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 《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一、【設計依據與構想】 新課程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課標》要求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基于課改理念及《課標》要求,我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通過“目標引領、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教師釋疑、當堂反饋”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技能,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同時,在學生理解生物學知識的過程中,順其自然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知、情、意、相結合,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本章講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本節是本章的第三節,是在前面了解了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的基礎上,認識植物的開花、結果的過程。從教材內容設計看,本節由“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三部分組成。其中,“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這部分內容較抽象,需要教師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抽象思維已有較大的發展,但仍需要具體的感性知識作支持。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這一認知規律。導入時要從生活入手,激起學生的學 習興趣。教學中運用多種(如實物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分析問問題、解決問 題。 四、【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花的基本結構,說出花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開花授粉的過程。 3、說出植物果實的結構及其形成過程。 能力目標: 1、觀察花和果實的結構,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 2、通過描述花的傳粉和受精過程,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認識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遺傳的重要意義 2、養成愛護花草、珍惜果實、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五、【學習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識別花的結構,并說出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觀察果實的結構及果實的形成過程。 3、說出植物果實的結構及其形成過程 (二)教學難點 1、說出傳粉受精及果實的形成過程。 2、分析討論,對于植物繁衍后代來說,花的那些結構是最重要的 六、【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花生果實 2、FLASH:(1)傳粉;(2)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過程。 3、視頻:開花(2個片段);花的基本結構 (二)學生準備 1、 預習課本 2、百合花 七、【學習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 導入新課 (3分鐘) [觀看]: 視頻:開花的過程 開花:花瓣等展開來的現象 請同學們欣賞中國十大名花。 [提問]:那么花究竟是怎樣變成果實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開花和結果的奧秘吧! ?認真觀賞。 ? ?開花 (10分鐘) [演示PPTD的圖片]:桃花、荷花、菊花、梅花等花的圖片。 [提問]:(1)這些花在哪個季節開放? (2)影響它們開放的因素是什么? [提問]:不同的花為什么要在不同的季節開放?即開花受什么條件影響? [提示]:拿春天與秋天相比,哪一個季節的白日較長? [演示]:白居易的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提問]:山上的桃花開花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總結]:綠色開花植物都有開花的習性,花的開放受光照、溫度等外界條件的影響。 [講述]:植物的花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但花的基本結構卻是相同的。 回答:桃花春天開,荷花夏天開,菊花秋天開,梅花冬天開。 ?思考。(問題有一定難度) 集體回答:春天白日長。總結出春天光照時間長,植物的開 花應與光照有關 ?思考片刻回答:溫度。山上溫度低,桃花開花遲。 欣賞開花的現象。 通過觀看直觀地說出:開花就是花瓣展開來的現象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花的結構 (12分鐘) [播放視頻]:花的基本結構。 [演示]:花基本結構,請同學們邊觀察邊回答各部分結構名稱。 [演示PPT照片]:百合花各部分結構照片。 [討論]:一朵花中,什么是最主要的部分?為什么? [播放視頻]:開花(二)和傳粉。 [提問]:傳粉后,子房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播放FLASH]: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過程。 [描述]:花粉落在柱頭上,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著花粉管的伸長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胚珠里的卵細胞和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 [過度]:什么是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為什么? 了解花的基本結構 ?進一步鞏固花的基本結構 有同學脫口而出:花瓣。 認識到開花時,花瓣展開的目的是為了讓花蕊露出來進行傳粉活動,花冠鮮艷的色彩是為了吸引昆蟲或鳥類來進行傳粉 看視頻 帶著問題觀看FLASH。了解綠色開花植物的受精過程,認識到雄蕊提供精子,雌蕊提供卵細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胚。 回答:花蕊(雄蕊和雌蕊) 因為它們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關。 果實的結構(10分鐘) [出示]:各種果實圖片。 [猜謎]:“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 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 齊聲回答:花生。 ?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觀察]:花生的果實,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認識花生果實的結構。注意果皮和種子的形態、顏色、手感等。 [提問]:(1)“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指什么? (2)花的哪一部分將來發育成果實和種子? (3)花生結在地面下,為什么它是果實? [講述]:完成受精作用后,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花柱都凋落了。子房慢慢發育成為果實,子房內的胚珠發育成為種子。受精卵發育成為胚。 [識別]:我們平常食用的小麥、玉米、西瓜、葡萄、黃瓜、蠶豆、綠豆、西瓜子、葵花子、杏仁、芝麻分別是什么? ?以同桌為單位進行小觀察。 積極思考回答:分別指果皮、種皮和胚。 ?子房——果實 胚珠——種子 子房壁——果皮 果實主要由果皮和種子組成。 思考 ? ? ? ? 饒有興趣地搶答。對西瓜子和葵花子屬于種子還是果實有爭議。 課堂小結與練習 (5分鐘) 展示練習題目 閱讀題目且思考、說出答案 教法:講授法、問題啟發法、練習法、發現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觀看法等 學法:思考法,練習法、動手操作、領悟、預習自學、觀看法等 八、【板書】 第五節 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一、開花 1、花的概念:花是綠色植物開花的生殖器官。 2、開花的定義:開花是指花瓣的等展開來的現象。 3、影響植物開花的主要因素:溫度、光照等。 二、花的結構 1、花的結構與其功能 花柄:連接莖和花 花托:著生花的各部分 花萼:開花前保護花的內部結構 花瓣:保護花的內部結構;招引昆蟲傳粉 花的結構 花絲:支持著花藥 雄蕊 花藥:里面有花粉 柱頭:接受花粉 雌蕊 花柱:連接柱頭和子房 子房(內有胚珠):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 九、【課時安排】 1課時 十、【教學反思】 有關開花和結果的知識,在這只有一節課的內容,知識高度濃縮,刪減了許多概念性的知識點,而突出了花與果的關系以及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這給教師和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在本課怎樣才能突破過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重知識概念理論的講解,而忽視學生的思考與接受,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究結論、自己獲取知識?在這節課中我認為把握課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思維特點的問題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關鍵。?為了使學生帶著問題一步步地探究性學習,我把每個小標題改為以問題的形式提出,這些問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也符合他們的思維特點,使他們能更有興趣地帶著問題學習。在課文第一個知識點"花的結構"中有一個"觀察與思考"的學生活動,其中要討論兩個問題:1、花的哪一部分將來發育成果實?2、對于植物繁衍后代來說,花的哪些結構是最重要的?這兩個問題在學習了花的結構之后,學生不一定能完全正確回答。此時我并沒有急于讓學生掌握正確答案,而是對學生的答案不置可否,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學習,在學完后面兩個知識點后,再次討論這兩個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基本能回答出正確答案:1、子房發育成果實。2、對于繁衍后代來說,花的雄蕊和雌蕊都重要。我再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雄蕊和雌蕊都重要?在植物繁衍后代的過程中,它們分別起什么作用?"這樣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傳粉和受精的知識。 本課的理論知識較多,也較枯燥,怎樣才能使學生不覺得"悶"?我認為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形式,運用多種媒體非常重要。如在講解"花的結構"時,讓學生解剖百合花,學生有真實的體驗;再請"小老師"上臺講解,使學生有新鮮感;在講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時,讓學生觀看視頻,使學生看到平時看不到的生命現象。活動多樣化,能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他們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而在此過程中,也要注意書本的充分運用,媒體不能濫用,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課本自學的,就給時間他們閱讀自學,在書中尋找答案。 新課標還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本課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滲透這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愛護花的情感、珍愛生命的態度。如上課伊始給學生欣賞美麗的鮮花照片,欣賞花開的過程,學生不僅注意力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想到平時要注意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