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遵守規則 【學習目標】 1.了解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明白每個人都應自覺遵守規則,懂得應積極維護規則,參與改進規則。(重點) 2.樹立遵守規則意識,培養自律意識和敬畏規則的意識,形成自覺遵守規則和維護規則的理念。(難點) 【自主學習】 自主閱讀課文P26—31頁完成下列填空: 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 、 、 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 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 ,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證 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 。 3.遵守社會規則需要 和 。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 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 。將規則 、 。 4.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 做起,自覺 社會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 的前提下, 、 、 他人遵守規則。 5.我們要積極 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使之更加符合 和 的 要求。 【合作探究】 探究活動一:看圖思考 2867025190881066675193992533337557785 1.上述現象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規則?請說明理由 2.說一說你生活中見過的大家遵守規則的例子,分享你對這些事情的感受。 答案提示:(1).人人遵守規則,社會生活才會井然有序,人民才會有充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2).食堂打飯有序排隊。讓學生大膽思考,說出自己的看法。【出處:21教知識模塊一 自由與規則不可分 探究活動二:學生閱讀教材P27探究與分享一。 思考:你如何看待這位男士打手機的“自由”? 答案提示:這位男士有打手機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權利時,應該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探究活動三:學生閱讀教材P27探究與分享二。 思考:為什么這兩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權利,最后受到處罰? 答案提示:這兩位乘客為了等到同伴上車而阻止火車啟動,損害了整列火車上乘客的利益,他們的自由和權利是建立在犧牲別人的權利基礎上的,因此不應當受到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對他們予以行政拘留的處罰。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探究活動四——看圖思考:你如何看待這些行為? 3000375156845 答案提示:不遵守社會規則的行為,損害了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應該受到相應的處罰。21*cnjy*com 知識模塊二 自覺遵守規則 探究五:P28探究與分享——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1.你怎么看待“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觀點? 2.你認為該如何做到許衡所說的“我心有主”? 答案提示:1.“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做人準則。這是一種難得的定力,沒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沒有一種良好的心態,沒有高超的做人修養,是很難堅持的。 2.許衡心目中的“主”就是自律、自重、自愛,有了這種“主”,便會潔身自好,守住小節,也能保住大節。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習慣,做到自覺遵守規則。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探究活動六:中國式過馬路的思考 3267075354965299085390525出示圖片 358140192532032448501896745 觀點一:闖紅燈不對,但大家都在闖,我也就跟著走。 觀點二:只要沒人看到,沒人管,就可以闖紅燈。 觀點三:我覺得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紅燈,車輛少或者沒有車的時候可以闖紅燈。 分組討論:你怎么看待以上觀點? 答案提示:這三種觀點都是缺乏規則意識的表現。遵守交通規則不能只靠外在約束,更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 知識模塊三 維護和改進規則 學生讀書思考: 1.我們應該怎樣維護規則? 2.我們應該怎樣改進規則? 答案提示:1.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別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2.(1)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廢除;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2)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 探究活動七:看圖思考——你會怎么辦? 29908568580 3000375156845 思考:1.生活中還有類似的行為嗎? 2.為了解決這種狀況,你有什么好的方案? 答案提示:要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規則;還應該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探究活動八:改進學校的規則 思考:一天活動中你遇到的規則,你覺得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若有請向校長提出自己的改進建議。 討論交流,生成新知: 學生分組對問題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 知識點小結: 遵守規則 (一)、自由與規則不可分 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 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二)、自覺遵守規則 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 (三)、維護與改進規則 1、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 2、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 【課堂練習】 1.材料:渡陽縣三實小發生一起學生踩踏事故。事故造成22名學生受傷,其中1人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5人重傷。踩踏事件發生后,楊某通過微信群散布謠言稱:“紅旗路三實小,有誰家孩子在那上學了沒有,學校廁所歪了砸住孩子了,誰家孩子在那上學,家長去看看吧”。該信息發布后,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嚴重擾亂公共秩序。3月23日,渡陽縣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決定對楊某予以行政構留九天,并處罰款伍佰元。 佳佳認為:楊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不應受到處罰。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2.材料:中學生小趙和小王在暑假中結伴游覽長城,當他們登上八達嶺長城時,心情十分激動,小王掏出刀子準備在城磚上刻字留念。小趙發現后馬上制止他,小趙指著雄偉的長城對小王說:“長城是中國的象征。如果每個游覽的人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長城很快就被污損了。”小王一聽,知道自己錯了,他不僅沒有動手刻字,還在游覽時勸說別的游客要保護長城。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 【檢測反饋】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汽車站、火車站我們經常可見“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等提醒語。每個旅客都應自覺遵守這些規定是因為( ) A.社會秩序限制人們的自由 B.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習慣和信念 C.我國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D.遵守社會秩序有利于保護個人和社會的利益 2.走在路上,需遵守規則;影劇院里,需遵守規則;游樂場所,需遵守規則-----社會公共 生活充滿了規則。面對充滿規則的公共生活,我們需要的態度是( ) A.逃壁、遠離 B.積極參與 C.無所謂,與我無關 D.需要時參與,不需要時遠離 3.一男子在候車廳大聲地打電話,引起周圍乘客的不滿。面對他人勸說,他說:“打電話是我的自由,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對此您的認識是( ) ①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要受到規則的約束 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 ③自由是絕對的,不受任何約束 ④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 與規則不可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公民的行動自由是有前提的,那就是( ) A.放棄權利的同時放棄自己的義務 B.不損害國家的、社會的和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C.以“利己不損人”為原則,維護自己權益 D.準確預見自己行為的后果 5.據了解,北京市政府決定將每月11日確定為自覺排隊日,意為兩人以上就應像“11”一 樣按順序排列。“排隊日”的設立啟示我們,在公共場合要做到( ) 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②自覺排隊上下車、購物 ③自覺、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 ④有急事要辦,可以插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72715141605 喂喂老虎 救命啊! 禁止越過護欄喂老虎 禁止越過護欄喂老虎 喂喂老虎 救命啊! 禁止越過護欄喂老虎 禁止越過護欄喂老虎 6.右邊漫畫啟示我們要( ) 2387600243205 A.愛護野生動物 B.遵守社會規則 C.學會享受自由 D.參與改進規則 7.為了防止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的現狀,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后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部分城市對煙花爆竹經營實行統一采購、統一批發,并規定了燃放煙花爆 竹的區域、時間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部分城市規則意識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城市的管理 B.這樣可以杜絕城市居民亂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 C.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就好 D.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原有規則不符合實際就應完善調整 二、能力提升 1.古人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自由與規則不可分 B.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 C.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D.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2.今天,我們享受著列車提速、高鐵聯網、硬件設施不斷升級的優越條件,但文明素質的“考場”無處不在。能否在內心樹立起對規則和公德的敬畏,對公共環境的責任……完全取 決于每個人的自律。自律就是( ) ①嚴于律己 ②不斷自我反省 ③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習慣 ④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要通過完善規則體系,形成“通用語言”,進而互聯互通、 規范約束、協同發展。下列需要調整和完善的規則是( ) A.原來沒有的規則 B.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的規則 C.一部分人感到對啟己不公平的規則 D.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變化的規則 4.“哪里沒有法律,哪里就沒有自由。”這句話表明( ) A.有法律就沒有自由 B.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C.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D.自由與法律是根本對立的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 1.邊界,道德、紀律、法律。不得損害 2.保障,有序運行。 3.他律,自律。敬畏,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4.自己,遵守;自身安全,提醒、監督、幫助。 5.改進,人民的利益,社會發展。 【課堂練習】 1.答:佳佳的看法不對。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楊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時不能危言聳聽,造成社會恐慌。 2.答:規則保證我們的學習和活動的順利進行;規則保證社會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諧;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個人獨處或者沒有外部約束和監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注意修養,自覺遵守規則,做到心中有規則、有紀律、有法律。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檢測反饋】 一、單項選擇題:D B D B A B D 二、能力提升:C A D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