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單元教學法設計090601204 09化本(2)班 顏萍萍前言單元教學法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教學模式,從“單元”這個大的整體來系統的教導學生站在一個知識結構有序,認識知識清晰的高度上學習并掌握教學內容,因此相對于“每一課時一備”的教學方式,更具有邏輯性、嚴謹性、有序性及規劃性,當然這也同時要求著教師對于課本的認識要更加的深入。單元整體教學法的基本原則1“五為”以學生發展為本,以興趣培養為重點,以扎實基礎為主要任務,以啟迪心智為原動力,以能力形成為目標。2“四可變”學習課次可變,學習方式可變,學習時間地點可變,評價方法可變。3“四不能變”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指導思想不能變,尊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的客觀現實不能變,學科的本體不能變,課程的目標不能變)設置教學模式解析生活中的有趣現象或故事----進而認識各種化學元素----了解由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的各種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化合物的制備----知識的梳理及總結---單元測試。實踐案例課題名稱 大致內容 重難點強調 所需課時兩極分化的代表戶---碳(最貴與最廉價) 1碳的結構 性質 2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化性 碳鹽的化學性質。 物質間的反應關系和氧化還原的知識點。 2課時霧都的天空 (大氣與酸雨) 1大氣的組成回顧及兩個固氮過程的掌握。 2探究氮類化合物(氮肥、NO、NO2)及銨鹽的化學性質。 3酸雨的形成及防治。(可很好的聯系硫和氮教學) 4不同價態的硫間相互轉化 兩個固氮過程。 氨與銨鹽化學性質。 硝酸的氧化性。 不同價態硫化物的性質 (S、H2SO4) . 3課時海水中的精靈元素 1識記海中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 2鎂、溴的提取 鎂的還原性。 鹵族元素氧化性及之間的比較。 2課時單元梳理及總結 1碳、硫、氮化合物的相互比較,及分類。 2對物質構成元素進行再一次的識記 3認識到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結構,且構成不同的化合物性質是不同的。 4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2課時單元小測及作業評講。 1每個小節都有一小練,綜合分析題也要有。 2對重難點及易錯題再次強調及分析。 2課時單元教學法優點(針對學生)1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2培養學生進行自主課外閱讀。3提高學生自學能力。4對知識的架構能更好的把握,能更好的掌握知識。5培養學生自主動手及思考能力。…教學反思1、教師在運用單元教學法進行教學時不能將每一課時單獨進行備課,而應將其當成統一連貫的整體。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為主,可以加入一些實驗,舉行一些知識問答,甚至可以開設一些研究課題,讓學生去找材料、去思考,學會團體合作。2、可以將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提前分給學生,讓學生對課本有一定的認識了解,知道自己將學到什么,經歷什么,對哪些內容要重點關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主動去預習,并能帶著疑惑去探索知識的海洋。3、學生在求學階段,成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成績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要定期進行單元小測,督促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