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人體的消化器官 一、我會填 1. 在人的身體里面有一個近( 10 )米長的消化系統,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 口腔 ) 、(咽) 、(食管 ) 、( 胃) 、( 小腸 ) 、(大腸) 。 2. 人把吃食物吃到 (口腔)后,( 牙齒)咀嚼完后,食物經過( 食管)到( 胃) 里,接著進入(腸 小腸 )和(腸 大腸 ),食物殘渣成為糞便從( 肛門)排出體外。 3. 口腔內有( 牙齒)、(舌)等器官,它們可以( 切割)、( 磨碎)、( 攪拌)食物。口 腔內還有( 唾液腺)。受到食物刺激后,( 唾液腺)開始分泌( 唾液)。嚼碎的食物與( 唾液)混合后,借助(唾液)的潤滑作用進入( 咽)、( 食管)、( 胃)。 4. ( 口腔)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 初步消化)的場所。( 牙齒) 可以將食物切割、磨碎,( 舌頭)可以攪拌食物并協助吞咽,( 唾液)不僅可以幫助吞咽,也能幫助初步消化食物。 5. ( 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進行( 消化)的重要場所。( 胃蠕動)能夠將食物變成( 食糜)送入( 小腸)。 6. ( 小腸)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 消化食物)、( 吸收營養)的主要場所,剩余的( 水分和營養)物質由( 大腸)吸收。 7. 倒立吃東西,食物可以進到胃里,說明消化道運送食物的方式是( 動 蠕動 )。 8. 保護消化器官的方法,是形成良好的( 飲食習慣 )。 9. 狼吞虎咽、( 暴飲暴食)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增加( 胃 )、( 腸 )的 負擔。 二、我會判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腸內完成,口腔所起的作用不大。( × ) 1. 在口腔里反復咀嚼食物,只能使食物破碎,沒有其他作用。( × ) 2. 胃的作用是將食物擠磨成食糜利于營養吸收。( √ ) 3. 一日三餐要按時定量。( √ ) 4. 多清洗、多浸泡,對除去蔬菜、水果上殘留的農藥有較好的作用。( √ ) 5. 為了保護消化器官,吃飯要細嚼慢咽。( √ ) 6. 飯前便后要洗手,不能吃腐爛變質的東西。( √ ) 三、我會選 1.食物開始消化的地方是( C )。 A.胃 B.小腸 C.口腔 2.人體的消化器官都是管道或管道器官,它們之中最長的是( B )。 A.大腸 B.小腸 C.食管 3.人吃完飯后,食物經歷的消化器官,按順序是( C )。 A.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B.口腔、食管、大腸、小腸、胃、肛門 C.口腔、食管、胃、大腸、小腸、肛門 4.食物消化完,最后經過( C )排出體外。 A.小腸 B.大腸 C.肛門 四、我會連 寫出人體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并與其功能用線連起來。 五、我會答 1. 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過程,經歷了哪些器官? 答: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過程,經歷了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等器官。 2. 答:在口腔里,食物被牙齒嚼爛,并和唾液混合,其中的一些淀粉被消化掉。被牙齒磨碎的食物通過食管進入胃里。胃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它還不斷地收縮、蠕動,把食物揉爛再慢慢地送入小腸。肝臟能分泌膽汁,幫助小腸消化和吸收。在彎彎曲曲的小腸里,腸液、膽汁、胰液一起消化食物中的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養料被小腸壁上的絨毛里的血管吸收,傳到全身各處。 . 3. 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進的? 答:消化道是用蠕動方式使食物前進的。 4. 你有什么好的飲食習慣方面的諺語,請寫出來,不少于 5 個。 答: 5.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習慣會對我們的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響 答:狼吞虎咽、暴飲暴食、飯后劇烈運動、邊吃飯邊看手機、食物過冷或過熱、吃飯不按時。 6. 保護消化器官的方法有哪些? 答: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規律的生活、健康的心態、適量的運動都是保護消化器官的方法。 7. 不良的飲食習慣對消化器官的影響 ? 答:容易患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的良性、惡性腫瘤等。 反思單元 偉大的命名者 一、我會填 1. ( 卡爾. . 馮. . 林奈)是( 瑞典)博物學家,近代( 植物分類學)奠基人。 2. 林奈發表代表作( 《自然系統》)中,首次將自然界分成( 植物界)、( 動物 界)、( 礦物界)。在界的下面,是很像階梯般排列的逐級細分的等級:( 綱)、( 目)、 ( 屬)、( 種)等。 3. 林奈根據植物花的( 雄蕊)特征,把植物分成( 24 個綱)、(116 個目)、( 1000多個屬)和( 1 萬以上的種)。采用( “雙名命名制”)給植物命名。它在( 《植物種志》)一書中,為( 7000)多種植物命名,被稱為( “植物學之王”)。 二、我會選 1. 林奈根據植物花的( B )特征,把植物進行分類。 A. 雌蕊 B.雄蕊 C.花瓣 2. 林奈將(A )和大猩猩、猴等都歸入哺乳動物綱。 A.人 B.恐龍 C.鳥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