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期末知識點總結+練習 準備單元 《倒立的小丑》 知識點: 1. 提出問題和作出假設時可以嘗試從現象和事件發生的條件、原因等角度進行思考。 2. 我們的猜想和假設并不一定是正確的。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要勇于調整自己的觀點。 3.探究科學問題的過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 練習題: 下面的問題屬于科學問題嗎?如果是,在前面打“√” ( )1.小丑倒立不倒,是受到了一種魔力. ( )2.小丑手里的重物有什么作用? ( )3.小丑頭向上,騎在鋼絲上會倒嗎? ( )4.怎樣讓小丑騎在鋼絲上不倒呢? ( )5.倒立的小丑和不倒翁的原理一樣嗎? ( )6.在超市能買到這種小丑嗎? 答案:2.√ 3.√ 4.√ 5.√ 第一單元 《小小氣象員》 知識點: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作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溫度計是測量氣溫的科學儀器。 測量氣溫時 ,一般選擇室外沒有陽光直射、通風的地方。 3.風向標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比如,北風是從北向南吹的風,東南風是東南向西北吹來的風。風向標箭頭的指向就是當前的風向。 4.風力是指風吹到物體上所表現出的力量的大小。 5.我們一般根據風速的大小把風力的大小分為18個等級,最小是0級,最大為17級。 6.氣象臺用風力計來測量風力的大小。 7.云塊占全部天空面積的多少叫云量,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天空中的云量來描述天氣。 8.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沒有蒸發、滲透、流失而積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9.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氣候是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特征。 練習題: 1.奇奇使用氣溫計測量今天早上8點的氣溫。氣溫計顯示如圖所示,請你幫他讀數,氣溫是( ) A.零下4攝氏度 B.零下6攝氏度 C.4攝氏度 D.6攝氏度 2.下列詞語中,用于描述氣候的是( ) A.天高云淡 B.烈日炎炎 C.四季分明 D.狂風暴雨 3.探探用自制的風向標到戶外測定風向,風向標指示如下圖,請你判斷風向是( ) A.西風 B.東風 C.東南風 D.西北風 4.氣候是一個地區( )的天氣特征。 A.一年 B.多年 C.六個月 D.一個月 5.下列描述中不是天氣現象的是( ) A.風和日麗 B.雨過天晴 C.電閃雷鳴 D.冬暖夏涼 6.一天中,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12點 C.午后2點 D.傍晚時分 7.下列天氣現象中, ( )不是降水的形式。 A.大雪 B.雷陣雨 C.冰雹 D.霧霾 8.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夏季較為突出的自然災害性天氣是( ) A.臺風 B.寒潮 C.龍卷風 D.沙塵暴 答案:l--5C C CBD 6--10.CDA 第二單元 《動物的特征》 知識點: 1.像貓、狗這樣在母體內發育到一定階段后才出生的動物叫胎生動物。像雞、貓頭鷹這樣由脫離母體的卵孵化出來的動物叫卵生動物。2.像鴿子、燕子這樣身體覆蓋羽毛、長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動物叫作鳥類。 5.我們常見的動物分為鳥類、哺乳類、魚類、昆蟲類。 6.哺乳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主要包括頭、頸、軀干、四肢等部分,身體表面有毛,體溫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 7.魚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表面大多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終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過產卵繁殖后代。 8.昆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對足,一般卵生。 9.動物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成熟、衰亡的生命過程。成熟的動物能夠繁殖下一代。 10.蝴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11.人出生后經歷了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階段。 12.人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成熟直到衰亡的生命過程。 13.地球上的動物不斷減少,會導致物種滅絕,還會造成生態不平衡,甚至人類也無法生存。 14.大熊貓被譽為我們的國寶,白鰭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鱷魚。 15.我們通過建立保護區、人工繁殖等方式來保護珍稀動物。 練習題: 1.雕是鳥類。根據鳥類的共同特征,下列( )不是雕的特征。 A.身體覆蓋羽毛 B.產卵繁殖后代 C.用喙取食 D.用鰓呼吸 2.云豹是我國的珍稀動物,它是哺乳類動物,請你推測下列哪一項不是云豹的特征( ) A.用喙取食 B.身體表面有毛 C.身體包括頭、頸、軀干、四肢等部分 D.體溫恒定 3.關于蠶一生的生命歷程,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A.蠶卵---蠶蛹---幼蟲---成蟲(蠶蛾) B.蠶卵---幼蟲---蠶蛹---成蟲(蠶蛾) C.蠶蛹---幼蟲---蠶卵---成蟲(蠶蛾) D.蠶蛹---蠶卵---幼蟲---成蟲(蠶蛾) 4.下列不屬于獲得事實證據的科學方法的一項是( ) A.提出問題 B.查閱資料 C.觀察、實驗 D.調查 5.當發現受傷、病弱、受困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時,應當( ) A.自己帶回家中收養 B.及時報告當地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 C.置之不理 D.拍照片炫耀 6.我們用( )的科學方法, 把常見的動物分為鳥類、哺乳類、魚類、昆蟲類等。 A.解釋 B.計算 C.交流 D.分類 答案:DABABD 第三單元 《溶解的秘密》 知識點: 1.高錳酸鉀具有腐蝕性,要用藥匙取放。高錳酸鉀溶液也不能直接接觸。 2.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液體顏色會變成紫色。 3.被溶解的物質最終都均勻地分布到水中。有的物質溶得快,有的溶解得慢。 4.猜想假設要以我們已有的經驗和所學知識為依據。 5.制訂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中,要把10克食鹽分成若干包,每次放一包,最后沒有溶解完的那一包不 算在內。 6.物質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質在100 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也是不一樣的。 7.在設計對比實驗時,要確定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其中不同條件只有一個,其他條件盡量保證相同,這樣實驗才公平。 8.通過攪拌、升高水的溫度、研磨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質的溶解。 練習題: 1.溶解的共同特征是( ) A.無色均勻 B.無色透明 C.均勻透明 D.渾濁均勻 2.攪拌可以加快以下哪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 ) A.冰糖 B.香油 C.木屑 D.泥土 3.下列哪種做法能夠使物質溶解得最快? ( ) A.攪拌、不加熱 B.加熱、不攪拌 C.攪拌、加熱 D.不攪拌、不加熱 4.怎樣使同樣多的冰糖和砂糖在等量的水中溶解得一樣快( ) A.加熱冰糖 B.放人相同溫度的水中 C.攪拌砂糖 5.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物質”的實驗中,可以發現( ) A.有些物質能夠無限溶解 B.有些物質能夠更多地溶解在100毫升水中 C.物質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一樣的 6.把食鹽倒人100毫升的水中,不斷攪拌后發現杯底始終留有一些食鹽,如果想要杯底的食鹽全部溶解,可以采取下面哪種辦法?( ) A.把杯底的食鹽搗碎,繼續攪拌 B.再加入一些水 C.把水放入冰箱冷凍 D.把水倒掉-些 答案:CACABB 第四單元 《流動的空氣》 知識點: 1.空氣占據著一定的空間,并且充滿各處。 2.廚房里的排風口要設在高處是因為熱空氣向上跑,裝在高處方便熱空氣排出去。 3.使用蠟燭時要注意安全,防止燒傷自己或他人。 4.“放飛塑料袋”實驗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進行,并且注意不要讓電吹風的高溫部分靠近手和塑料袋。 5.從“轉動的紙蛇”和“放飛塑料袋”的實驗中發現,熱空氣會上升。 6.暖氣片旁邊的空氣受熱上升之后,留下的空間被冷空氣占據了。 7.為了控制爐子里煤炭燃燒的火力,人們在爐子的下方安裝了一 個風門,門開得大一些,流進爐子里的冷空氣就多一些,爐子里的火也就會旺一些。 8.室外大樹的搖擺、旗子的伸展、春天楊樹飛絮,這些都是空氣流動的蹤跡。 9.大自然里,空氣流動形成風。 10.風扇、風箱、吹風機、擠壓氣囊、鼓風機等可以制造出風。風對我們有好處也有壞處。 練習題: 1.我們做過右圖所示的實驗,目的是證明( ) A.紙團會濕 B.紙團不會濕 C.水有浮力 D.空氣占據空間 2.下列選項中,是空氣流動的主要原因( ) A.溫度的差異 B.地形的不同 C.位置的不同D.濕度的差異 3.孔明燈(右圖)能夠飛上天空,主要是因為( ) A.空氣沒有確定的體積 B.制作燈的材質受熱會上升 C.空氣沒有固定形狀 D.空氣受熱會上升 4.大自然中的風對于人類生活( ) A.是有利的 B.是有害的 C.有時有利,有時有害 D.既無利也無害 5.月球沒有風,主要原因是( ) A.沒有空氣 B.沒有樹木 C.溫度太低 D.溫度太高 答案:DADCA 第五單元 《奇妙的聲音》 1.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2.聲音的傳播要通過一定的物質,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 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 3.物體振動的快慢是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物體振動越 快,聲音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越低。 4.影響聲音強弱變化的因素是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5. 高低和強弱變化混亂、聽起來嘈雜刺耳且不和諧的聲音,被稱為噪聲。 6.吉他的結構: 練習題: 1.下列不能傳播聲音的是( ) A.固體 B.液體 C.真空 D.氣體 2.摩托車上消音器的作用是( ) A.美觀 B.加快機器散熱 C.增加摩托車機身重量 D.減少噪聲 3.聲音因物體( ) 而產生。 A.振動 B.運動 C.移動 D.跳動 4. ( ) 是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 A.物體的長度 B.物體振動的快慢 C.物體振動的幅度 D.物體的大小 5.( )是影響聲音強弱的因素。 A.物體的長度 B.物體振動的幅度 C.物體振動的快慢 D.物體的大小 6.高低和強弱變化混亂、聽起來嘈雜刺耳且不和諧的聲音,被稱為( ) A.噪聲 B.和聲 C.樂音 D.音樂 答案:CDABBA 反思單元 《達爾文給我們的啟示》 知識點: 達爾文把這些資料進行了整理和歸類。通過大量的觀察、比較后他發現了更多不同時代的生物之間有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特征的現象。 觀察和比較,讓我們提出了更有價值的問題,也為我們的假設提供了更多的依據。 練習題: 1.達爾文是( ) A.英國的生物學家 B.法國的物理學家 C.英國的物理學家 D.美國的生物學家 2.達爾文關于生物進化的假說所撰寫的著作是( ) A.《天演論) B.《物種起源》 C.《進化論》 D.《人類的由來》 答案: A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