(12分) 近年來,網絡直播豐富了我們的娛樂休閑生活。這些直播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 湖流、社會熱點、街頭采訪等各種主題,既有弘揚正能量的。比如: 高中生直播自習,提高學習效率引發網友效仿; 也有一些令人擔憂的,比如: 不少網民為了盈利或者博得關注,借助直播平臺在網絡上播出搞笑內容,這類短視頻有的低俗,有的違反了相應的法律法規。 【評論分析】 、針對低俗視頻,有網友評論: 網絡負能量太多,不要也罷。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 并說明理由。(4分) 【提出建議】 (2)、請你圍繞“凈化網絡環境、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主題,從“網絡播主、直播觀眾、直播平臺”三個不同的角度,分別提出一條建議。(任選兩個角度回答,4分。) 【文明上網】 (3)、為預防不文明上網問題,請你從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可從國家、學校、家長、學生角度提出建議,任選兩個角度回答,4分。) 增強法治觀念,開展探究活動,完成下列任務。(12分) 【新聞材料】 2018年6月,杭州市某住戶家突發火災,其妻和三個孩子不幸遇難。警方調查確定火災為放火案,保姆莫某有重大作案疑。2019年6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認定,莫某被執行死刑,剩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一萬元。 【法律鏈接】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以放火罪、盜竊罪追究其刑責。 【引以為鑒】 面對歹徒如何自護與自救,同學們展開了熱烈討論。 觀點1: 歹徒兇惡又狡猾,我們惹不起躲得起。 觀點2: 歹徒雖然很可怕,我們斗爭要講方法。 (1)、據新聞材料,判斷莫某的行為屬何種類別的違法行為(2分),并說明判斷依據。(2分) (2)、結合材料分析,莫某被宣判死刑這一結果,體現了法律具有哪些作用。(4分) (3)、你贊同哪一個觀點,并說明理由。(4分) 八年級社會法治月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共40分.) 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C B A B B C 題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D B D D A C D 非選擇題(5個小題,共60分) (12分) (1)、(4分)小李同學: 道家; 主張: 無為而治。 小張同學: 墨家; 主張: 兼愛、非攻。 (2)、(6分) 小高同學演繹的法家“嚴刑重罰”的主張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最大。因為適應當時社會發展需要(或統治需要)。 小明同學演繹的儒家的主張對后世的影響最大。因為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提到漢武帝也給分) 、(2分) 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2.(12分) (1)、 (4分) 支持。因為商鞅變法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只要提到獎勵軍功、農耕即可)(2分) 反對,因為變法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或提到商鞅變法獎勵軍功觸犯貴 族利益即可)(2分) (2)、 (4分) 建立縣制(或實行郡縣制);由國君(皇帝)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和賞賜土地。(2分) 、 (4分)① 看變法(改革)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推動社會的發展。②看變法目的是否達到。(意思相近,兩點即可4分) 23.(12分) (1)、(4分) 2世紀 (2分) 特點: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或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海。(2分) (2)、(4分) 基督教。(2分) 《十二銅表法》.(2分) (3)、(4分) 雅典全體男性公民普遍參與國家政治(2分),或享有津貼(2分)。 24. (12分) (1)(4分) 不認同網友的觀點(1分)。 利:在網上搜集學習資料,査找相關信息,也在這個虛擬的時空中交往;超越時空限制,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擴展交往圈;網絡交友可以滿足我們一些心理需要等。 弊: 互聯網開啟了通往世界的又一個窗口,但是有時卻關閉了與人溝通的心靈之門;虛擬的交往難以觸碰到生活中的真實;過度沉迷于網絡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成績,身心健康發展和人際關系等。 (利弊各一點得3分,只提一方面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 (2)(4分) 網絡播主: 網絡行為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等; 直播觀眾: 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 通過參加課外閱讀等方式豐富精神文化活動; 直播平臺: 倡導網絡直播正能量,給予弘揚正能量的網絡播主更多支持等。 (3)(4分) ①國家角度: 加強對網絡、網吧的監管力度,凈化網絡環境,加強社會保護等。 ②學校角度: 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保護,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等。 ③家長角度: 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督促、引導或監督子女合理利用網絡等。 ④學生角度: 要依法律己,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遠離不良信息;要提高自控能力,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沉溺于網絡,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等。 25. (12分) 、(4分) 犯罪 (刑事違法行為) (1分)。莫某故意縱火導致他人生命和財產受到嚴重傷害和損失,說明其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其行為違反了《刑法》規定,具有刑事違法性;莫某最終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說明具有刑罰當罰性。(寫出1個特性得1分,2個得2分,3個得3分) 、(4分) ①法律具有規范作用。莫某的行為違反了刑法,受到刑罰處罰。 ②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法院根據刑法判處莫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通過制裁犯罪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4分) (3)、(4分) 贊同觀點2: 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記住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等。(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