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印度的覺醒 -1905071120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印度國民大會黨在印度爭取民族獨立過程中的作用,甘地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主要事跡及其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 【過程與方法】利用資料,通過印度發展道路的選擇,說明歷史人物在順應歷史潮流時將對歷史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正確認識改革對國家與民族發展的作用。 -6667570485重點難點 【重點】甘地領導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背景、過程、特點和意義。 【難點】評價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積極作用與局限性。 -19050104775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介紹電影《甘地傳》,出示甘地的生平介紹。 【合作探究】 一、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 1.回顧八年級有關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統治的情況,結合圖2-20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再想一想,印度何以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略。 2.閱讀教材,并結合以下的資料,討論問題: 資料1:1851年,印度發送了國內第一封電報,便捷的交通對英國人繼續控制印度提供了極大的便利。1865年,英國到印度的電報開通。修建運河、公路,鋪設鐵軌和電線的工作勞累又危險,許多印度人和英國人為此付出生命。這些工程使英國能夠保持 資料2:馬克思在論及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時曾說:“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根據教材描述,說說英國在印度統治期間,給印度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19世紀中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印度大力推廣西方文化、科技發明,修建鐵路等,促進了工業文明在印度的傳播,英國大肆掠奪原料,加緊資本輸出,牢牢控制了印度的經濟命脈,印度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舉步維艱。一戰期間,進一步激化了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 你是如何看待工業文明之利與殖民統治之弊的? 注意一分為二的看待。 3.面對工業文明的沖擊和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人民是怎么做的? 成立了印度國民大會黨,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組織。 4.講述印度在一戰期間承受的英國經濟榨取與供應戰爭需要的重壓。 二、甘地早期非暴力思想及實踐 1.閱讀教材P38和閱讀卡,談談自己對非暴力的理解。通過甘地回到印度后的非暴力思想的實踐,思考:為什么在流血慘案后,甘地會認為“這個錯誤在我看來就像喜馬拉雅山那么大”? 4.閱讀世界地圖找到英國和印度的位置,了解兩國的距離。思考:(1)如此遙遠,何以能夠在經歷19世紀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后,仍然延續其殖民統治? (2)如果你生活在當時的印度,你會采取與英國人合作的態度嗎?為什么? 三、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2.從最早的不合作運動到要求英國“退出印度”的運動,有哪些實質性的變化?這種變化能夠說明什么問題? 3.在運動中,甘地個人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4.經過多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你認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能否延續下去? 嘗試推斷印度爭取獨立的走向。 -11366540005【板書設計】 2809875-2748915【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