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上冊歷史同步學案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一、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次勝利──平型關大捷,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百團大戰,及抗日根據地的建設,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的抗戰情況。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分組導學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搜集歷史資料的能力,以及對所掌握資料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通過設置相關活動內容,培養學生合作、溝通能力。通過教師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分析抗日戰爭敵后戰場抗戰取得的戰績及原因,從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本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抗擊日本侵略者,顯示了中華民族反侵略、反壓迫的巨大力量。【教學重點】平型關大捷;抗日根據地建設;百團大戰【教學難點】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課堂教學流程】任務一:【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問題記錄反饋老師。平型關大捷1.背景:淞滬會戰期間,日軍侵入山西,企圖占領太原,_____平型關______是太原的重要門戶。2.時間:1937年9月。3.指揮:___林彪______。4.部隊:第一一五師師。5.戰果:將日軍1000多人全部殲滅。6.意義: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___第一個____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毛澤東《論持久戰》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毛澤東《論持久戰》1.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2.他指出:敵強我弱,中國不能迅速戰勝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是退步、野蠻的,失道寡助;中國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正義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國,經不起長期戰爭;中國是大國,能夠支持長期戰爭。因此,中國既不能速勝,也不會亡國??谷諔馉幨浅志脩?,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3.《論持久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1.建立:(1)目的:全民族抗戰爆發后,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建立____抗日根據地________,將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2)代表:___陜甘寧_____、晉綏、晉冀豫、山東、蘇南等。(3)中心:___延安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2.戰術:(1)特點: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2)戰法:___麻雀戰_____、地雷戰、夜襲戰、麻雀戰等。3.鞏固:(1)措施: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農民減租減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發展生產。(2)作用: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得以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4.評價:敵后戰場與___正面戰場_____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百團大戰1.目的: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___囚籠政策__”和封鎖。2.時間:____1940____年下半年。3.指揮:____彭德懷____。4.規模:組織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大規模進攻。5.目標:破襲日軍___交通線____,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6.作用: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任務二:【小組探究】閱讀課本第100頁“平型關大捷”正文部分及觀看視頻:視頻:《抗戰》之平型關伏擊戰,回答下列問題。問題.平型關大捷發生的時間、作戰部隊、指揮者、戰果、意義是什么?任務三:【小組探究】閱讀課本“毛澤東《論持久戰》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正文部分,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敵后抗日根據地主要有哪些根據地?問題2.敵后戰場的作戰方法有哪些?問題3.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實施了哪些措施,作用是什么?任務四:【小組探究】閱讀課本第102頁“百團大戰”正文部分,回答下列問題。問題1.列表歸納百團大戰的目的、時間、地點、指揮官、目標。問題2.探討百團大戰的意義?任務五:【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一、選擇題1.下列四幅影視作品宣傳畫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民英勇抗敵的事跡。其中,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抗敵為主題的有( D )①《地道戰》 ②《血戰臺兒莊》?、邸惰F道游擊隊》④《小兵張嘎》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取得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的中國軍隊是( C )A.李宗仁指揮的國民黨軍隊B.陳毅指揮的新四軍C.林彪指揮的八路軍一一五師D.宋哲元指揮的國民黨二十九軍3.小明同學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了“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次大捷”三個關鍵詞,你認為最有可能出現的歷史事件是( A )A.平型關大捷B.臺兒莊戰役C.百團大戰D.西安事變4.抗日戰爭時期的《軍政》雜志刊詩一首:“晴天霹靂太行頭,萬里陰霾一鼓收。英帥朱彭籌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边@首詩描繪的是1940年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這場戰役是( B )A.平型關大捷B.百團大戰C.淞滬會戰D.臺兒莊戰役5.抗戰期間中共中央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是( A )A.延安B.瑞金C.廣州D.重慶6.下列有關平型關大捷的描述,錯誤的是(?D??)A.?時間:1937年9月B.?斗爭對象:板垣師團一部C.?八路軍部隊:第一一五師D.?評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7.某年《新華日報》華北版頭條刊載了蔣介石的嘉獎電朱(德)副長官、彭(德懷)副總司令:迭電均悉,貴部窺破好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勉。仍?!鹩钄炒C會,徹底斷絕其交通為要!”這份嘉獎電的背景是(?C??)A.?紅軍長征勝利B.?正面戰場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C.?百團大戰取得階段性勝利D.?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8.某校八年級幾位學生在一次晚餐用餐過程中,七嘴八舌地討論百團大戰的相關知識。甲說:“指揮者是彭德懷”乙說:“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路線,摧毀日、偽據點?!北f:“是局部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戰役,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丁說:“時間是1940年下半年?!币陨纤奈煌瑢W中肯定有一位記錯了,他是(?C??)A.甲B.乙C.丙D.丁9.有關抗日戰爭的史實,下列搭配正確的是(D???)A.?九一八事變——全民族抗戰開始B.?西安事變——戰線正式形成C.?臺兒莊大捷——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勝利D.?百團大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10.郵票是國家的一張名片,承載著歷史的記憶。下面這組郵票紀念的是(?B??)A.北伐戰爭B.抗日戰爭C.解放戰爭D.抗美援朝戰爭二、史料分析題閱讀下列材料:全民族筑起團結抗戰的長城 電視劇《亮劍》中國,民黨抗戰將領楚云飛 電視劇《雪豹》中的八,路軍抗戰英雄周衛國 電視劇《中國地》中清風嶺在,趙老嘎帶領下全村抗日(1)請舉出三例中國人民血肉筑長城的典型戰例,并說出其各自的意義。血戰盧溝橋——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臺兒莊戰役——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百團大戰——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三例即可)(2)《亮劍》《雪豹》《中國地》三部電視劇中都能看到國共合作的影子。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兩黨有過哪兩次重大合作?這兩次國共合作實現的原因以及產生的結果(成果)分別是什么?①兩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在國民大革命時期,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開展國民運動;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日。②實現原因:都是由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都是由中共首倡并促成的;國共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③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第二次合作實現了全民族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學后反思】學到什么?有何疑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6張PPT)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部編版八上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舊知回顧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正面戰場的抗戰,同學們還記得學習了哪三場正面抗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敵后戰場的抗戰,看看是否和正面戰場的抗戰一樣激烈呢?情境導入學習目標【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自主預習名詞解釋敵后戰場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深入到日本占領區而開辟的戰場。一般特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軍隊占領區所形成的有一定軍事控制范圍地區。概念解釋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平型關大捷講授新課背景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后,迅速開赴抗日前線,一方面正面作戰,另一方面深入敵占區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淞滬會戰期間,日軍侵入山西,企圖占領太原平型關平型關位于山西東北部,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太原的重要門戶。平型關大捷講授新課平型關遺址平型關地形識圖學史平型關大捷講授新課概況1937年9月,日軍板垣師團一部向平型關開進。平型關位于山西東北部,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太原的重要門戶。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隱蔽設伏。當日軍1000多人進入伏擊圈時,八路軍從不同方向全線開火。日軍亂作一團,死傷慘重。八路軍沖殺下去,同日軍展開了肉搏戰。經過近一天的激戰,將日軍全部殲滅。平型關大捷八路軍戰士凱旋而歸平型關戰斗中八路軍向日軍猛烈進攻平型關戰斗繳獲日軍大批輜重武器識圖學史識圖學史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影響平型關大捷講授新課平型關大捷時間地點部隊殲敵影響林彪1937年9月山西東北平型關林彪115師殲滅日軍1000多人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粹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階段小結如何理解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平型關大捷干凈利索地消滅千余日軍,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它更重大的意義,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2)平型關大捷對日軍的痛擊,既打破了日軍突破平型關、打擊中國第二戰區部隊,從右翼配合日軍華北主力在平漢路作戰的戰略企圖,又抑制了日軍向山西腹地深入的進攻勢頭,有力地支援了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戰。(3)首戰大捷,顯示了八路軍的戰斗力,極大地提高了八路軍的威信,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威信。講授新課毛澤東《論持久戰》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論持久戰》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演講稿,是關于中國抗日戰爭方針的軍事政治著作.毛澤東在總結抗日戰爭初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國民黨內部分人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以及中國共產黨內部分人輕視游擊戰的傾向,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實行持久戰以獲得對日作戰勝利的戰略。毛澤東《論持久戰》《論持久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講授新課毛澤東《論持久戰》毛澤東《論持久戰》講授新課材料毛澤東認為,“敵人的強大”和“紅軍的弱小”,兩者之差“真有天壤之別”,這樣一種客觀現實短時期內沒有改變的可能。“影響到紅軍的戰略戰術”,一是需要清醒地知道……戰略上必須堅持持久戰的方針;二是人民的條件……離開了人民的武裝和人民的游擊戰爭,紅軍就沒有打破敵人圍攻的可能,蘇區也不可能存在下去。---楊奎松《毛澤東為什么要寫<論持久戰>》《論持久戰》發表的意義《論持久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講授新課毛澤東《論持久戰》1.建立抗日根據地全面抗戰爆發后,八路軍和新四軍挺進敵后,將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到1940年,在華北、華中、華南和東北地區創建了有1億多人口的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延安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講授新課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識圖學史講授新課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作戰方法講故事請同學們根據搜集的資料講述地雷地道戰、麻雀戰的故事。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游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使日軍攻防無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寧。講授新課夜襲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夜襲戰人民游擊戰爭識圖學史英雄史事1941年9月,晉察冀軍區戰士馬寶五、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撒退,毅然決然地把日軍引上了狼牙山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石頭砸光的情形下,寧死不做日軍俘虜,縱身跳下萬丈懸崖,三人犧牲,兩人身負重傷。狼牙山五壯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顯示了中華兒女寧死不屈的偉大精神。狼牙山五壯士講授新課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民主選舉,推行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實行農民減租減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21講授新課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得以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講授新課講授新課合作探究材料一材料二比較歸納講授新課百團大戰戰役名稱百團大戰目的時間地點指揮官目標為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1940年下半年華北地區敵后戰場彭德懷領導100多個團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彭德懷前線指揮戰斗百團大戰講授新課史稱“百團大戰”主要目標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摧毀日偽據點破襲日軍交通線講授新課識圖學史八路軍第一二零師重點拆毀正太路張凈至桑掌段的鐵路獅垴山戰斗中的我軍機槍陣地八路軍攻克淶源東團堡后,戰士們在長城烽火臺上歡呼勝利識圖學史小組探討:結合材料分析百團大戰勝利的歷史意義有哪些?戰役時間戰斗次數斃傷俘日偽軍數破壞交通線拔掉據點3個半月1800多次4萬多人2000多公里近3000個合作探究百團大戰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知識拓展知識拓展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都是全民族統一抗戰的有機組成部分。兩個戰場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是完整的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在抗戰中牽制了日偽的大部分兵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打破了日軍“速戰速決”的美夢,對迫使日軍由戰略進攻轉人戰略相持有重要的作用,對十四年抗戰的最后勝利做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貢獻。課堂總結板書設計鞏固提升BA鞏固提升DC鞏固提升DD鞏固提升AAB鞏固提升鞏固提升鞏固提升202080周年鞏固提升鞏固提升鞏固提升鞏固提升鞏固提升鞏固提升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列舉敵后戰場的抗日史實,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教學重點:平型關大捷;抗日根據地建設;百團大戰。教學難點: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來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正面戰場的抗戰,同學們還記得學習了哪三場正面抗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敵后戰場的抗戰,看看是否和正面戰場的抗戰一樣激烈呢?【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目標導學一:平型關大捷教師:(播放“平型關大捷”視頻,組織學生觀看;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平型關大捷的背景)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整理。背景: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后,迅速開赴抗日前線,一方面正面作戰,另一方面深入敵占區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淞滬會戰期間,日軍侵入山西,企圖占領太原。教師:平型關大捷概況如何?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總結。1937年9月,日軍板垣師團一部向平型關開進。平型關位于山西東北部,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太原的重要門戶。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師長林彪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隱蔽設伏。當日軍1000多人進入伏擊圈時,八路軍從不同方向全線開火。日軍亂作一團,死傷慘重。八路軍沖殺下去,同日軍展開了肉搏戰。經過近一天的激戰,將日軍全部殲滅。教師:平型關大捷作為全民族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有什么積極意義?學生: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決心。教師:如何理解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平型關大捷干凈利索地消滅千余日軍,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它更重大的意義,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2)平型關大捷對日軍的痛擊,既打破了日軍突破平型關、打擊中國第二戰區部隊,從右翼配合日軍華北主力在平漢路作戰的戰略企圖,又抑制了日軍向山西腹地深入的進攻勢頭,有力地支援了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戰。(3)首戰大捷,顯示了八路軍的戰斗力,極大地提高了八路軍的威信,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威信。教師進行階段性小結:目標導學二:毛澤東《論持久戰》和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毛澤東《論持久戰》:1.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2.他指出:敵強我弱,中國不能迅速戰勝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是退步、野蠻的,失道寡助;中國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正義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國,經不起長期戰爭;中國是大國,能夠支持長期戰爭。因此,中國既不能速勝,也不會亡國。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3.《論持久戰》發表的意義《論持久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1.教師展示:《抗日根據地示意圖》,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有哪些?學生回答:全面抗戰爆發后,八路軍和新四軍挺進敵后,將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到1940年,在華北、華中、華南和東北地區創建了有1億多人口的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牽制和抗擊了大量日軍。教師強調: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教師講述:為了鞏固抗日根據地,抗擊日本侵略者,根據地軍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打擊日軍,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師:采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產生了什么影響?影響:使根據地成為敵后游擊戰得以堅持并取得最后勝利的基地。教師提問:人民游擊戰爭有哪些特點?出現了哪些著名的戰法?學生回答:人民游擊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主力部隊和地方基層民兵為骨干,以廣大群眾為力量,組織了各方的力量。主要有地道戰、地雷戰、夜襲戰、“麻雀戰”等戰法。6.教師講解:敵后戰場和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7.教師階段性小結:目標導學三:百團大戰教師:(解讀概念)囚籠政策:日軍在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時,他們修筑了無數的碉堡、封鎖墻和封鎖溝,還利用鐵路和公路,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和蠶食。這就叫“囚籠”政策。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敘述百團大戰的概況。學生:教師:(展示圖片)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百團大戰形勢示意圖”介紹這場戰役的具體過程。學生:(介紹)教師:小組探討:結合材料分析百團大戰勝利的歷史意義有哪些?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都是全民族統一抗戰的有機組成部分。兩個戰場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是完整的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在抗戰中牽制了日偽的大部分兵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打破了日軍“速戰速決”的美夢,對迫使日軍由戰略進攻轉人戰略相持有重要的作用,對十四年抗戰的最后勝利做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貢獻。本課主要是講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的抗戰。在本課的教育教學中,主要圍繞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作用的主題進行講述,通過多種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的重要影響。通過啟發式教學、小組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教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其中,特別注重對困學生的引導和鼓勵,通過問題的層次性的設置,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還有值得進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對歷史史料的解讀和運用、知識點之間的靈活過渡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同步訓練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原卷版)一、選擇題:1.(2019年四川內江)1937年9月,有一場戰役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令八路軍威名遠揚,極大地振奮和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它是()A.平型關大捷B.百團大戰C.臺兒莊戰役D.第三次長沙會戰2.(2019年山東德州)某同學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他在搜索引擎輸入如下關鍵詞,他最有可能正在學習的是()臺兒莊戰役B.保衛大武漢C.第三次長沙會戰D.百團大戰3.(2019年四川自貢)某校學生就“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展開探究,以下符合這一主題的是()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和發展②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③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④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A.①⑦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面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趨勢示意圖。下列歷史事件與歷史階段對應正確的是()A.中國共產黨誕生——第一階段B.百團大戰——第三階段C.中共七大召開——第二階段D.重慶談判——第四階段5.下列四幅影視作品宣傳畫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民英勇抗敵的事跡。其中,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抗敵為主題的有()①②③④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是()A.平型關大捷B.淞滬會戰C.武漢會戰D.棗宜會戰7.對下列四副圖片解讀最為準確的是()A.全民族抗戰B.敵后戰場的抗戰C.正面戰場的抗戰D.第一次國共合作8.“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在敵后戰場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辈牧现刑岬降臍v史事件是()A.臺兒莊戰役B.武漢會戰C.百團大戰D.長沙會戰9.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可表達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下圖所示剪紙表達的歷史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平型關和臺兒莊戰役在同一時間進行B.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C.平型關戰役的勝利是國共合作開始的標志D.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迫使日本宜布投降10.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與指揮中樞是(???)A.?南昌??B.?延安?????C.?西安????D.?瑞金11.為了發展生產,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采取的舉措是(???)A.?沒收地主土地???B.?允許土地買賣??C.?實行減租減息政策????D.?開展生產自救12.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先后建立了4塊重要敵后抗日根據地,其中與山西省有地緣關系的就有3塊。同時,這期間八路軍在山西這塊黃土地上與日偽軍作戰7萬余次,殲滅日偽軍64萬余人。同時,八路軍總部在山西先后轉戰30個縣。下列選項與材料敘述無關的是()A.山西是八路軍在華北抗日的主要地區之一B.山西是中國抗戰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C.抗戰期間八路軍總部曾在山西境內多次轉戰D.山西的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3.下表反映的戰役是()開始時間戰斗次數破壞交通線收復縣城1940年下半年1800余次2000多千米四五十個A.百團大戰B.臺兒莊戰役C.平型關大捷D.淞滬會戰14.(2017年山東威海卷)下圖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發行的,以百團大戰紀念館為背景的郵票?!鞍賵F大戰”是()A.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B.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C.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標志D.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15.根據下圖判斷八路軍的主要攻擊目標是()毀壞日偽據點交通線B.奪取淪陷區的大城市C.在正面戰場與敵對峙D.消滅國民黨有生力量16.歷史地圖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觀察下面兩幅戰役地圖,從中能提取到這兩場戰役的相同點有()①都發生在國共十年對峙期間②都是彭德懷指揮領導的③都是八路軍組織發起的④山西都是主要戰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7.彭德懷是中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他的貢獻不包括()A.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戰役中取得殲滅日軍1萬余人的重大勝利B.指揮八路軍在華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以破壞敵人交通線為主要目標的百團大戰C.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D.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8.抗日戰爭期間,抗日根據地內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政策。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壯大抗日力量B.打倒北洋軍閥C.改善農民生活D.消滅地主階級19..下列圖片反映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20..外交部長王毅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責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復曾經受到的傷害?!?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后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下列關于中國的抗日戰爭相關事實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中國抗日戰爭的時間1931---1945年②中國抗日戰爭的時間1937---1945年③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④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⑤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⑥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二、綜合題21.材料一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威脅著敵人的后方。1938年底開始,日本侵略軍集中大部分兵力,瘋狂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以有力打擊。材料二“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br/>—毛澤東(1)根據材料一,請你判斷這是哪一次重要戰役?你知道這一戰役名稱的由來嗎?(2)材料二中毛澤東贊頌的“彭大將軍”是材料二戰役的指揮者,他是誰?他在八路軍中擔任哪一要職?22.面對日軍的瘋狂侵略,中國各階層民眾奮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長城。請根據以下史料,完成探究任務。【軍隊血戰篇】材料一臺兒莊捷報傳出后,舉國若狂。京滬淪陷后,籠罩全國的悲觀空氣至此一掃而空,抗戰前途露出一線曙光——《李宗仁回憶錄》材料二戰役時間戰斗次數斃傷俘日偽軍破壞交通線拔掉據點3個半月1800多次4萬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個(1)臺兒莊戰役戰果如何?結合材料一說出這一戰役的意義。(2)①根據材料二判斷這是哪一戰役?有何歷史意義?②上表反映的是哪次戰役的戰績?請說出判斷的依據。③請說出這次戰役發動的目的、時間和領導人。④這次戰役的主要目標及規模如何?【戰法創新篇】(3)請說出上面兩幅圖片反映的根據地軍民抗擊日軍的戰法。請詳細介紹根據地軍民的抗戰情況。(4)請你用一個詞形容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合作。【歷史啟示篇】(5)通過以上探究你有怎樣的感想?對我國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又有何啟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同步訓練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解析版)一、選擇題:1.(2019年四川內江)1937年9月,有一場戰役粉碎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令八路軍威名遠揚,極大地振奮和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它是()A.平型關大捷B.百團大戰C.臺兒莊戰役D.第三次長沙會戰【答案】A【解析】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林彪的指揮下取得了平型關大捷,該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A符合題意;百團大戰開始于1940年,B不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開始于1938年,主要是國民黨李宗仁指揮的戰役,C不符合題意;第三次長沙會戰是1941年,不是由八路軍參戰,D不符合題意,故選A。2.(2019年山東德州)某同學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他在搜索引擎輸入如下關鍵詞,他最有可能正在學習的是()臺兒莊戰役B.保衛大武漢C.第三次長沙會戰D.百團大戰【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全面抗戰以后,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共同抗擊日本侵略。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領導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取得勝利,百團大戰是抗日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屬于敵后戰場的抗戰,故D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保衛大武漢、第三次長沙會戰屬于正面戰場的抗戰,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3.(2019年四川自貢)某校學生就“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展開探究,以下符合這一主題的是()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和發展②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③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④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A.①⑦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取勝的原因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和發展;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故D正確。②屬于解放戰爭,故ABC錯誤。故選D。4.下面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趨勢示意圖。下列歷史事件與歷史階段對應正確的是()A.中國共產黨誕生——第一階段B.百團大戰——第三階段C.中共七大召開——第二階段D.重慶談判——第四階段【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的抗戰從1931年到1945年,經歷了14年時間。1940年彭德懷領導的百團大戰屬于此階段,故B符合題意;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不屬于第一階段,故A不合題意;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屬于第三階段,故C不合題意;1945年8月—10月重慶談判,不屬于第四階段,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5.下列四幅影視作品宣傳畫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民英勇抗敵的事跡。其中,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抗敵為主題的有()①②③④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一場戰役。1938年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抗戰以來的一次重大勝利。②不屬于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抗敵主題,不符合題意;地道戰、鐵道游擊隊和小兵張嘎都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抗敵主題有關。故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項。6.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是()A.平型關大捷B.淞滬會戰C.武漢會戰D.棗宜會戰【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A選項符合題意;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B選項不符合題意;武漢會戰,日軍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C選項不符合題意;棗宜會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日本軍隊對中國第五戰區部隊發動的一場作戰,會戰以日軍占領宜昌而結束。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平型關大捷的史實,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7.對下列四副圖片解讀最為準確的是()A.全民族抗戰B.敵后戰場的抗戰C.正面戰場的抗戰D.第一次國共合作【答案】A【解析】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東北抗日武裝、血戰臺兒莊、冀中抗日武裝回民支隊、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前線、都是中國人民抗戰的史實,其中有敵后戰場的抗戰、正面戰場的抗戰,因而主題為全民族抗戰。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谷諔馉帟r期的國共合作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在北伐戰爭時期,D不符合題意。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8.“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在敵后戰場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辈牧现刑岬降臍v史事件是()A.臺兒莊戰役B.武漢會戰C.百團大戰D.長沙會戰【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抗戰相持階段,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所以C符合題意;A.臺兒莊戰役是在1938年,不符合題意;B.武漢會戰是在1938年,不符合題意;D.長沙會戰與彭德懷無關,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點睛】本題解題關鍵詞在于“1940”和“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百團大戰。9.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可表達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下圖所示剪紙表達的歷史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平型關和臺兒莊戰役在同一時間進行B.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C.平型關戰役的勝利是國共合作開始的標志D.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迫使日本宜布投降【答案】B【解析】剪紙中描繪的是平型關和臺兒莊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其中平型關大捷代表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的作戰,臺兒莊戰役體現的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剪紙充分體現出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B符合題意;平型關戰役是1937年,臺兒莊戰役是1938年,A不符合題意;平型關戰役不是國共合作的戰例,C不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獲得的最大勝利,并不是導致日本的投降,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場民族抗戰,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國共兩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集中了全民族的力量共同英勇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10.抗日戰爭時期,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與指揮中樞是(???)A.?南昌??B.?延安?????C.?西安????D.?瑞金【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君民頑強抗戰,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故答案為B。11.為了發展生產,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采取的舉措是(???)A.?沒收地主土地???B.?允許土地買賣??C.?實行減租減息政策????D.?開展生產自救【答案】C【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發展生產,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采取的舉措是減租減息政策和大生產運動。減租減息政策為戰勝困難,鞏固根據地,奪取抗戰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故答案為:C12.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先后建立了4塊重要敵后抗日根據地,其中與山西省有地緣關系的就有3塊。同時,這期間八路軍在山西這塊黃土地上與日偽軍作戰7萬余次,殲滅日偽軍64萬余人。同時,八路軍總部在山西先后轉戰30個縣。下列選項與材料敘述無關的是()A.山西是八路軍在華北抗日的主要地區之一B.山西是中國抗戰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C.抗戰期間八路軍總部曾在山西境內多次轉戰D.山西的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根據上述材料可知,山西是八路軍在華北抗日的主要地區之一,抗戰期間八路軍總部曾在山西境內多次轉戰,山西的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抗戰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是延安,不是山西,B符合題意,AC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B。13.下表反映的戰役是()開始時間戰斗次數破壞交通線收復縣城1940年下半年1800余次2000多千米四五十個A.百團大戰B.臺兒莊戰役C.平型關大捷D.淞滬會戰【答案】A【解析】表格給出的戰役時間、戰斗次數、破壞交通線和收復縣城等可知這次戰役是百團大戰。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本發起大規模進攻,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抗戰期間的主要戰役的相關內容。14.(2017年山東威海卷)下圖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發行的,以百團大戰紀念館為背景的郵票?!鞍賵F大戰”是()A.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B.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C.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標志D.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百團大戰是八路軍與日軍在華北地區的戰役,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BCD不符合百團大戰的特點。所以答案選A。15.根據下圖判斷八路軍的主要攻擊目標是()毀壞日偽據點交通線B.奪取淪陷區的大城市C.在正面戰場與敵對峙D.消滅國民黨有生力量【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團大戰的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40年彭德懷領導了,百團大戰以破壞敵人交通線為主要目標,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百團大戰的勝利提高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威望。選項中A符合題意,故選A。16.歷史地圖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觀察下面兩幅戰役地圖,從中能提取到這兩場戰役的相同點有()①都發生在國共十年對峙期間②都是彭德懷指揮領導的③都是八路軍組織發起的④山西都是主要戰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意可知,圖片一的戰役是平型關戰役,圖片二的戰役是百團大戰。所以排除①都發生在國共十年對峙期間,②都是彭德懷指揮領導的。所以答案選D。17.彭德懷是中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他的貢獻不包括()A.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戰役中取得殲滅日軍1萬余人的重大勝利B.指揮八路軍在華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以破壞敵人交通線為主要目標的百團大戰C.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D.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A項指揮臺兒莊戰役的是李宗仁,不是彭德懷;B項指的是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C項指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彭德懷、賀龍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對陜甘寧解放區重點進攻;D項抗美援朝戰爭的總司令是彭德懷。故選A。18.抗日戰爭期間,抗日根據地內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政策。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壯大抗日力量B.打倒北洋軍閥C.改善農民生活D.消滅地主階級【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時間限制“抗日戰爭時期”,“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說明并沒有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但減輕地主的封建剝削,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投入抗日,黨采取了聯合地主階級,提高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而采取的措施。A項符合題意;打倒北洋軍閥是1926——1927年北伐戰爭的目的,B項不合題意;改善農民生活是黨每個時期的目標,但是材料突出“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的目的,C項不合題意;建國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消滅地主階級。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19..下列圖片反映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抗日戰爭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識記能力。①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②圖二為臺兒莊戰役,發生在1938年春;③圖三為盧溝橋事變,發生在1937年7月7日;④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所以正確的排列順序為①③②④。故選A。20..外交部長王毅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責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復曾經受到的傷害?!?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后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下列關于中國的抗日戰爭相關事實的敘述正確的是()①中國抗日戰爭的時間1931---1945年②中國抗日戰爭的時間1937---1945年③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④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⑤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⑥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答案】D【解析】①項中國抗日戰爭的時間1931---1945年,說法符合史實;②項中國抗日戰爭的時間1937---1945年,說法不符合史實;③項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說法符合史實;④項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說法符合史實;⑤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說法不符合史實,第一次大捷是平型關大捷;⑥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說法符合史實;由此可知,ACB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二、綜合題21.材料一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威脅著敵人的后方。1938年底開始,日本侵略軍集中大部分兵力,瘋狂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以有力打擊。材料二“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毛澤東(1)根據材料一,請你判斷這是哪一次重要戰役?你知道這一戰役名稱的由來嗎?【答案】百團大戰;八路軍在此戰役中先后出動了100多個團,所以稱為“百團大戰”。【解析】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以有力打擊、破壞交通線2000多米可知,這是百團大戰;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八路軍在此戰役中先后出動了100多個團,所以稱為“百團大戰”。(2)材料二中毛澤東贊頌的“彭大將軍”是材料二戰役的指揮者,他是誰?他在八路軍中擔任哪一要職?【答案】彭德懷;八路軍的副總指揮。【解析】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1940年彭德懷領導了百團大戰;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彭德懷擔任八路軍的副總指揮。22.面對日軍的瘋狂侵略,中國各階層民眾奮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長城。請根據以下史料,完成探究任務。【軍隊血戰篇】材料一臺兒莊捷報傳出后,舉國若狂。京滬淪陷后,籠罩全國的悲觀空氣至此一掃而空,抗戰前途露出一線曙光——《李宗仁回憶錄》材料二戰役時間戰斗次數斃傷俘日偽軍破壞交通線拔掉據點3個半月1800多次4萬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個(1)臺兒莊戰役戰果如何?結合材料一說出這一戰役的意義。【答案】大敗日軍,殲敵1萬余人。意義: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解析】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臺兒莊戰役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余人,斃傷日軍約2萬余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中方戰役指揮是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2)①根據材料二判斷這是哪一戰役?有何歷史意義?【答案】百團大戰。意義:百團大戰歷時數月,戰果輝煌,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解析】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八路軍與日軍在華北地區的戰役,它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打出了敵后抗日軍民的聲威,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②上表反映的是哪次戰役的戰績?請說出判斷的依據。【答案】百團大戰。從戰役的持續時間長、戰果的重點在破壞交通線和搗毀據點等方面判斷,只有百團大戰符合。【解析】根據“戰績表格”中顯示的信息“戰役時間”“破壞交通線”“破壞橋梁和隧道”結合所學知識,百團大戰的主要目標是破襲日軍交通線,摧毀敵人交通線兩側及抗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百團大戰歷時數月,戰果輝煌。由此可知,上表反映的是百團大戰的戰績。其依據是:從戰役的持續時間長、戰果的重點在破壞交通線和搗毀據點等方面判斷,只有百團大戰符合。③請說出這次戰役發動的目的、時間和領導人。【答案】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和封鎖。時間是1940年下半年,領導人是彭德懷。【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0年下半年,為了粉碎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和封鎖,振奮抗戰軍民的士氣,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因此,百團大戰的目的是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和封鎖。時間是1940年下半年;領導人是彭德懷。④這次戰役的主要目標及規模如何?【答案】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規模是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百團大戰的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其規模是: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戰法創新篇】(3)請說出上面兩幅圖片反映的根據地軍民抗擊日軍的戰法。請詳細介紹根據地軍民的抗戰情況。【答案】地道戰、地雷戰。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主力部隊和地方基干民兵為骨干,以廣大群眾為基礎,組織各方力量,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根據各地不同地形特點,采取地雷戰、地道戰、夜襲戰、“麻雀戰”等戰法打擊日軍,使日軍攻防無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定。【解析】根據兩幅圖片《地道戰》、《地雷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根據地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主力部隊和地方基干民兵為骨干,以廣大群眾為基礎,組織各方力量,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爭。根據各地不同地形特點,采取地雷戰、地道戰、夜襲戰、“麻雀戰”等戰法打擊日軍,使日軍攻防無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定。(4)請你用一個詞形容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合作。【答案】眾志成城。【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合作,反映國共兩黨同心協力,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歷史啟示篇】(5)通過以上探究你有怎樣的感想?對我國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又有何啟示?【答案】中國軍民英勇抗擊外敵入侵的斗爭精神永垂青史。(合理即可)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應團結一切力量,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反映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戰精神永垂青史;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這?對我國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啟示是: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該團結一切力量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抗戰》之平型關伏擊戰.mp4 《抗戰》之百團大戰.mp4 中共在抗日戰爭中中流砥柱作用.mp4 教學視頻: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游擊戰h264_720x576_800k.mp4 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學案.doc 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教學課件.pptx 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教案.doc 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原卷版).doc 第21課《敵后戰場的抗戰》(解析版).doc 革命圣地延安.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