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單細胞生物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授課人姓名 授課班級 教 材 分 析 1.本節教學主要內容 本節所授內容為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研究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以及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2.課程標準對本節內容的要求 《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版)對本節內容的要求為: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3.本節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單細胞生物》是蘇教版教材七年級(上)第四章的內容,主要以草履蟲為例講授單細胞生物體。本節在這冊教科書中雖不是重點,但可以通過這節課進一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增強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并且了解細胞的結構以及各結構的功能,學習過細胞的分裂,這些知識都將為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4.教材編寫特點 本節教材先通過草履蟲和變形蟲的例子說明了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以及能夠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又通過觀察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的實驗說明單細胞生物能夠趨利避害,適應環境,并在此基礎上應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教材的編寫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目的是讓學生經歷發現、探索、應用的過程,為學生能在探索、發現的活動中建構生物知識創造條件,所以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 情 分 析 1.學生已有經驗基礎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并且掌握了細胞的結構和各結構的功能以及細胞分裂。 2.學生的思維水平及學習風格 本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差異,但積極性普遍容易被調動,因此課堂氛圍比較活躍,但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差,部分學生不愛閱讀思考,只想讓老師直接給出結論,思維不夠開闊,思維的嚴謹性也有待提高。 3.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 本節課學生的難點可能會出現在設計實驗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這個過程中。針對這個難點,我將給學生盡量充足的思考時間,并讓學生闡述想法。如果學生不能正確設計出完整的實驗,我將進行適當的點撥,幫學生明確實驗過程中對照實驗的設計以及如何嚴謹的設計實驗。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說明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 (2)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別是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 (2)在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 (3)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實驗,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體會生物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3)通過師生互動、生生合作,增強團隊協作意識。 教 學 重 點 與 難 點 重點 說明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特點。 難點 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 教 學 策 略 與 方 法 本節課基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突出對活動的組織以及方法的引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為學生能在探索、發現的活動中建構生物知識創造條件。因此本節課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滲透嚴謹實驗的思想,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在啟發引導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實效性。 教學資源與手段 PPT課件、教材 二、教與學的過程設計 教 學 環 節 教師教授 活動 學生學習 活動 設計意圖 利 用 圖 片 引 入 創 設 問 題 情 境 教師首先讓學生回憶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什么構成的,然后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部分單細胞生物,例如: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之后問學生上圖所示的這些生物有的生活在池塘中,有的飄浮在空氣中,有的附著在物體的表面,但是我們卻看不見它們,這是為什么呢?仔細觀察它們的形態結構,你能找出它們在結構上的共同點嗎? 讓學生通過觀察引出課題單細胞生物 板書本節課標題:單細胞生物 學生回答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并觀察課件中的圖片。 學生可能回答:看不見是因為它們個體太小,共同點是都有一個細胞核,都有細胞質,都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等等。 讓學生回憶生物體的組成,為本節課學習單細胞生物打好基礎,同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直觀形象地展示部分單細胞生物的圖片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身邊的單細胞生物圖片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生物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 閱 讀 教 材 自 主 學 習 首先組織學生閱讀教材51-52頁內容,找到草履蟲的生活環境、形態大小、結構功能及生殖方式,并要求學生在教材上做標注。 板書草履蟲生活環境、形態大小、結構功能及生殖方式。 之后提問,讓學生自己說出問題的答案并用多媒體展示。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52頁內容,找到變形蟲的生活環境、大小、形態結構及偽足的形成和功能,并要求學生在教材上做標注。 板書變形蟲生活環境、大小、形態結構及偽足的形成和功能。 之后提問,讓學生自己說出問題的答案并用多媒體展示。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找出草履蟲的生活環境、形態大小、結構功能及生殖方式并回答教師的提問。 草履蟲一般生活在有機質豐富、水流平緩的池塘或水溝中,體長為150~300μm,形狀像倒轉的草鞋底,全身布滿纖毛。結構包括伸縮泡、細胞核、食物泡、纖毛、口溝、細胞質、表膜、胞肛,是分裂生殖的。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找出變形蟲的生活環境、大小、形態結構及偽足的形成和功能并回答教師的提問。 變形蟲主要生活在池塘或水流緩慢、藻類較多的淺水中,全身直徑不到1mm,結構包括伸縮泡、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偽足、食物泡。其中偽足是由細胞質凸起形成的,具有運動、攝食的功能。 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從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能夠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合 作 探 究 設 計 實 驗、 首先給出實驗器材,提問學生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之后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按照科學探究的步驟,利用教師給出的實驗器材完整地進行探究并做好記錄,之后要求一名學生走上講臺匯報組內討論結果,并及時給予評價和補充 板書科學探究的步驟。 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上的探究過程,得出結論:單細胞生物能趨利避害,適應環境。 學生認真記錄實驗器材,回答教師的提問: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之后小組合作交流,按照科學探究的步驟,利用教師給出的實驗器材完整地進行探究并做好記錄。 走上講臺匯報成果,其余同學提出質疑與修改。 認真觀看課件中的探究過程并將結論記錄下來。 先讓學生明確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為下一步探究實驗的設計做好鋪墊。 讓學生自己小組討論,設計實驗,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的能力,并滲透了嚴謹實驗的思想。 教 師 講 述 單 細 胞 生 物 與 人 類 的 關 系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53頁內容,提問學生用一句話來總結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出幾個單細胞生物與人類關系的例子 學生認真閱讀教材,試著用一句話總結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學生可能回答:單細胞生物雖然結構相對簡單,但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單細胞生物既有對人類有利的一面也有對人類有害的一面。 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總結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物與人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體會到生物的重要性。 歸 納 總 結 , 知 識 升 華 提出思考問題: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內容? 學生歸納總結 由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教師針對學生的總結情況進行補充。從中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出現的問題。 3.教師概括總結 針對學生的發言情況進行總結概括。 4.本節的生物思想: 嚴謹實驗。 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舉手回答教師的問題。 了解本節課的核心生物思想。 通過學生對本節主要內容的概括,掌握本節課的重要知識內容,培養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教師的總結,強化對知識的認識,為今后的綜合應用打下基礎。 當 堂 檢 測 為了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練習設置了基礎題與拓展題。 1.基礎題 下列關于草履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活在清澈見底、水流湍急的小溪中 B.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能夠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生殖 D.對污水有一定的凈化作用 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其偽足的功能是( ) A.僅是運動 B.僅是攝食 C.運動和攝食 D.生殖和運動 下列關于單細胞生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整個生物體只有一個細胞構成 B.能夠獨立生活 C.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動 D.能夠趨利避害、適應環境 在載玻片中央的兩側分別滴兩滴草履蟲培養液,把培養液連接起來,再在培養液的邊緣放置食鹽,通過顯微鏡觀察草履蟲的反應。下圖所示為四位同學放置食鹽的位置,其中草履蟲全部集中在右側培養液中的是( ) 連線 (1)纖毛 A.內含遺傳物質 (2)表膜 B.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 (3)食物泡 C.運動 (4)伸縮泡 D.分裂 (5)細胞核 E.呼吸和排泄 (6)生殖方式 F.排泄廢物及多余水分 2.拓展題 草履蟲在顯微鏡下有時會呈現綠色,這是因為( ) A.含有葉綠B.食物中有綠色藻類 C.含有葉綠素 D.折光的結果 用吸管從草履蟲的培養液中吸取草履蟲的最好部位是 ( ) A.培養液的下層 B.培養液的任意部分 C.培養液的表層 D.培養液的中層 觀察草履蟲時,常放一些棉花纖維,目的是( ) A.固定草履蟲 B.使草履蟲運動緩慢,便于觀察 C.分隔培養液 D.吸收培養 草履蟲在水中是怎樣運動的 ( ) A.利用鞭毛擺動旋轉前進 B.利用纖毛擺動旋轉前進 C.利用鞭毛擺動直線前進 D.利用纖毛擺動直線前進 學生獨立完成當堂檢測,與教師給出的答案作對照,及時糾正錯誤。 對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及時加以鞏固 三、板書設計 四、教學反思 經過對本節課的講解,結合我的教學設計和學生的反應及課堂效果,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反思: 完成三維目標。 《單細胞生物》這一節的教學目標是:說明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通過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別是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在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通過實驗,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體會生物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通過師生互動、生生合作,增強團隊協作意識。經過本節課的教學后,三維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學生基本能夠掌握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點,并能夠對嚴謹實驗的生物思想有所了解,為以后設計實驗打好了基礎。 (二)學生自主探究很重要。 本節課要記的東西不算多,因此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相互交流,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自我建構。 (三)應合理安排各個環節所用的時間。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設計實驗上,這樣做是為了突出教學難點,分散教學難點,能夠讓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過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得出結論,學生記憶深刻,因此我覺得這樣的安排很有必要。 (四)提問要注重技巧。 這節課大部分學生掌握還好,但是有些同學的理解能力不夠強大,因此有些問題的答案會找不太準,教師應盡量將一些簡單的問題留出來提問基礎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學好生物的自信心。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也能夠通過直觀的呈現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其中有一點不足,就是沒能很好的把握兩張幻燈片之間切換的時間,有時切換的過快,學生就會反映沒看完或還沒有將內容記錄完整,有時一張幻燈片的停留時間較長,就會出現學生已經看完或記完導致他們覺得時間上有空白,出現東張西望,交頭接耳的情況。所以,在以后的課件應用時,我會盡量注意時間,讓學生既不會跟不上也不會處于放空狀態。 (五)教師基本功應過硬。 在本節課上,我的聲音盡量放大,避免出現后排的學生聽不清的情況。我盡量使我的語言簡練,語調不至于有平鋪直敘之感,不會讓學生出現聽不下去,犯困的情況,本節課完成后,我自己覺得效果還算可以,今后還會繼續努力。 (六)今后應通過多多借鑒和學習來提高自我。 我今后一定要多參加其他教師的觀摩課,在觀摩時應該多分析其他教師是如何組織教學的。他們為什么這樣組織教學?假如讓我來上這節課,我的課堂環節和課堂效果與他們的課堂效果比結果如何,他們有哪些優點可以借鑒,有哪些失誤之處可以改之。如果遇到課堂偶發事件,我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從而提高自己的課堂效果。 (七)教師反思很重要,學生反思也不容忽略。 另外,要經常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如果每次都是簡單做一做,學生很快就會有厭煩情緒。所以在引導學生這樣做時,要給予其恰當的鼓勵和啟示、評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這樣做的好處,使他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得到激勵和啟示,并在后面的學習中有成功感。所以要大力表揚那些認真思考的同學,使學生領悟生活和學習思想、方法,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總之,這節課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也存在很多不足,以后應積極查漏補缺,使之盡善盡美。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