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人的性別遺傳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觀察男、女成對染色體排序圖,說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2.過程與方法:通過模擬實驗,說明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培養分析數據、小組合作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用科學的態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重點難點重點說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難點通過模擬實驗,說明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教學準備PPT課件;相關的視頻等。導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設置疑問引入新課 播放小品《超生游擊隊》,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問題:1.生男還是生女,責任在誰?2.人的性別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學生欣賞小品,思考問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展開過程,探究新知 過渡:在1902年,科學家就對男性和女性染色體差異進行過觀察,他們發現了什么? 閱讀教材P39的內容。 思考:男、女染色體有什么差異?觀察男、女成對染色體排序圖,自主完成以下問題: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對染色體中,哪一對被稱為性染色體?2.兩圖中,哪幅圖顯示的是男性的染色體?哪幅圖顯示的是女性的染色體?3.圖中的Y染色體和X染色體有什么區別?小組討論:1.怎樣表示男、女體細胞和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2.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中,應該有 條性染色體。以性染色體為判斷依據,男性有 種精子,女性有 種卵細胞。?思考:人的性別是由什么決定的?閱讀教材回答思考并回答師生共同總結: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突出重點,建構“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概念,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過渡:那么,生男生女是由誰決定的呢?【播放視頻】人的受精過程思考:1.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那么這個細胞指的是什么呢?2.男性排出的上億個精子中只有兩種(含X染色體和含Y染色體的)且數量相等。這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機會是 ,各占 %。? 學生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閱讀教材, 思考并回答問題。 為下面的模擬實驗打下基礎。【設疑過渡】從理論上講,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一些多子女的家庭男孩和女孩的比例不是1∶1的情形,有的甚至全是女孩或全是男孩。 下面我們通過模擬“精子和卵細胞隨機結合”的實驗,來探究生男生女的幾率。組織學生閱讀教材P41方法步驟,并思考:1.黑、白圍棋子各代表什么?2.實驗者從盒子里拿棋子時為什么不能挑選?3.兩位同學分別從盒子里拿出一枚棋子,然后組合在一起,這模擬什么過程?兩枚白棋子代表的生殖細胞受精后發育的胎兒性別是什么?一枚黑棋子和一枚白棋子代表的生殖細胞受精后發育的胎兒性別是什么?4.為什么要模擬10次?5.如果要使模擬實驗的結果更能反映真實情況,應該怎樣做?組織小組開展模擬實驗并統計:模擬次數12345678910合計黑白(男)白白(女)結果:本組的男女比例為 ,全班男女比例的平均值為 ,接近 。?總結: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解釋: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而在一個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很多。出示男女比例失調的資料及其帶來的危害。小組合作,完成模擬實驗。匯總結果。體會,感悟。 從理論上建構“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概念。 聯系生活實際,啟發學生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情感教育。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教師點撥。 學生自主回顧本節所學所得。 對本節形成整體認識。效果檢測 完成達標檢測,小組交流解決。 學生獨立自主完成達標檢測并及時互糾。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板書設計第四節 人的性別遺傳一、男、女染色體組成的差別男:22對+XY(性染色體);精子:22條+X或22條+Y女:22對+XX(性染色體);卵細胞:22條+X二、生男生女機會均等PAGE/NUMPAGE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