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 一、教材分析: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一節論述了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人與生物圈應該和諧發展”的理論基礎。所以該節在本書中乃至在本學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兩個課時來進行教學。 二、教學目標: 1.知識: (1)列舉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2)列舉環境中的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3)列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2.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嘗試學習“提出問題”“設計簡單的對照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分析實驗結果和得出結論”等實驗步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 (1)列舉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2)列舉環境中的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3)列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2.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嘗試學習“提出問題”“設計簡單的對照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分析實驗結果和得出結論”等實驗步驟。 三、提前準備 教師: (1) 指導興趣小組課前一周開始用饅頭培養霉菌。 (2)制作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 (1)興趣小組課前一周開始用饅頭培養霉菌。 (2)收集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的有關資料。四、重點與難點 重點: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3.活動:“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y點: 活動:“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五、教學方法: 1.啟發式談話法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活動“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測量不同植被環境的空氣溫度和濕度”均可以安排在課前,課上主要是組織各小組交流活動的過程和對結果的處理方法。 六、學習方法: 通過課外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課堂上對圖片的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八、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啟發學生列舉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環境影響的實例,如:“金魚、仙人掌分別生活在什么環境中?如果把它們的生活環境對調,結果會怎么?這說明了什么?”以此導入新課.使學生感受到環境影響到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存。 (二)新知學習: 1.展示圖片或視頻資料,印證生物受環境的影響,引導學生總結生態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概念。 (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各種因素稱為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各種因素稱為生態因素。)舉例說明溫度對生物的影響 舉例說明水域的污染 對 生 物 生 活 的 影 響 2.活動:“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學生閱讀課本15頁,初步了解實驗過程;再請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介紹霉菌的培養過程。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按課本要求在課下完成活動。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結論,使學生明白生物的生活受溫度、濕度、空氣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討論: 1.根據你的日常觀察和經驗,你認為選用哪種食品容易長出霉菌? 答:面包、饅頭等濕潤、營養物質豐富的食品 2.該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答:霉菌適于生活在溫暖的環境里。 3.學生觀察課本第16頁圖片,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除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之外,還有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再請學生分析下圖: 4.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尋找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鼓勵學生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激起競爭意識,同時滲透生物適應環境的觀點。例:仙人球適于生活干旱的環境。 5.學生閱讀課本17頁,小組討論、歸納并總結生物對環境常見的幾種適應方式:保護色、警戒色與擬態。 九、隨堂練習: ?。?生態因素包括__和__。 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 、__ 、__等多種因素,你能說出生活中生物受非生物因素影響的例子嗎? 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它包括___和___的相互影響,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