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隨堂練習(二十) 年 月 日第一章 綜合練習1 班級 姓名 學號_______一、夯實基礎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宏觀區別是: 。2.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是: 。3. 將硫酸銅晶體放入試管中加熱,現象: 、 ;化學方程式: 。無水硫酸銅中加入少量水,現象: ,方程式: 。4.我們把某種酸的陰離子叫做這種酸的 離子,簡稱酸根。例如:叫 ,叫 ,叫 ,叫 ,又叫 。5.判斷溶液的酸堿性一般用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 、遇堿 、在中性溶液中呈 色;無色酚酞試液遇酸 、遇堿 、在中性溶液中呈 色。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最常用 。6.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 色,再逐滴滴入稀鹽酸,邊滴邊振蕩,直到溶液 時,恰好完全反應?;瘜W方程式: 。7. 在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硝酸銀溶液,出現 ,再滴入足量的稀硝酸 ,反應的方程式為 。既不溶于 也不溶于 ,所以可以用 和 檢驗。8.濃硝酸和濃鹽酸均具有 性,因此打開濃硝酸的試劑也會看到 現象;此外濃硝酸見光易 ,因此必保存在 色瓶中。哪你知道硝酸鈉溶液為什么存放在與濃硝酸一樣顏色的瓶中了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中和反應: 和 作用生成 和 的反應。中和反應屬于 。中和反應的應用:農業上用 來降低土壤的酸性;精制石油時,用 來中和過量的硫酸。中和反應的實質: 。10. 氯化銅溶液呈 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出現 ,方程式 ;氯化鐵溶液呈 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出現 ,方程式 。11.硫酸、鹽酸、硝酸都是常見的酸,之所以認為他們是酸,是因為( )A、它們都有酸味 B、它們的pH小于7C、它們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 D、它們電離產生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12、下列變化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 )A.鐵溶于稀硫酸,煤的燃燒 B.火藥爆炸,粉碎礦石C.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D.汽油揮發,濕衣服晾干13. 下列物質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質量增大且變質的是( )A.NaOH固體 B.濃H2SO4 C.濃鹽酸 D.食鹽14. 在空氣中打開試劑瓶瓶塞時,瓶口有白霧生成的是 ( )A. 濃鹽酸 B. 濃硫酸 C. 酒精 D. 蒸餾水二、提升訓練15. 蒸饅頭時,面堿(主要含Na2CO3)放多了會發黃。為除去過多的面堿,做饅頭時可加入適量 ( )A.食醋 B.食鹽 C.黃酒 D.白糖16. 我國土壤的分布情況大體是“南酸北堿”,南方農民引淡水沖洗以降低其酸性,在下圖中符合沖洗過程酸堿性變化的曲線是( )17. 分別把下列各組中的物質加入水中,最終可能得到無色澄清溶液的是( )A.MgCl2 NaOH H2SO4 B.Ba(NO3)2 K2SO4 HCIC.KOH CuS04 H2SO4 D.AgNO3 KCI HN0318、下列離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Cl-、Na+、H+ B.K+、SO42-、Cu2+、N03-C.Cl-、K+、SO42-、Na+ D. Ca2+、Cl-、CO32-、Na+三、擴展延伸19. 鎂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鎂從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驟如下:(1)為了使MgCl2轉化為Mg(OH)2,試劑①可以選用 ,要使MgCl2完全轉化為沉淀,加入試劑①的量應足量。(2)加入試劑①后,從溶液中能夠分離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試劑②可以選用 。(4)無水MgCl2在熔融狀態下,通電后會產生Mg和Cl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1. 現有13.3克已部分變質的固體NaOH,將該固體加入100克稀鹽酸中,剛好完全反應,并產生2.2克二氧化碳。求:(1)固體中變質的物質的質量 (2)反應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201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隨堂練習(二十一) 年 月 日第一章 綜合練習2 班級 姓名 學號_______一、夯實基礎1. 雞蛋清中加入硫酸銅溶液會出現 ,這是因為重金屬離子 能使蛋白質凝固而失去活性;利用這個性質可以用硫酸銅溶液檢驗 的存在,還可以用硫酸銅晶體與 配制波爾多液,用作農業殺菌劑。當人誤服含有Cu2+ 的農藥時,應先催吐,然后喝 以降低毒性。2. 鐵銹(主要成分是 )的顏色是 ;鐵銹與稀鹽酸反應的現象: ,方程式: 。3. 歸納酸的共性:(完成對應方程式)⑴酸能與 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⑵酸+ → + ;例如: 。注意:金屬必須是活動性排在 前。⑶酸+ → + ;例如: 。⑷酸+ → + ;例如: 。⑸酸+ → + ;例如: 。4. 濃硫酸能使植物纖維等有機物中的H、O兩種元素“脫出”結合生成 ,因而具有 性,屬 (“物理”或“化學”)性質。5. 堿性物質都有 味,用手摸還會有 。6. 氯化鐵溶液呈 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出現 ,方程式為 。7. 碳酸鈉:⑴的化學式 ,俗名 、 ,⑵碳酸鈉晶體化學式為 ,像這種含有一定數目水分子的物質稱為 物,所含的水稱為 。結晶水合物是 物8. 復分解反應: 物互相 生成 的反應。反應的條件是生成物必須要有 、 或 ;如果是 和或 和 發生的反應,則兩種反應物必須 。9. 有機物中C、H元素的檢驗:⑴將有機物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上一只,燒杯內壁出現 ,則說明有機物中含有氫元素。⑵將有機物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上一只 ,燒杯內壁的 ,則說明有機物中含有碳元素。10. 有機物的性質:大部分有機物易 、易 、 于水、但易溶于 、 、苯、甲醛等有機溶劑。11. 鑒別物質是對科學知識的重要應用,你能用下列哪一種試劑一次鑒別H2SO4、Ca(OH)2、Na2SO4溶液( )A.石蕊試液 B.酚酞試液 C.稀硫酸 D.BaCl2溶液12. 下列各組物質的名稱、俗稱、化學式表示同一種物質的是( )A.氫氧化鈉 純堿 Na2CO3 B.氯化鈉 食鹽 NaClC.硫酸銅晶體 膽礬 CuSO4 D.碳酸鈣 生石灰 Ca(OH)2二、提升訓練13. 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所用的試劑和方法A 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再過濾C CO2氣體 CO氣體 點燃D H2氣體 HCl氣體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14. 將10克20%的稀硫酸和10克20%的氫氧化鉀溶液混合后,加入指示劑,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紫色石蕊變紅 B.石蕊不變色 C.無色酚酞變紅 D.無法判斷15.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為食物長時間煎炸后所產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學式C3H4O)等有毒物質,會損害人體健康。下列有關丙烯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丙烯醛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比為3:4:1 B.丙烯醛是無機物C.丙烯醛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D.丙烯醛的相對分子質量是5616. 下列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S+O2點燃SO2 B、2H2O通電2H2↑+O2↑C、C+2CuO高溫2Cu+CO2↑ D、2HCl+Cu(OH)2=CuCl2+2H2O三、擴展延伸17. 鋼鐵工業是國家工業的基礎,近年來我國粗鋼產量一直在4億噸以上,居世界首位。(1)凌云鋼鐵廠每天需消耗1000噸含Fe2O3為80%的赤鐵礦,該廠理論上可日產純鐵的質量是 ;(2)我國鋼鐵工業所需鐵礦石50%依賴進口,某班同學為此開展了找礦活動,他們在一礦山采集了一批赤鐵礦樣品,在實驗室稱取了8克樣品與24.5克3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假定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試求該樣品中Fe2O3的質量分數。凌云廠認為含Fe2O3的質量分數達到40%以上的赤鐵礦才有開采價值,該礦山是否有開采價值?18.為了對海水中氯化鈉進行成分分析,甲、乙、丙3位同學分別進行了實驗,他們的實驗數據如右表,請仔細分析,然后回答下列問題:(1)兩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的是 的實驗;(2)請計算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201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隨堂練習(二十二) 年 月 日第一章 綜合練習3 班級 姓名 學號_______一、夯實基礎1.一些化合物 或 而離解出 的過程叫做電離。寫出下列物質的電離程式: , ;= ,(NH4)2SO4= 。2.檢驗下例四種離子的方法Cl—:在待測液中滴加 和 ,產生 現象。說明原待測液中含Cl—。SO42—:在待測液中滴加 和 ,產生 現象。說明原待測液中含SO42—。CO32—:在待測液中滴加 ,產生 變渾濁的氣體。說明原待測液中含SO42—。NH4+:將樣品與 混合加熱后,產生 氣味的又能使試紙變藍色的氣體。說明樣品中含NH4+。3. 歸納出可溶堿的共性:(完成對應方程式)①堿能與 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②堿+ → + ;例如:③堿+ → + ;例如:④堿+ → + ;例如:注意:堿與鹽反應時必須都 ,生成物中必須_________________。4.鹽+鹽→ + ;例如:Na2CO3 + CaCl2 = + ,Na2SO4 + BaCl2 = + , Na2CO3 + AgNO3 = + ,注意:鹽與鹽反應時也必須都 ,生成物中必須_________________。5.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生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熟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寫出他們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石灰石→生石灰: ;生石灰→熟灰石: ;熟灰石→石灰石: 。6. 鑒別中是否有的方法:取少量樣品,加足量 ,若出現 ,則含有,有關方程式為: 。除去中的的方法:取樣溶于水,加入適量的 ,然后______,得到NaOH溶液,最后_______結晶得到純凈的NaOH。有關方程式為: 。7. 汗液中含_____鹽,為此在汗液滴入硝酸銀溶液后,現象是 ,方程式 。8. 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 現象是 ,方程式為。銅片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現象是,方程式為 。二、提升訓練9. 氯化鈣溶液中含有少量鹽酸,想要中和鹽酸使溶液呈中性,在沒有指示劑的條件下可選用的試劑是( )A.熟石灰 B.生石灰 C.石灰石 D.純堿10. 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直接發生置換反應制得的是( )A.氯化鐵 B.硝酸銀 C.硫酸銅 D.硫酸鎂11. 要使右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鹽酸 ②鎂和稀硫酸 ③固體氫氧化鈉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2. 下列認識或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應為( )A.向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可確定這個物質中含有B.常溫下可用鐵與氯化銀反應制取銀C.可用過量的Cu(OH)2去除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D.分別將鎂、鐵、銅、銀放入稀鹽酸中,可以得知它們的活動性順序。13. .溶液的堿性強弱跟溶液中的數量有關。一定體積的溶液中數量越多,則溶液堿性越強。10%的NaOH溶液(密度為1.1 g/cm3)與10%的KOH溶液(密度也為1.1g/cm3)相比較,堿性更強的是( )A.NaOH B.KOH C.一樣強 D.無法比較14. 小輝將一大燒杯倒扣在培養皿上,培養皿上所放物質如右圖所示。下列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確的是( )A.Ⅰ處試液變藍 B.Ⅱ處溶液變渾濁C.Ⅲ處溶液顏色逐漸變淺D.Ⅳ處試紙變紅三、擴展延伸15. 2008年初我國大部分地區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雪凝災害。在抗凝凍過程中,工人在凝凍的道路上灑叫一種“化冰鹽”的白色粉末后,冰雪開始融化了。 “化冰鹽”,可能由NaCl、KCl、KNO3、CaCO3、MgCl2、CuSO4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為了探究化冰鹽是由什么物質組成的,有人設計了如下方案,并進行實驗。(1)實驗過程中操作名稱:操作①為溶解,操作②為 ;(2)化冰鹽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 ;(3)生成沉淀B的化學方程式為 ;(4)白色沉淀D生成說明“化冰鹽”中 NaCl。(填“一定有”、“不一定有”或“一定沒有”)16. 今有一定質量的硫酸鈉溶液(濃度為20%)和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淀物23.3克,過濾后得濾液151.7克,則氯化鋇溶液的濃度為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沖洗時間pH7沖洗時間pH7沖洗時間pH7沖洗時間pH7A B C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