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備小組:第 2 組 組長: 組員: 共 案 個 案 第二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2節 通過激素的調節 一、教學目標 1.簡述人體內主要的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的種類與主要作用 2.舉例說明人體的激素調節過程 3.舉例說出人體激素間的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探討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 血糖平衡的調節。 教學難點: 激素調節的實例分析。 三、課時安排:3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素調節的發現 1.促胰液素的發現 (1)沃泰默的實驗 實驗現象:1、3組中的胰腺分泌胰液,2組中的胰腺不分泌胰液。 實驗分析:本實驗用稀鹽酸代替胃酸,刺激小腸:1組與2組對比,2組與3組對比,說明刺激小腸時,胰腺才分泌胰液;1組與3組對比,說明小腸內神經有無不影響胰液分泌。 實驗結論:胰液的分泌受神經調節控制,因為小腸上微小的神經難以剔除干凈。 (2)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 實驗現象:胰腺分泌胰液。 實驗分析:①對照組為沃泰默實驗中2組; ②說明小腸產生一種化學物質,隨血流到達胰腺,促進胰液分泌。 實驗結論:胰液的分泌是化學調節。 二、激素的調節 1.概念: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對人 和動物體的生命活動進行的調節,這就是激素調節。 2.外分泌腺及內分泌腺 (1) 外分泌腺:腺體內有導管,分泌物通過導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和皮脂腺等。 (2)內分泌腺:腺體內沒有導管,分泌物直接進入組織液,然后進入毛細血管,隨著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如垂體、甲狀腺、胸腺和胰腺等。 (3)胰腺既是內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它有兩個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內分泌部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3.人體內主要激素的化學本質、分泌部位及主要功能 激素名稱 分泌部位 主要功能 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 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胰島素 胰島B細胞 調節糖類代謝,使血糖含量降低 胰高血糖素 胰島A細胞 促使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使一些非糖物質轉變成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 生長激素 垂體 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從而促進身體生長 促性腺激素 垂體 維持性腺的正常生長發育,促進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 促甲狀腺激素 垂體 促進甲狀腺的生長發育,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抗利尿激素 下丘腦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鹽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和對K+的分泌,調節水和無機鹽的代謝 糖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 主要調節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代謝,促進蛋白質的分解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并促進蛋白質、脂肪在肝臟內轉變成糖原和葡萄糖;還能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雄性激素 主要是睪丸 促進雄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激發和維持第二性征 雌性激素 主要是卵巢 促進雌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激發和維持第二性征 孕激素 卵巢 促進子宮內膜和乳腺等的生長和發育,為受精卵著床和泌乳準備條件 4.激素的化學本質: (1)氨基酸的衍生物: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 (2)多肽和蛋白質類: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和各種促激素、下丘腦分泌的各種釋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3)固醇類:雄性激素、 雌性激素。 注:蛋白質類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氨基酸的衍生物類、固醇類激素注射、口服均可。 三、激素調節的實例 1.血糖平衡的調節 (1)血糖的來源和去向 血糖來源中,最主要的來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類,血糖最有意義的去向是進入組織細胞氧化分解。 血糖氧化分解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由血糖轉化的某些氨基酸為非必需氨基酸,最多有12種。 血糖既可以轉化為肝糖原,也可以轉化為肌糖原;肝糖原可以轉化為血糖,肌糖原在肌肉細胞中轉變成乳酸,不能直接轉化成血糖。 -4953033528000(2)血糖平衡的調節 由上圖可知,血糖平衡的調節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血糖調節的核心問題是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調節,總結如下: 胰島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變化中(如圖1所示)的d、e、f途徑和血糖向細胞內轉移;抑制 b、c途徑。 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進效果沒有抑制作用,即促進血糖變化中(如圖1所示)的b、c途徑;腎上腺素也可升高血糖,其作用為促進b、c途徑,在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同時,又可釋放熱量增加產熱維持體溫。故腎上腺素在血糖調節和體溫調節中都發揮作用。 在血糖平衡的調節中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互為拮抗關系,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互為協同關系。 協同作用: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同的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如調節血糖平衡時,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使血糖含量升高;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共同保證機體正常的生長發育。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如調節血糖平衡時,胰島素能降低血糖含量,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含量,兩者相互拮抗,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穩定。 2.反饋調節 (1) 概念 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反饋調節。反饋調節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的調節機制,它對于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 (2)類型 ①正反饋:反應的產物反過來促進反應的進行,如反饋調節是促進原來激素的分泌,這就是正反饋調節。正反饋的效果是結果對過程產生起促進作用,調節過程一旦啟動,就逐漸增強,不再逆轉,直至調節過程完成,如排尿反射、血液凝固過程等。 ②負反饋:反應的產物反過來抑制反應的進行,如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就反過來抑制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這就是負反饋調節。負反饋的效果是結果對過程產生起抑制作用。負反饋調節對穩態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生物體內大多數調節是負反饋調節。 3.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分級調節是一種分層控制的方式,比如下丘腦能夠控制垂體,再由垂體控制相關腺體。 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器官是甲狀腺,但甲狀腺的活動要受到垂體和下丘腦的調節和管理。 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的活動受體內甲狀腺激素濃度的影響。甲狀腺激素濃度高時,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的激素少;反之則多。 甲狀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級調節,也存在反饋調節機制。 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存在著與甲狀腺激素相似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機制。 4.激素調節的特點 微量和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產生顯著的生理效應,這是激素的作用被逐級放大的結果。 通過體液運輸 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擴散到體液中,由血液運輸到全身,傳遞著各種信息。因此,臨床上常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內分泌系統的疾病。 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①靶器官、靶細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細胞就是該激素的靶器官、靶細胞。不同的激素都有自己特定的靶器官、靶細胞,但范圍有大有小,如甲狀腺激素幾乎對所有的細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狀腺。 ②作用機理:靶器官、靶細胞上含有能和相應激素特異性結合的受體,當激素與受體結合后,引起細胞代謝速率的改變,從而起到調節作用。激素產生后隨血液運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細胞。 板書設計: 第二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2節 通過激素的調節 促胰液素的發現 囿于定論的沃泰默 另辟蹊徑的斯他林和貝利斯 激素調節的概念 內分泌器官或細胞 化學物質的調節 激素調節的實例 反饋調節及意義 血糖平衡的調節 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激素調節的特點 微量和高效 通過體液運輸 3.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六、作業布置: 優化設計、學生報紙 七、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