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我與社會 【學習目標】 1.認識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關系的復雜性,掌握融入社會的方法。(重點) 2.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合作及融入社會的能力。(難點) 【自主學習】 自主閱讀課文P2—6頁完成下列填空: 1.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我們的社會生活 。 2.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 會更加關注 ,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 ,或為之自豪,或 準備為之分憂。 3.我們都是 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 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 上的一個“ ”。 4.個人身份是通過 來確定的,在不同的 中,我們具有不同的 。 【合作探究】 知識模塊一 感受社會生活 探究一:教材P2~3運用你的經驗 結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經驗,說說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 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答案提示:此活動兩問,可以讓學生據實回答,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答案不統一。 探究二:教材P2探究與分享 說說暑假里讓你印象深刻的事,并談談對這件事的感受 答案提示:此活動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進一步感知社會。 知識模塊二 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 探究三:自主學習,問題探究 我們的生活有哪些方面與社會有關系?說說我們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有和社會各行業有什么樣的聯系?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 答案提示: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在生產、生活和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構成了人類賴于生存的社會。 探究四:教材P5探究與分享 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紹自己,如未曾謀面的親戚、爸爸的同事、同學的父母,學校的校工,你分別應該怎樣介紹?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答案提示:問題1: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問題2讓學生理解面對不同的社會關系,我們有不同的身份。21·世紀*教育網 探究五:教材P6拓展空間 這些人通過哪些方式與你產生聯系? 他們的存在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結合你繪制的社會關系網絡圖和生活經驗,說說你如何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答案提示: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進一步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后,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知識點小結: 我與社會 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置身社會之中,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 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關系構成了人類賴以存在的社會。 4.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課堂練習】 3784600232410材料:社會在飛速發展,祖國在蒸蒸日上。我們要與時代同步,就必須關心社會。為此某校八年級同學開展了一次以“國內外大事知多少”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同學們搜集到了以下主要的時事,邀請你一起參加探究。時事:2016年“G20峰會”會標(如右圖)注:2016年“G20峰會”會標主體是橋,線條和倒影。會標用20根線條,描繪出一個橋型輪廓,同時輔以“G20CHINA”和篆刻隸書“中國”印章。橋梁寓意G20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之橋、國際社會合作之橋、面向未來共贏之橋。同時橋梁線條形似光纖,寓意信息時代的互聯互通。既彰顯中國元素,又表示世界同心。 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這些重要的時事? (2)了解社會時事對我們學生有什么重要意義? 【檢測反饋】 一、單項選擇題 1.走進農村,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來到工廠,我們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步入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參觀博物館,豐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我們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這說明( ) A.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B.我們的社會生活雜亂無章 C.我們的社會生活很沒有意思 D.我們的社會生活很落后 2.社會生活是發展變化的。下列內容能體現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的是( ) ①我家搬進了新小區,住進了新樓房 ②爸爸以前上班是騎自行車,現在是開小轎車 ③春天到了,鳥兒開始歌唱,樹葉開始發芽,冰雪開始融化 ④以前通訊很不方便,現在只要鼠標一點,信息即刻到達 ⑤網上購物、互聯網、云計算等詞匯進入尋常百姓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關注、談論社會。下列對社會生活的看法不正確的是( ) A.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而且在不斷地向前發展 B.社會生活是復雜的、充滿了危險,我們應少接觸 C.社會生活中有一些丑惡的東西,但主流是積極向上的 D.社會生活對人的影響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我們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4.馬克思說:“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 才能獨立的動物?!边@說明( )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B.人和其他動物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C.個人可以獨立于社會之外 D.每個人都會對社會有著嚴重的依賴性 5.下列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有( ) ①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 ②人們形成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 ③個人可以離開社會 ④社會可以離開個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社會是一張無與倫比的“大網”,而我們每個人就是( ) A.漏網之魚 B.一條線 C.網上的一個“結點” D.一張小網 二、能力提升 1.2019年3月5日學雷鋒活動日,某中學舉辦了一場“奉獻愛心,共享快樂”的愛心跳蚤市場活動,同學們捐出平時不用的玩具、書籍等物品義賣,所得收入全部捐給本市社會福利 院。這一活動( ) A.在履行了公民的法定義務 B.讓同學們感受了社會生活 C.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 D.主要是贏得了他人的贊美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标懹蔚脑娋涓嬖V我們( ) A.紙上寫下來的知識都是淺薄的 B.要想學到真正的知識就要躬下身體潛心讀書才行 C.要積極感受生活 D.我們要多多讀書,一直讀到彎腰駝背為止 3.我們在社區里是居民,在商場是消費者,在學校是學生,這說明( ) A.我們的身份有很多,太煩人了 B.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社會關系為自己謀利 C.人被禁錮在不同的身份里 D.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下列幾種關系中不屬于社會關系的是( ) 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人情關系 5.2017年7月9號,杭州無人超市亮相,阿里巴巴無人超市在杭州開張,自助餐、自助加油等這些名詞早讓人們熟知,近日,阿里巴巴無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沒有收銀員, 無需排長隊、東西買完就能走。這說明在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應該是 ( ) A.與其它人毫無關系了 B.越來越封閉 C.越來越緊密 D.越來越分離 6.對中學生參與社會活動,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正確的是( ) A.中學生學習緊張,參與社會實踐只會影響學習 B.中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不應參與社會活動 C.中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有益于出名 D.中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應結合自己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生活,選擇適合的活動形式 7.下列了解社會生活的方式不正確的是( ) A.坐公交車逃票 B.去文化館參觀中國畫展 C.到敬老院探望老人 D.暑假與父母外出旅游 8.青少年要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打開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社會經驗。這是因為( ) ①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②學習書本知識沒有什么實際用途 ③積極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能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④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能學到現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 1.絢麗多彩; 2.社區治理,國家發展; 3.社會,有機組成,結點; 4.社會關系,社會關系,身份。 【課堂練習】 答:(1)通過上網、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等途徑了解這些重要的時事。 (2)重要意義:①有助于我們了解社會、了解世界,拓寬視野,增長知識;②有助于我們增強關心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感;③有助于我們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檢測反饋】 一、單項選擇題:A C B A A C 二、能力提升:B C D D C D A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